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glish

綦江模式:农村教育的希望

2009-05-06 来源:光明日报 作者:本报记者 宋晓梦 我有话说

新闻背景农村教育是中国教育的短板,农村课堂教学质量是短板中的短板。重庆綦江县2003年有1万2千多名初中毕业生参加中考,750分满分,不足150分的占41%,这些学生绝大部分集中在农村校。初中成绩这么差,高中就没多少人愿意上――不是学校不肯要

,是学生对自己没信心!2004年重庆市高中扩招,教委把招生的桌子摆在路上,挨户动员,还是没完成招生计划。今天,已成为全国农村教学改革典型的綦江县教委,回顾当初的改革动机,总会提起这段刻骨铭心的经历。

改革评价体系,“不能只让少数学生和家长满意”

2004年,綦江县教委新的领导班子成立了。面对教学质量严重低下的现状,新上任的县教委领导班子达成共识:一定要大面积提高学生成绩,否则我们没办法向綦江县人民交代!可是学困生比例那么大,从哪抓起呢?教育科长王毅从以往招生工作中深刻体会到:由于全市重点高中在联合招生(简称“联招”)中只录取最优秀的10%,上级行政部门往往以联招上线率评价教育主管部门,教育主管部门又以联招上线率评价学校。在教育资源短缺的情况下,为了出政绩,学校便集中优秀师资,围着少数有可能上线的学优生转,忽略甚至放弃了90%的学生!大家一致认为:要办让人民群众满意的教育,就不能只是少数学生和家长满意。改革评价体系,是大面积提高教学质量的当务之急。

綦江县出台的新的评价体系叫作“发展性增量评价”,简单地说就是以学生入校时的成绩为基础,用每学年学生取得的成绩减去学生入校时的成绩,得到的“增值分”来考察学校教学质量。为了获得高“增值分”,学校就必须关注大多数学生的发展,留住更多的学困生,因为他们的发展空间比优等生更大,这对于挖掘每一个学生的潜力,减少辍学率起到了巨大作用。“增量评价”体系实施后,全县辍学率趋近于0(国家规定的底线为年3%)。农家子弟占100%、留守儿童占50%以上的东溪镇中学,2007年初一新生入校成绩在全县1万2千多名新生中,能进入前4000名分数段的168人,一年后,增长到313人,几乎增长了一倍;入校时排在最后4000名分数段的365人,一年中减少到101人,减少了2/3以上。增量的巨大使东溪镇中学在全县教学质量考评中获得第一名。各校教学质量大面积的提高,使綦江县2008年高中阶段入学率超过90%,在重庆农村地区率先实现了普及高中教育。

教学改革的“大观园”

赴綦江县采访前,我看了一些媒体的报道,他们把那里的课堂描写得热热闹闹。我对这种热闹的场面并不陌生:七嘴八舌的小组讨论,兴致勃勃的展示汇报,学生穿梭似的上讲台……教师的一言堂倒是打破了,但这种热闹往往与浮躁、肤浅、形式主义为伍。我是带着这种担心、疑虑来到綦江县的。

几位县教委和县教科所的领导告诉我:农村孩子大面积成绩差、厌学,与传统教学模式的刻板、沉闷密切相关。为了探索让学生对学习有兴趣、有活力、能释放潜力的课堂教学模式,县教委和县教科所认真研究比较了国家第八次新课改以来,全国农村校所有著名案例。他们发现这些学校共同的做法都是“先学后教”,即让学生先自学教师再教学,目的是提高教学的针对性,并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但怎么学、怎么教却各有千秋。县教委一次次带队到这些学校取经回来,必先在试点校进行一番加工完善再推广。

例如,他们认为低年级学生尚不具备自学能力,在预习中完全自主探究,盲目性大、效率低。于是在“先学”环节中加强了“预习指导提纲”的研究和设计。记者仔细看了綦江东溪镇中学、隆盛中学、升坪九年一贯制学校的几份预习指导提纲,内容基本覆盖了教学中的重点、难点、知识点。指导提纲通过精选的习题检测预习效果,其中一些开放性的题目还可以培养学生发散性思维。当学生有了一定的自学能力后,一些相对容易的章节就让学生自己设计预习提纲。

他们认为,既然“先学后教”是为了“以学定教”,实现教学针对性强、效率高的效果,就必须细化反馈环节。于是学新课前要通过小组讨论交流预习结果,同学之间互帮互学初步扫除学习障碍,然后组员轮流代表小组把要点写在小黑板上,向全班展示预习成果和存在的问题。同时回答全班同学的质疑或接受帮助。由于这个小小的“答辩过程具有竞赛色彩,所以每组同学都会群策群力帮本组代表做好准备。对于学生,这是一个兴致勃勃的合作学习的环节;对于老师,这是掌握学生学习难点,调整教学方案,确定教学重点的重要时机。记者问一个表达能力较差的男生:“如果你没能把小组同学不懂的地方表达清楚怎么办?”他说:“他们自己会站起来补充,老师也会抽查。”

对于合作学习自主探究的作法,綦江教委、教科所也在教师主导作用方面进行了加强和完善。实践中他们感到,基础教育阶段,如果缺少教师的指导和知识积累,孩子的自主探究与合作学习只能停留在浅层次。记者向几位学优生和学困生提出了同一个问题:“你们通过预习和小组讨论已经学会了六七成,再听老师讲会不会不专心?”回答各种各样:“那要看老师讲得是不是更好”。“简单的问题自己学或问同学就可以,难的问题还是老师讲得好”。“我不光要学会解题,还要向老师学怎么给别人讲明白”。最后回答的这个学生经常在小组里当小老师,还给自己的帮扶对子出练习题。老师的主导水平对于教学质量的影响可见一斑。

到这里来参观的人都说綦江县是“教学改革的大观园”,因为在綦江的教学模式中,你可以看到各地教学改革的元素。可贵的是他们能以科学的态度,求实的精神将这些元素丰富、完善,有机结合。

继承与创新都是教学改革的动力

我曾问考察过欧美基础教育也到綦江实地调研过的教育部课程中心刘坚教授:綦江的教学改革是否与那些国家的课堂模式相似?刘坚说:恐怕比他们更有优势。因为按照西方文化的特点,如果哪个学生今天不想学了,教师一般会尊重他的选择,等何时想学了再教。而我们东方文化传统的教育是不会发生这种情况的,所以整体水平更有保证。

据了解,为了体现“关注每一个学生”的教育理念,綦江县在教学改革中,既开展了“后10名”工程,帮助学困生;不少学校中也有“学科奥林匹克竞赛小组”,为学有余力的孩子提供平台。

采访中,东溪镇中学校长张勇多次强调:“教学改革要坚持‘三个不能丢’:孔子的教育思想不能丢;学校的优秀传统不能丢;教师本人的特长不能丢。丢了,改革就走不远。”他用平民校长姚芷平打造“没有球星的一流球队”的理念和管理制度,在东溪镇中学培养出一支没有名师的优秀教师队伍,为教学改革的成功提供了重要保证。

隆盛中学在教学改革中开展了有奖征集活动,3年中共征集到70多条建议,采纳了23条,其中大部分是传统教育中的好经验。重庆市第二试验小学的余艳梅老师在这里听课后说:这里的课堂是充满活力和效率的课堂,教师预设的目标与现场生成的目标相结合;学生合作学习与教师的点拨相结合;知识传授与自主探究相结合,这种教学模式有很强的可操作性。她回校后也在自己的班里让学生尝试先在小组里自主学习,互相商量,然后到全班展示。孩子们热情相当高,平时不爱说话的孩子都敢站起来发言,因为在小组里,弱的孩子在强的孩子身上学到了很多,有把握了,胆子也就大了。她决定要把试验搞下去。

綦江县教学改革的实践证明,那些能把传统与现代,继承与创新结合得好的学校,教学改革肯定成绩斐然。

“区域推进”是綦江模式的最大特点

教育部和西南大学课程研究中心的专家都认为:作为全国农村教学改革的典型,“区域推进”是綦江县最为独到之处,具有重要的示范意义。

所谓区域推进,是相对于目前全国课改典型几乎都是某省市的某一所学校。对于区域推进的重要性,綦江县的校长们理解最为深刻。他们说:綦江县教学改革能走到今天,靠几所学校自己搞是不行的,比如增量评价,学校自己就搞不成。如果县教委给我们下达重点升学率指标,要我们增加3%,用这个标准考核我们,学校就只能围着几个尖子学生转。

分管教育的副县长王前元说:“我们也希望綦江子弟有更多人能考上重点高中,但不能用牺牲大多数的做法,那样对广大农民和他们的子弟不公平。教学改革的主旨,就是要缩小城乡教育差距,缩小校际差距,大面积提高教学质量。事实上,办好每一所学校,关注每一个学生,重点率自然就会提高。2008年我县中考重点中学的上线率达到25%,而教学改革前,还不到8%;东溪镇中学则从当年的2%上升到30%。”

王前元强调,学习成绩的提高不是教学改革的唯一成果。对此,目前正担任《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教学改革调研组负责人刘坚教授说:“没想到在这么边远的山区农村,校长们的办学理念这么先进;这些老师对国家课程标准理解得这么准确;这些农村孩子这么自信、健谈――这正是新课程所期待的。”

手机光明网

光明网版权所有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网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