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glish

和学生在一起可以转移疼痛

2009-05-30 来源:光明日报 作者:本报记者 曾毅 我有话说

一间病房、一张病床、一个肺癌晚期患者。一堆资料、一群学生、一个精神矍铄的人。

这看似矛盾的二者却被李喜文完整地结合在一起,组成了现在的每一天。就是从这名平凡的大学教师身上,人们看到了他从满怀理想与壮志的奋斗中一路走来,用二十年如一日的敬业精神,用对学生无私无求的爱彰显着职业的光辉。

喜欢站在讲台上的感觉

李喜文教授的经历很简单:1955年出生,1978年毕业于东北师范大学生命科学学院,从事基础教育工作一年后回校跟随郝水院士攻读遗传学硕士研究生,1986年攻读遗传学博士研究生,1990年留校任教至今。

他的工作也很清晰:给本科生、函授生讲授专业课,培养硕士研究生,进行植物细胞工程与遗传育种、保育与进化遗传学等研究。

“我喜欢站在讲台上的感觉”,这个朴素的感受让他在这20年的重复中从未有过厌倦。

东北师大有两个相距甚远的校区。李喜文负责两校区的本科生教学工作,路途的劳顿早已是家常便饭。然而每次上课,李老师总是提前到达教室,利用课前的时间与学生交流课堂教学中存在的问题。有一门两校区的选修课,每次考试的时间都在晚上的9、10节课,李老师没有一次缺席考试,并且每次都会亲自收取试卷,并对一个年级100多名学生的试卷逐一认真分析,形成试卷分析报告。他讲授的《遗传学基础》是双语教学,教科书都是英文的,李喜文就用广博的知识、幽默的讲授方法让学生们留下深刻的印象。

“虽然《遗传学基础》厚厚的,但您的讲授却是透透的;虽然陌生的英文满满的,但您的中西结合总是明明白白的。感谢您把深奥的遗传学讲得如此精彩,实验课上的悉心指导更令我们受益非浅。”06级学生杨丽娇表达了所有学生的感受。

总想多给学生点

生命科学学院有一个遗传爱好者协会。这个组织的建立,一是出于对遗传学专业的热爱和向往,第二个原因则是听了李喜文教授的遗传学基础课,从而产生了浓厚的从事科学研究的兴趣。

李喜文是这一学生组织的指导教师。没有章程,李老师帮助学生们组织学习交流,翻阅文献,组建网站,创办刊物;没有教师,李老师通过个人关系邀请8位资深的教授、博士生导师为学生们免费授课指导;没有经费,李老师自己掏腰包,给学生们买用品,办活动,出版刊物。他还和学院团委商议,使遗传爱好者协会逐步走向正轨,从起初创办协会的几个人发展到今天的73名成员。协会的部分学生分别被保送本校、中科院、清华大学的硕士研究生和直博生。

由于科研工作的需要,李老师一年中有5个月要带着学生到野外基地培育、采集样本,面临的是艰苦的条件,多变的环境。“记得有一次天气非常冷,李老师一个人在外面不停地翻土却让我们轮流到屋里去取暖。”06级学生严颖说。

李老师一生勤俭,一件绿色的羽绒服一穿就是5年。然而,当学生面临困难需要帮助的时候,他却毫不犹豫,按时发放科研补助,每逢年节用自己的钱资助经济困难的学生渡过难关。“他的工资他家里花不到。”生命科学学院书记刘多说。

还有好多事没做呢

2008年11月末,生命科学学院的本科生课程与考试如以往一样进入倒计时。可这时,李喜文教授突然提出申请要前往北京。很多人惊讶,这样一位敬业的老师怎么会突然在这个关键时刻离开?原来,李喜文已经肺癌骨转移,并忍着强烈的疼痛坚持给学生们上课,直到中国医学科学院肿瘤医院向他发出了最后的通牒:必须马上住院手术!

此时的学生才想起,老师近来是拽着楼梯才走进了教室,倚着讲台角才能上完一堂课。

一个多月前,李老师转回了学校医院。由于术后癌细胞迅速扩散,他已经不能站起来。每夜要依靠吗啡才能入睡,每次睡觉不超过2个小时,可他在病床上依然坚持给他所带的研究生修改论文,和他们探讨关于论文答辩的相关事情。

“我是学生命科学、讲生命科学的,我很了解我的病。病疼不死人,但和学生在一起可以转移疼痛。”李老师总是这样劝慰来看他的人。

如今,每天都有无数的鲜花和祝福在这间病房里环绕。“学生的课在等着我讲,申请的科研项目不能搁置,等我的腿好了再回基地培育样本,还有好多事没做呢……”病榻前,李老师的身躯虽然日渐消瘦,笑容却没有褪色。

手机光明网

光明网版权所有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网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