English

武汉市农科院:做强农业科技 服务农民致富

2009-05-06 来源:光明日报 作者:本报记者 夏斐 通讯员 蔡定军 我有话说

日前,国家级蔬菜科研项目――“甜菜夜蛾防控技术研究与示范”落户武汉市农业科学技术研究院(以下简称武汉市农科院)。该项目由武汉市农科院牵头实施,中国农科院蔬菜花卉所、植保所、华南农业大学等单位参与研发,项目总投入1672万元,将向全国推广1000万亩,可减少化学农药用量40%-50%。

至2008年,武

汉市农科院共承担各级各类科研课题300多项,取得农业科技成果200多项,获国家级、农业部、省市科技进步奖90多项。全院选育蔬菜、西甜瓜、乡土植物品种70多个,累计在全国推广应用面积4500万亩以上。年创造社会效益超过20亿元。

武汉市农科院党委书记周广运、院长谭本忠介绍,今年,全院将加快构建农业科技创新体系,突出学科建设,做好科技进村入户工作,加快科技成果转化,真正做到“带着农民干、做给农民看、给农民做示范、让农民有钱赚”。

学科:立足特色凸显优势

武汉市农科院集农业科研、开发、推广服务、培训为一体,下设6所2中心,涵盖蔬菜、畜牧、水产、林业果树、农业及机械化、农业生物技术等重点学科。多年来,武汉市农科院立足特色,坚持“有所为有所不为”,逐步在水生蔬菜资源搜集、评估及利用,茄果类品种选育,优质萝卜品种选育,长江名优鱼类繁育,鱼用疫苗和渔药,园林及绿化苗木乡土品种,西甜瓜研发,奶牛胚胎移植,水禽种苗,兽(禽)药及疫苗研发,农药药效鉴定,南方温室大棚等12个方面成效显著。

全院已有一批成果达到国内领先水平,部分达到世界先进水平。“国家种质武汉水生蔬菜资源圃”被誉为“国内首创”、“世界罕见”;世界上第一支试管藕成功培育,这些“尖板眼”的科研成果代表了武汉市农科院的科研实力。

“国家种质武汉水生蔬菜资源圃”1990年建立,至今已保存从全国征集的12类水生蔬菜种质资源1800余份,其中莲藕品种800多份,为全国36个活体植物基因库之一,是我国第一个国家级水生蔬菜种质资源保存圃,也是世界保存水生蔬菜种质资源最为丰富的单位。“莲试管诱导技术研究”和“莲藕快繁技术研究”两项成果达国际先进水平,于2001年培育出世界上第一支试管藕。

武汉农科院是我国最早利用萝卜杂交优势进行萝卜新品种选育的专业科研单位之一。搜集了种质资源材料500多份,已选育出30余套雄性不育系,选育出适合四季栽培及适合加工的新品种20余个,累计推广面积达到200万亩,无论是研究水平还是推广面积都是国内领先。近年来,武汉农科院专家通过花药培养选育高纯度易繁殖萝卜新优组合,摸索出一套快速选育萝卜新品种的方法,此方法在2002年获得一项发明专利。

茄果类的研究与开发卓有成效。经过10多年的不懈努力,取得了7项成果,制定了2个地方标准,选育出新品种20个,在全国25个省市推广350万亩,在紫色长茄子育种的耐热性研究方面处于国际领先水平;是国内最早开展茄子航天育种的单位之一;是国内最早开展丝瓜和瓠瓜杂交育种的单位之一,已经选育出6个新品种,处于国内先进水平。

在西甜瓜研究方面独树一帜。已掌握了育种资源400多份,选育各类西甜瓜品种10余个,西甜瓜工厂化育苗技术日趋成熟,每年育成西甜瓜嫁接苗500多万株,在汉产特色、功能型西甜瓜研究方面有所突破。已在湖北省共建西甜瓜的生产基地18个,基地面积在12万亩左右,在湖北省建立了广泛的市场网络。

长江优质鱼类研究与开发全国领先。已经搜集优质鱼类基因材料300多份,形成了国内唯一的以鳜鱼、大口鲶、鲈鱼、?鱼等肉食性鱼类的繁养为特色的学科,是华中地区最大的鳜鱼等肉食性鱼类种苗和商品鳜养殖的生产基地。鳜鱼和?鱼研究全国领先,形成了鱼苗驯化、人工繁殖、人工饵料、品种选育、规模养殖等成套技术,每年向社会提供2亿尾优质鱼类种苗。

中草药对鱼类致病细菌、病毒、寄生虫及其提高鱼体抗病力的研究成果达到国内领先水平,并利用研究成果,自行研制开发了15个鱼用渔药及疫苗产品,在绿色渔药的开发上已获得60余种国字号批准文号,创建了“中博渔药”企业,成为全省最大的渔药生产厂家,走出了一条“成果―产品―企业”科技成果商品化、市场化的路子。

在植物保护方面,二十多年来武汉市农科院为众多国内外农药公司进行了3000余项农药登记试验,每年为近200个农药品种在我国的登记、推广提供准确详尽的数据及技术支持;开展替代高毒农药新农药剂应用技术研究,6年累计推广新农药剂面积超过3.6亿亩。

野生观赏植物资源的开发利用、绿化种苗繁育生产、城市园林绿化新技术等方面的研究与推广也富有成效。至目前,收集各类观赏植物400多种,搜集草坪、乔、灌木品种500多个,在法桐修剪、私家小花园、水景植物开发利用、山体修复等方面有较成熟的成果。已获三项技术专利、五项科技成果和十三项技术标准,选育出观赏植物新品种10种,从本地野生资源中开发出紫珠、川鄂连蕊茶、乌药、芫花等系列新型观赏植物,部分成果填补了国内外空白。同时该院还在柑橘抗寒栽培、梨子矮密早丰栽培等方面取得了国内领先的技术成果。收集引进了集观赏、经济、生态功能于一体的观赏果树品种100多个;研究示范推广果树庭院经济模式1430户,面积7000亩,增加农民收入4000余万元。

加强了动物畜禽新品种(系)繁育、疾病防控、种苗孵化、新品种引进等方面的研究、开发和推广。自上世纪80年代初先后取得了奶牛鲜胚移植、冻胚移植、试管牛犊、胚胎分割、肉牛、山羊、猪等动物的胚胎移植、奶牛性别控制等方面的科研成果10多项,在武汉市及其周边地区推广奶牛、肉牛胚胎移植技术1千多头,成功率达到50%以上,其中4项科研成果获得了省市科技成果奖励。现建有奶牛胚胎工程中心,此外拟引进消化国外性控精子技术。近年来,加大了水禽种苗的研发与推广力度,收集了水禽品种20余个,建有3个万套以上的种鸭场,每年为武汉市提供近1000万只优质肉鸭苗。

2008年,全院继续深化水生蔬菜、萝卜、茄果、名优水产养殖、兽药疫苗等学科的研发工作,在研项目119项,均正常开展;到期项目67项,均按要求进行了鉴定或验收,部分项目达到国内或国际领先水平。全院组织了13项科技成果进行登记,有6项科技成果获奖。菜科所“国家种质武汉水生蔬菜资源圃建立”列入武汉市改革开放30年最具影响力十大科技事件之一。

成果:重视转化彰显效益

重视成果转化,彰显科技效益。武汉市农科院通过创办科技示范基地,提升科技成果辐射效应,通过现有的和新创办的示范基地向农民大力推广优质水生蔬菜、西甜瓜种苗、优质萝卜、优质茄子、名优水产品养殖、鱼药、疫苗、林果苗木等成熟种苗或技术,提高农民种植、养殖水平。全院在武汉农村建立技术服务与科技成果示范推广基地25个,面积达10万亩,每年在基地推广50项新技术,60多个新品种。

通过基地的示范作用,促进农村调整农业结构,带动农民致富。每年推广优质莲藕良种达100万公斤,推广至全国20个省份160多个县市,累计推广面积达500多万亩;优质茄果新品种累计推广面积达100多万亩,在全国25个省市自治区推广;先后选育出春、夏、秋、冬系列萝卜新品种16个,推广面积累计达200万亩以上;推广优质西甜瓜的新品种10多万亩,嫁接苗应用面积1万多亩。每年销售各种名优鱼类种苗达8000万尾,常规品种种苗达2亿多尾,新型鱼用渔药2000吨,辐射华中地区乃至全国各地,累计推广面积达400多万亩。每年承接园林绿化工程20处以上,建立林果苗木基地总面积1500多亩,每年向社会提供各种优质苗木150万株。每年为社会提供兽(禽)药及疫苗40亿-50亿羽(头)份,2007年中博生化公司成为农业部猪蓝耳病疫苗定点生产单位之一,每年可使9000万头猪免受猪繁殖与呼吸综合症感染。

2008年,全院共转化近三年成果近十项。该院“瓜菜嫁接育苗技术”项目成果转化产值超过120万元;“容器育苗技术”项目通过转化,生产容器苗木260万株,产值430万元,利润100万元;“意大利活性(生物酶)有机肥生产引进与应用研究”已形成育苗基质、渔肥、洪山菜薹专用肥、柑橘专用肥等产品,年生产量达2000吨以上,年产值达150万元以上;“黑尾近红?生态生理与池塘养殖技术研究”项目通过完善黑尾近红?苗种规模化繁育技术,年生产苗种3000余万尾,产值307万元,已在汉南、新洲、江夏、黄陂、东西湖、洪山等地建立黑尾近红?养殖示范点,推广面积达1万亩以上;“鳜鱼产业化项目”已选育扩繁鳜鱼良种2000组,在汉南农场建设1000亩的产业化项目已经启动实施;畜科所“初生奶公牛的综合加工技术研究”项目,生产犊牛血清360多万毫升,转化产值101万元;“鄂茄子2号”、“汉红二号”、“太空茄”等新品种形成商品种子1200公斤,产值100余万元,已在湖北、江苏、上海、江西、云南、安徽等地推广。

服务:科技走进千家万户

江夏区山坡乡高峰村是一个较为贫困的革命老区村。在武汉市农科院法雅园林集团公司的带动下,该村找到了一条发家致富之路。自2003年以来,法雅园林集团公司在山坡乡高峰村建起了1200亩苗木基地,有35户农民每户出一名劳动力为公司长年打工,143位农民成为公司的工程劳动力,每年增加劳务收入近200万元。

哪里有需要,武汉市农科院的科技帮扶工作就会出现在哪里。为改变传统的种养结构,农科院对汉南、蔡甸、新洲等区落实科技帮扶项目10余项,积极推广蔬菜、西甜瓜、畜禽、水产新技术、新种养模式,并取得了明显成效。在新洲区双柳街推广应用“苋菜-黄瓜”、“苋菜-豇豆”“苋菜-番茄”、“苋菜-苋菜”等套种模式亩产值达13000-17000元,较传统种植模式亩均纯增收2000元,双柳农民人均增收500元,新洲全区70万农民人均增收近30元。在汉南乌金农场四大队台头小队建立大棚西瓜一播多收示范基地1000多亩,全年亩均产量在6000公斤以上,亩产值突破10000元,亩纯收入达6000元,是种植水稻收入的10倍,种植棉花收入的7倍,取得了“1亩地、1万斤、1万元、经济效益增长10倍”的好效果。

2007年,武汉市农科院定下“硬杠杠”:科技人员必须有直接联系的科技示范户,中级职称至少联系一户,高级职称至少联系两户,科技人员每月至少有一次到现场对科技示范户提供指导,并建立科技服务联系卡,卡上有科技示范户生产档案,有增产增收计划及措施,有科技人员技术服务的承诺,年底要对科技人员进行考核。

2008年,全院确定全年以“科技进村入户”作为三农工作的主旋律,大力开展灾后恢复生产工作和小康扶贫工作,积极推进农业科技服务,选派科技人员深入农村,蹲田间地头,进农家示范,为武汉市农村发展作出了贡献。

建立了科技抗灾应急反应机制。在年初武汉遇到的50年一遇的雨雪冰冻灾害斗争中,院行动迅速,组织七个科技救灾小分队,分赴蔡甸、新洲、江夏、黄陂、东西湖等区,确保了在三月份完成春播,快生菜按时上市,切实保障了武汉市场供应。先后在蔡甸、汉南、江夏、新洲等区向农户优惠和免费提供包括蔬菜种子7000公斤、蔬菜种苗980万株、西甜瓜苗225万株、花卉苗250万株、林果苗木300万株、有机肥200吨、鱼药100吨、鸭苗提供200余万羽、亲鱼1.82万组、大规格鱼苗130万尾在内的各种救灾生产资料。向蔡甸、汉南受灾户捐款献爱心5万元,捐物资60万元,向两区落实抗灾科技项目10余项,并加强抗灾育种研究工作,加大对抗逆性强的品种选育力度,积极推广优质莲藕、抗寒优良果树品种、优质茄子、西甜瓜高效栽培模式配套技术等3000多亩。由于在科技抗灾中表现突出,武汉市农科院受到武汉市委、市政府的通报表彰。向5月12日汶川大地震爱心捐款25万元,并有290名科技人员报名要求参与灾区重建工作。

打造造血功能。武汉市新洲区凤凰镇三叉路村是武汉市委组织部、武汉市农科院小康帮扶点。通过一年的小康帮扶工作,三叉路村去年驻村人均纯收入较上年增加1027元。工作组确定2008年小康工作重点项目为:建设一个10万只蛋鸡的标准化养鸡场,完成1000亩林果庭院基地开发的基础设施建设。小康工作组从鸡场的规划到项目审批,从土地征用到工程施工、建设资金筹措的大量协调工作,终于一个占地60多亩,造价600多万元的现代化养鸡小区主体工程于2008年底完成。10栋整齐的鸡舍里不仅在全镇首先实现了生产自动化,饲料加工、幼鸡培育、成鸡养殖一体化,还在全市率先引用零排放鸡粪处理设施和网络视频监控设施。

扎扎实实抓农村基层骨干培训工作。6月20日,根据武汉市委、市政府的统一部署,武汉市农科院农村基层骨干队伍培训服务中心挂牌成立。首期蔬菜实用技术培训班随后开课,全年举办了培训班18期,集中培训农村骨干1169人次,其中党员292人次,村干部117人次,致富能手与种植大户585人次,青年创业农民175人次。68名农村骨干通过培训和专家指导,成为本行业的“土专家”。

积极推广新技术、新品种,抓科技进村入户工作。农科院与新洲、汉南、江夏、东西湖、汉南签订“区院技术合作协议”,通过对接成立了5个技术服务站;建立基地近30个,面积达7万亩,辐射带动30余万亩。

手机光明网

光明网版权所有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网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