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glish

返本开新:史学视野下的国学解读

2009-06-02 来源:光明日报 作者:臧知非 我有话说

在中国现代学术史上,国学是相对于西方学术而言的中国传统学术,其内涵和外延相当宽泛,具有较大的不确定性。若按照现代的学科分类,举凡中国古代的哲学、史学、文学、艺术、礼俗、宗教、天文历算等等,都属于国学的范畴。如果说在20世纪初期人们使用国学概念时,虽然也曾抽象地谓国学为中国固有之学,但在讨论具体

内容时还是以传统经、史之学为主,其内涵还是比较稳定的。那么在现代国学热中,人们则从国学的文字含义出发,其内容非常宽泛,以至于传统的巫术迷信也都披上了国学的外衣。国学借助于现代的传媒确乎热闹空前,不再是传统学者书斋中的学问而日益贴近于大众的日常生活。但是,如此一来,热闹是热闹了,而国学也被泛化了,固守书斋的学者们固然心存疑惑,普通读者面对这么多的国学书籍更不知所从。河南大学出版社新近推出的“国学新读本”丛书不仅为人们提供了简明准确的国学典籍读本,同时在方法上为人们把握国学内涵、理解国学价值提供了科学的指导。

“国学新读本”的编辑主旨是“选择一些中国传统文化中影响较大的国学典籍,对之进行简明扼要的注释,然后在读本前边,用较大的篇幅解读典籍的基本思想文化内涵,评述其在中国文化史上的地位和影响,并对如何阅读典籍做出读书方法上的引导”(“国学新读本”丛书《序言》)。该丛书第一辑于2008年4月出版,计15本:《诗经》、《论语》、《尚书》、《国语》、《孔子家语》、《山海经》、《墨子》、《孟子》、《庄子》、《荀子》、《韩非子》、《孙子兵法》、《楚辞》、《潜夫论》、《文心雕龙》。就愚见所及,这套丛书除了版本选择精良、注释简明准确的优点之外,起码有两大特点值得称道。一是学术视野,二是典籍评论。

因为“国学”的内涵和外延具有较大的不确定性,人们对国学典籍的把握大都根据自己的理解,或者局限于传统的儒学典籍,或者将国学泛化,把国学当个筐,什么东西都往里装。本丛书则选择了“对中国传统文化的影响”这个立足点,站在历史的高度,统揽经史子集各部,而选其精华,尤其是诸子之书的选取,尤具慧眼。长期以来,谈到传统文化,人们想起的就是四书五经,实际上从历史发展的角度来说,诸子之学对中国历史的影响不可忽视。所以,研究传统文化,固然要重视儒学,但是诸子之学同样重要。国学新读本的选题视野弥补了这一不足。

思想是流动的长河,人们总是站在时代的立场、根据时代的需要去解读古人,在解读过程中不可避免地受到个人知识结构和情感倾向的制约和左右,个人的理解和阐发往往背离古人的原意。这就要求我们首先要掌握典籍的本来意义,而后把握其流变,再分析其社会基础,避免被后人的阐释所误导。新读本所设置的《通说》,就起到了一个导读的作用,可以说是本丛书的最大特色。《通说》不仅仅是一般性的作者简介,而是对该书思想内容的评述、对后人研究的分析,还对该书的流传状况、版本进行介绍并就阅读方法给予指导。其思想评述既是一篇优秀的导读,又是一部优秀的学术论著。因为约请的作者都是年富力强、在各自领域有相当造诣的中年学者,既综合已有研究成果,又能阐述个人的一家之言;既能使艰涩的学术考证清新雅丽、令人读来兴趣盎然,又不失其学术思辨的严谨与科学,真正做到了深入浅出、雅俗统一。

手机光明网

光明网版权所有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网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