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glish

辽宁葫芦岛为农业插上科技翅膀

2009-05-31 来源:光明日报 作者:记者 毕玉才 特约记者 刘勇 辽宁日报记者 翟新群 我有话说
本报沈阳5月30日电绥中县西甸子镇杨家村是一个只有405户人家的小村庄,近几年来却从城里开回来60多辆小轿车,成了名副其实的“辽西轿车第一村”。在国际经济危机汹涌,人们普遍捂紧了钱袋的情况下,农民们出手为何如此阔绰?村党支部书记牛维城说,“我们在城里有专家朋友,村里有技术能人,不愁秋天没有好收
成。”

记者在采访时了解到,在葫芦岛市,有市一级专家组成的专家服务团31个,县区一级专业技术人员组成的专家服务组102个,成员1100多人,覆盖畜牧、蔬菜、果树、林业、水利等各个领域。专家们下去零距离,农民们上来不断捻。不仅推广了一大批农林牧渔业新品种和新技术,还为农村培养了3万多名“不走”的乡土秀才。

辽西出苹果,全国闻名。可是,由于科技含量低,苹果品质差,增产不增收,农民一筹莫展。专家服务团在兴城市三道沟、南大乡成功引进了“SOD”功能型苹果,不但个大、果型好,着色均匀,而且营养丰富。200亩果园产果25万公斤,总收入150万元,果农收入翻了一番。

“‘秸秆反应堆’,听起来挺玄的,其实就是挖一个30厘米深、1米宽的地沟,铺两层秸秆,中间洒一层菌种,培土、浇水,打一些透气眼,然后在上面种菜。”张白村农民周建国说,“但是,收成却大不一样。”前年秋天,他在大棚里率先应用了这项技术。结果,农药、化肥少用了一半,收入却比上年增加了8000元。“今年,全村60多个棚搞秸秆反应堆,技术问题全找他。”周建国的妻子不无自豪地说。

谈起创建专家服务团的初衷,葫芦岛市委常委、组织部长许加告诉记者,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关键在人才。但现实的情况是:一方面,农村对各种实用型人才求贤若渴。另一方面,大批涉农人才浮在机关,无法施展才华。组建专家服务团,就是要发挥组织部门党管人才的优势,整合涉农人才资源,为农民找到致富军师,为专家找到用武之地。

为了让专家下得去,待得住,组织部门建立了严格的考评激励制度,考评结果与职称评聘、选拔任用及奖励挂钩。先后评选出标兵专家5名,优秀专家16名,5个优秀专家团获奖微型面包车,100万元专项服务经费纳入财政预算。同时,20余名不适应工作的专家被及时调整。

“1100多名专家进村入户,建设和完善农业科技示范基地、示范小区、示范园642个;3万多名乡土秀才活跃在田间地头,引导百万农民走上致富康庄大道。”市委书记陈晓琨说。

葫芦岛建市之初,农业科技贡献率不到30%,现已升至60%。科技为葫芦岛农业插上了腾飞的翅膀,让葫芦岛农业在经济危机的瑟瑟寒风中逆势飞扬。今年一季度,在市场需求萎缩,农产品价格普遍下降的不利形势下,该市第一产业增加值同比增长7.7%,农民人均收入在去年大幅增长19.5%的基础上,头3个月继续强力攀高,实现2064元,同比增长24%,超过同期城区人均可支配收入增幅10个百分点。

手机光明网

光明网版权所有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网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