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glish

浅论大学校长的职责

2009-06-03 来源:光明日报 作者:何龙群 我有话说

如今,面对迅速发展的高等教育的新形势,作为一名大学校长,该如何应对挑战、满足时代和人民的新要求?我想结合自己的实践谈几点感悟。

第一,必须全面了解和准确把握当代高等教育改革发展的基本动态。

目前我国高等教育的发展趋势是:以科学发展观为统领,实现规模、结构、质量和效益协调发展;在

全面提高教育质量的同时,加强重点学科和高水平大学建设;高等教育与社会发展的结合越来越紧密,对我国经济、科技、文化发展以及建立终身教育体系将发挥越来越重要的作用;高等教育的国际合作与交流将越来越深入。只有全面了解和把握高等教育的这些基本趋势和动态,把学校的发展置于国家和地方发展大局中进行研究分析,捕捉有利于学校发展的机遇,决定学校的发展战略与发展目标,大学的管理工作才有可能步入科学发展的轨道。

第二,必须善于制定和实施科学的发展规划以引导学校的事业发展。

一个大学的领导者要做的工作很多,要注意从复杂纷繁的具体事务中跳出来,善于站在全局的高度,通过制定和实施科学的战略规划来引导学校事业的发展。这是领导和管理学校最为有效的方式,是大学领导者最基础同时也是最高层面的工作,当然也是大学领导者智慧的一种综合体现。

广西民族大学特别重视发展规划的编制和实施,以此推动各方面工作。2003年,学校通过教育部本科教学工作水平评估;2005年,自治区人民政府和国家民委在京签订共建广西民族学院的协议,开创了地方政府和国家民委共建民族院校的先例;2006年,由广西民族学院更名为广西民族大学,学科建设、队伍建设和校园基本建设上了一个新台阶……这些无不得益于有一个既适应经济社会发展需要,又符合自身实际的战略和规划。

第三,坚持实施特色发展战略。

学校的办学特色包括学科特色、教学特色、管理特色和校园文化特色以及办学模式上的特色等等,而学科特色是大学特色中最主要、最鲜明的标志。从一定意义上说,一所大学的优势学科所在,就是这所大学的特色所在。

秉持“人无我有,人有我优,人优我强”的理念,广西民族大学坚持面向少数民族和民族地区的办学宗旨,坚持特色――优势――品牌的发展之路,充分利用沿海沿边毗邻东南亚的区位优势,发展民族学、东南亚语言学特色学科,把特色变为优势,带动和推进各学科间的相互交叉、渗透、融合,形成了突出的民族性、地方性和国际性的办学特色。大力打造民族学科群、东盟学科群和基础学科群,尤其突出国际化办学优势,努力提升学校的“核心竞争力”,以学校的特色和优势赢得社会的认可。

第四,永远把教学科研摆在中心位置。

培养人才、科学研究始终是大学最本质、最核心的社会职能,根据社会需要和人的全面发展需要来改革人才培养模式,提高高校质量水平,是高校工作的核心内容。而校长作为学校教育教学质量的第一责任人,要始终把提高教育教学质量作为自己的工作目标,正确处理扩大规模与提高质量的关系、统一性与多样化的关系、“成人”与“成才”的关系、规范管理与深化改革的关系。坚持育人为本,从教学内容、教学方式、评价方式和管理模式上强调因材施教、个性发展和综合素质的培养,建立多种不同的人才培养模式;要加强师资队伍建设,努力建立有利于人才成长和优秀人才脱颖而出的良好机制和氛围,营造鼓励人才干事业、支持人才干成事业、帮助人才干好事业的校园人文环境;重视科研工作,鼓励科技创新,提高服务社会的能力,围绕学校特色和优势学科确定科研方向,适应国家和地方经济社会发展需要确定科研重点,走出一条具有优势和特色的科研道路。

第五,不断提高自身的综合素质。

大学校长的权力、权威来自于个人优秀的品质和能力,甚至可以说,大学校长的权力就是“领导能力”。在现代社会,大学校长的能力或一些基本素质应注重从三个方面提升。

一是要坚持正确的方向和目标,在研究教育的过程中努力成为教育家,这也是党和政府对大学领导者的要求。具体地说,要有教育家的理想和对教育的忠诚,要勤于学习并善于学习,要有国际视野和前沿意识,要善于客观分析所在学校面临的新形势新问题,以改革创新的精神推动大学适应和服务于社会发展需要。

二是要适应岗位要求,完善能力素质。大学校长要特别重视和完善学习能力、创新能力、战略决策能力、组织能力、协调能力,特别是沟通的能力。沟通的最高境界是达到合作,作为校长,要善于团结大家为实现共同的目标而作出各自的贡献,以带动学校“文化的多元”、“文化的交融”、“文化的理解”。

三是要增强使命感,提升意志品质。大学校长的思想、理念、眼光、胆识、才能等无不决定着大学精神的塑造和大学品牌价值的提升。大学校长要进一步重视哲学社会科学知识的学习,提高自己的哲学素养和人文底蕴;要志存高远,追求崇高的精神境界,坚韧不拔,锐意进取,争创一流;要注意在实践中锻炼,自觉在艰苦的环境中砥砺,养成坚强的意志品格,不断超越自我;要淡泊名利,公正廉明,为人正派,树立浩然正气。

第六,作为女性大学校长,还应自觉承担发展女性教育,促进妇女问题研究的历史重任。

从世界历史看,女性走向大学校长之路比男性要艰难得多。以美国为例,当1872年Evanston大学校长的头衔授予弗兰西斯・威拉德(FrancesWillard)时,已经比美国首位男校长亨利-达斯特(Henry D u n ste r,1 6 4 0 年担任哈佛大学校长)滞后了232年。在中国,女性出任大学校长也是凤毛麟角。1983年著名物理学家谢希德被任命为复旦大学校长,这是建国以来我国重点大学的第一位女校长。12年后,智能控制专家吴启迪担任同济大学校长,成为全国首位民选高校校长。这些女性先行者,为我们后来的女性大学校长树立了榜样,积累了经验。

作为一名女性大学校长,我深深认识到,女性知识分子如果要想在专业领域获得成功,必须要忘记自己的性别。但我们在获得成功之后,更应该具有性别的敏感性和对性别问题的关注,以自己的成功作为推动和带领更多女性成功的榜样。近年来,改革开放所带来的经济快速发展和社会进步,使我国女性通过高等教育获得了巨大进步,女领导、女博士、女教授、女学者、女科学家、女校长的队伍也日益壮大。但一些与性别、女性相关的问题也日益凸现,在就业、选干、同工同酬等方面仍存在性别歧视现象,女性的价值、地位要得到切实的肯定,还有相当长的路要走。因此,女性大学校长还要承担起提高妇女整体素质,发展女性教育等重任。

(作者系广西民族大学校长)

手机光明网

光明网版权所有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网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