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glish

“让每个孩子都回到学校!”

2009-05-14 来源:光明日报 作者:本报记者 郑晋鸣 我有话说

在绵竹市富新学校的操场上,学生们整齐列队。嘹亮的国歌声中,五星红旗冉冉升起。这是近日记者在富新学校震后举行的第一次升旗仪式上看到的场景。学生戴思怡说:“新学校是江苏的叔叔阿姨们捐赠给我们的,就像一份礼物,我们要格外珍惜。”

在大地震一周年之际,江苏徐州援建的绵竹市富新学校竣工,成为整个地震灾

区第一所由政府援建并且全面交付使用的学校。地震发生后,江苏教育系统迅速行动起来,踊跃向灾区捐款捐物,累计捐款3.04亿元,其中“特殊党费”5905万元。江苏省教育厅机关第一时间向四川省教育厅捐款100万元,帮助灾区救援和校园重建。江苏省的援建者说,灾区的教育重建,并不是学校教育条件的简单恢复,教师队伍、学校课程、教学制度、心灵家园等方面的重构也许比这些硬件重建更为重要。

支教教师:把爱写在课堂上

5月8日上午,南轩中学初一(1)班宽敞明亮的板房教室内,来自南京江宁区桃红中学的姚应平老师正在给学生们上政治课,学生们都认真聆听。姚老师告诉记者,自2月6日到绵竹来支教后,他每周都要上18节课和5节晚自习。“不仅我如此,江苏来的所有教师都是顶岗支教,很多老师都成为学校的教学骨干。”

“5・12”大地震中,绵竹市共有105名教师遇难,师资力量匮乏成为灾后教育重建的难题之一。为了帮灾区教育重建,大地震发生两个月后,江苏省教育厅选派的第一批58名优秀教师就启程赴绵竹灾区中小学支教;2009年2月6日,第二批52名教师又驰援绵竹。

“好一朵美丽的茉莉花,芬芳美丽满枝桠,又香又白人人夸……”记者来到土门中学正在上音乐课的初一(4)班板房教室,孩子们唱着动听的江苏民歌《茉莉花》。“灾后教学中,音乐对孩子们有着特殊的意义。”来自常熟一中的陆佳雨告诉记者,课堂上他经常让孩子们欣赏、学唱民歌。

除了繁重的工作,生活上的差异也给支教的老师带来了困难。有老师说,这里的菜都是麻辣的,而他们都来自江南水乡,吃惯了清淡饭菜,一时间口味适应不了。许多老师吃饭时放一杯开水,把菜涮一下再吃。

克服灾区生活的种种困难,支教的江苏教师把对灾区孩子们的爱深深地写在课堂上。江苏援建指挥部总指挥梁学忠对记者说:“我们的支教教师无怨无悔地坚守在这样的环境里,有的甚至主动请缨第二次支教。”

对口支援:“一对一、手拉手”计划

听说江苏省教育厅对口支援办公室的负责人来到了绵竹,绵竹市示范幼儿园的杨筱彬园长特地赶过来见面表示感谢,由江苏省教育厅作“红娘”,这个幼儿园一个月前刚和南京市实验幼儿园结成了对子。4月28日,南通市教育局也和绵竹市教育局签订对口援助协议书,今后4年,双方将共同组织绵竹市中小学100名校长和100名教师到南通相应学校挂职学习锻炼,南通每年暑假也将选派20名左右名师、名校长赴绵竹进行教师专题培训……

江苏省教育厅厅长沈健告诉记者,为使对口支援工作制度化、常规化,江苏提出与绵竹市对口建立中小学幼儿园“一对一・手拉手”友好学校关系计划,江苏13个省辖市和7个经济实力较强的县级市(区)都组织了重点中小学、幼儿园,与绵竹市20个对口援建乡的85所中小学、幼儿园结成友好学校,目前,绵竹市90%的学校已经和江苏学校建立了“一对一、手拉手”关系。南京市教育局在全国各城市中率先开通灾区中小学生心理援助免费专线并实行24小时专业服务,并组织培训了200多名专业心理辅导教师,通过热线咨询、上门面询等多种渠道,为每一个来南京就学的灾区学生及时提供专业心理援助服务。

对于江苏的“贴心式”援建,绵竹市委常委、副市长侯光辉在被采访时不断表示51万绵竹人民对江苏人民的感激之情。

到江苏复学:让灾区的家长放心

在对口支援中,除了派遣教师支教和结对帮扶之外,作为江苏对口支援绵竹教育系统恢复重建的重要内容,江苏省教育厅还精心安排了绵竹高级职业中学的52名学生到常州复学。

绵竹市兴隆镇8大队11小队曾志义的儿子曾勇就是其中之一。地震中,曾志义家的三间瓦房开裂了,现在一家人暂时住在简易棚里。“好在儿子已经被送到江苏复学了。”曾志义告诉记者。之前,他一直担心“儿子上学要交学费,去了江苏生活费怕也不低”,令他欣慰的是,常州的学校不但免除了儿子的学杂费和一次性交通费,每个月还补助儿子450元。“小勇在电话里说在那儿很好,虽然想他,但是孩子交给江苏的老师,我也能放心。”

据了解,江苏省教育厅实行了“零障碍”入学、“一揽子”免费和“全覆盖”安抚工作,已经累计安排了5413名灾区学生到江苏上学,确保他们学习生活无忧。同时,江苏省援建绵竹中小学、幼儿园的43个教育援建项目中,已经开工建设的有37个,竣工7个,投资金额14.7亿元,今年秋季开学前,绝大多数学校将交付并投入使用。江苏省教育厅厅长沈健说:“山形易,可回转;人心殇,唯教育,我们要让灾区的每个孩子都能回到学校!”  

手机光明网

光明网版权所有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网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