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glish

以自己的方式阐释大学精神

2009-05-14 来源:光明日报 作者:本报记者 张国圣 我有话说

编者按从抗战时期一家兵工企业的技工学校,到如今重庆市市长王鸿举眼中“全市发展最快、变化最大、最引人注目的高校之一”,重庆理工大学(原重庆工学院)用了整整69年。69年的办学历程,“重理工人”在曲折的道路上创造着自己

的历史,也造就了以“自强不息,求实创新”为核心内容的“重理工精神”。正是这所20年前师生总数还只有1000余人的学校,曾经在重庆市属高校中率先获得了教育部本科教学工作水平评估的“优秀”,并因“抓住了强项、办出了特色、办出了水平”而多次受到中央领导的肯定。在高等教育跨越式发展的今天,重庆理工的“变”与“不变”,或许可以为我们提供一些借鉴。

经历了多次坎坷和曲折,重庆理工大学抓住每一次发展机遇,最终成就了今天的辉煌。学校党委书记饶宁华教授和校长刘全利教授,不约而同地将现有的成绩归功于朴实无华的一句话:抓住时机,发展自己。但只要认真梳理和回顾这所学校的历史,就不难从这看似简单的八个字中,品味出目光深邃、目标长远的办学思想。

几度沧桑不改“优质教育”情结

抗日战争时期,大量兵工企业内迁至重庆和周边地区,国家迫切需要培养兵工技术人才。当时的金陵兵工厂(现重庆长安集团)于1940年8月13日奉令筹办技工训练班,后更名为“兵工署第21工厂附属兵工署第11技工学校”,对外化名“士继公学”。这就是重庆理工大学的前身。在此后69年的办学历程中,这所学校有59年直属国家各级兵工部门领导,最近10年则实行中央和地方共建。

历史造就了重庆理工大学与我国兵器工业的血脉联系。“可以说,没有兵工就没有‘重理工’,是兵工造就了‘重理工’。‘兵工精神’是学校建设发展的精神动力,是以‘自强不息,求实创新’为核心内容的‘重理工精神’的重要源泉。”回顾校史,学校党委书记饶宁华满怀深情地说。

1977年全国高校恢复招生,恰逢重庆理工大学研制的74式高炮电传动装置获得全国科技大会重大成果奖,学校信心百倍地提出了复校申请。没想到正是这一重大科技成果,加重了领导机关的不舍之情,把本已上报了教育部的复校文件又撤了回来。

错失了早日复校的良机,一度使重庆理工大学在其他高校飞速发展的时候面临困境。到1985年复校时,全校仅有教师111人,学生150人,全年的国家教育事业拨款仅有50万元。但重理工人并没有怨天尤人。他们仍然坚持办厂抓生产、搞科研,精心打造兵器工业在西南地区培训技术和管理干部的继续教育基地,为兵工企业培养、培训了数千名干部,默默无闻奉献于教育事业。

1999年,重庆理工大学由原兵器工业部部属高校转制为中央与地方共建、以地方管理为主的高校。“下放到地方”,曾经是当时不少高校发展中最大的困扰,重理工却迅速适应这一体制变化,确立了立足重庆、面向西部、辐射全国的办学思路,紧紧抓住重庆作为国家重工业基地产业结构调整的需要,由重庆工业管理学院更名为重庆工学院,实施从以“管”为主向以工为主的学科大转型,使学校很快融入到直辖后重庆经济社会飞跃式发展的进程之中。

“只要是必要的改革发展成本,即使自己吃亏,我们也愿意积极承担。”饶宁华说,“理解国家,才能全心全意服务于国家和地方经济社会发展,才能把握大局,把每一次转折都变成重大的发展机遇。”

成为中央直辖市11年的重庆,已经站在了新的历史起点上,全市上下正在抓紧落实胡锦涛总书记为重庆发展提出的总体部署、落实国务院关于重庆发展的3号文件,努力建成西部地区重要增长极和长江上游经济中心。对于重理工人来说,这无疑是又一个千载难逢的发展良机。

“永远不变”“始终在变”

在刘全利校长眼里,“重理工的办学史,是一部自强不息的奋斗史;重理工的发展史,是一部求实创新的改革史。”

复校以来,重理工克服重重困难,取得了一个个突破,实现了一个个发展目标。1985年到1999年,学校在兵器工业“军转民”的艰难岁月里,成功地把一个不起眼的工厂变成了一所初具规模的高等院校;1999年以来,学校适应体制转变,顺利实现了体制上由国家扶持为主到“自力型教育实体”的转变,办学特色上也顺利实现了从“以管为主”到“以工为主”的转变。目前,全校站在新的历史起点,正齐心协力向着新的发展目标迈进,努力把学校建设成为高质量、特色鲜明的教学研究型大学。

从1998年到2008年,重庆理工大学的学生人数增长了4倍,学科门类由“工、经、管”三大类发展成为“工、经、管、理、文、法”六大类,本科专业由16个发展到42个,省部级重点学科从一个也没有发展到5个,特色专业则从一个也没有发展到1个国家级特色专业和4个市级特色专业。“人才兴校”战略的实施,10年来使专任教师中拥有博士学历者增加了26倍。2003年,学校以147所参评高校中整体条件排列第四的优异成绩,成为新增硕士学位授权单位,拥有了16个硕士学位授权点。2005年,学校花溪新校区获得教育部“全国高校优秀校园规划”一等奖,成为全国获得一等奖的3所高校之一。

1998年到2007年,重理工的年均科研经费从500余万元增长到5000多万元,省部级科研项目从50余项增加到500多项,国家级科研项目从2项增加到近60项,省部级科研奖由10项增加到近90项,还获得两项国家级科研奖,实现了国家级科研奖项零的突破。

所有的成绩,都是在艰难的环境中通过自强不息、求实创新取得的。

许多重理工人都还记得当年引进人才的不易。学校经济拮据,实在开不出什么能吸引人的物质条件。1987年,受学校派遣专程前往北京引进人才的工作人员,带的最贵重的礼物只是一篮新鲜的广柑。为了让人才“引得来、留得住、用得好”,校领导只好多花心思展示学校容才、惜才、爱才的亲和力。每次得知有人才来校“考察”,校领导就要反复盘算到达时间,然后早早地等着给人才开车门。

但所有的困难都拦不住创新的脚步。1994年,学校启动“人才兴校”战略,把人才作为党政“一把手”紧抓不放的“第一资源”,从体制、机制、政策、环境等方面大胆创新;1996年,启动“师资队伍建设新世纪曙光工程”和“教授流动站”;2002年,启动“海外留学人员回归工程”;2003年,创建“中华学人回归创业特区”,实施“品牌学科建设工程”。学校还通过实施和创新学分制,开展“教学质量年”、“教学管理年”、“教学建设年”、“实践教学年”、“教学评估年”等主题活动创新教学管理,不断完善教学质量监控体系和评价体系、构建“素质教育学分制”学生教育管理模式等,不断创新管理制度,促进本科教育教学质量提升,努力培养高素质应用型高级专门人才。

刘全利说,不管所处的发展环境如何,重理工坚持以“自强不息,求实创新”为核心内容的“重理工精神”永远不变。而这种精神,恰恰又是重理工持续不断改革创新的内在动力。

当好“智力引擎”拓展发展空间

变与不变的辩证统一,在重理工的办学理念中得到了很好的体现。“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曾经是全国上下共同遵循的教育方针。但作为一所以“创建高质量有特色多科性大学”为目标的高校,至今仍强调“坚决贯彻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的教育方针”,不说绝无仅有,恐怕也属凤毛麟角了。

重理工就一直这么坚持。1994年,学校建立由“西南兵器工业车辆工程技术教育基金会”出资的“重工车辆工程学院”,并于2004年将其发展成“重庆汽车学院”。从1995年开始,学校就根据重庆市重工业城市的定位和兵工行业军转民的形势,结合当时国有大中型企业需要大量应用型人才的实际,果断地作出办学格局逐步由“以管为主”向“以工为主”转变的决策,调整一些传统的老专业,设置适应地方和行业需要的新专业。在专业调整改造上,更是明确要坚持“四个面向”:面向社会,拓宽方向;面向未来,改革创新;面向基层,服务兵工;面向校情,形成特色。

学校长期坚持开门办学,充分利用社会教育资源,将众多企业单位变成了自己的实验实习基地、科研基地、生源基地、毕业生就业基地和科研课题的重要来源渠道。学校密切围绕企业的产品更新换代开展研究,已成功将100余个项目运用于企业的生产实践,产生了巨大的经济效益。学校还从企业和科研院所吸引了一大批有工程实践背景的教师,聘请企业和科研院所的高级技术和管理人才作兼职教师,打通服务地方经济社会发展的渠道,同时为应用型人才培养创造条件。

重理工的教学管理,也很好地融合了兵工企业的严谨和高等院校的包容。有些制度是教师必须绝对服从和遵守的,比如提前下课,属于“绝对禁止”。有些措施,则鼓励教师和科研人员“一往无前”,比如设立“教授流动站”和“中华学人回归创业特区”。工厂背景与高校背景科学的组合,形成了重理工严谨而不拘谨、奋进而不冒进的校风和学风,为学校拓展了发展空间。  

手机光明网

光明网版权所有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网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