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glish

《云南的响声》定位“衍生态”

2009-05-21 来源:光明日报 作者:记者 任维东 我有话说

本报昆明5月20日电最近只要上网,您就会发现“中国票务在线”、“中演票务通”等多家网站,都在网上预售著名舞蹈家杨丽萍的新作、大型衍生态打击乐舞《云南的响声》。该剧在北京、上海、重庆、杭州等城市的演出票,价格从180元到1280元不等。

《云南的响声》是《云南映像》的姊妹篇,是舞蹈

家杨丽萍沤心沥血的又一力作。曾为《云南映像》成功运作的国内知名演出商北京希肯国际演出公司,这次主动上门与杨丽萍合作闯市场。为此,杨丽萍等专门成立了云南的响声文化传播有限公司,以便将来进行商业演出。这是一个自收自支、自负盈亏的民营企业。目前,首轮签约已近50场。今年5月7日在昆明成功举行首演后,杨丽萍率队已经在浙江萧山、杭州等地开始了全国巡演之旅。

在《云南映像》大获成功后,杨丽萍感到要在云南各民族文化的原生形态上,向前大胆地走一步,有所发展,有所创新,要求《云南的响声》不能和《云南映像》雷同。

杨丽萍介绍说,《云南的响声》创作灵感缘于她在云南采风期间偶然发现的一种木鼓。那是云南少数民族用巨大的原木手工制造的巨型乐器,最大的有3米多高。她创作这部新作的主旨,是要“把云南能发出声音的东西都集结起来,把民间独特的乐器挖掘出来,在现场演奏出云南的风声、雨声,乃至一片叶子、一块石头、一滴水的声音”,进而由此感受云南的民族民间文化。

为此,她把《云南的响声》定位为“衍生态”。所谓衍生态,是在原生态的基础上进行再想象,挖掘、发展、发挥现代人的想象力,把古老的原生态文化表演出来。在《云南的响声》中,人们看到,不论是锄头钉耙,还是水车石磨,只要是手中能拿的,口中能含的,几乎都被当成乐器来演奏。据统计,被搬到舞台上的云南民族民间乐器,大约有几百件之多。整个演出分为“序・胎音”、“催生”、“太阳雨”、“公老虎母老虎”、“雀神怪鸟”、“最后的马帮”、“喝醉了的鼓”等8个部分。演员基本是《云南映像》的原班人马,多是当地的农民。

手机光明网

光明网版权所有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网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