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glish

生命的胡杨

2009-06-03 来源:光明日报 作者:籍颖 我有话说

与所有来自新疆的维吾尔族同学一样,买尼苏热总是带着善良而朴实的笑容。

“那一刻,我感受到了自己的荣耀,也感受到了自己的责任”。说起去年寒假回到家乡的那次试讲,苏热依旧激动万分。寒假里,应母校的邀请,他返校代课。苏热告诉我们:在他家乡所在的县里,上初中的有2万人,上高中的两千人,上大学的

就只有两三个了。他这次带去的不仅是知识,更是把那些备考学生遥远的梦想变成了可及的期望。

代课的最后一天,苏热要为200多名学生作讲座。“我上了讲台,心里真的很紧张。这时候,校长走到我身边,对所有人说:‘这是我们学校1957年建校以来的第一个北京师范大学的学生,是我们最优秀的学生!’就在那一刻,我感受到了自己的荣耀,也感受到了自己的责任。我的心立刻就静了下来。”校长的一番话,给了他深深的震撼,他第一次如此深刻地感受到,为什么父母在家庭条件不宽裕的情况下还是咬紧牙供他读大学,因为他肩负着改变家乡命运的责任。

这次试讲也让苏热反思自己的大学生活。“我感谢生命,让我来到北京,我感谢北京,让我有了前所未有的思考。”苏热进入大学后自愿转为免费教育师范生,对于从没有学过汉语的苏热来说,初来北京的学习和生活是非常困难的。但他没有选择放弃,他自学了汉语、计算机,现在不仅汉语说得很流利,还在准备英语四级考试。此外,他参加了勤工助学和兼职,尽量减轻家里的负担。“从大学第一天起,就要开始规划,大学四年看上去很远,但其实过得很快。”

问及苏热的业余爱好,他毫不迟疑地说是读书,这种坚决源于他内心深处的责任感激发出的对学习的执著和热爱。二年级的他已经把学校图书馆收藏的三百多本维文书全部读完了。

谈到苏热的毕业去向,他显得胸有成竹。“我是免费教育师范生,我毕业以后要先回家乡去当老师,用我的知识帮助他们。再过几年,我要到我们那里的教育部门去,给那些努力学习但没有钱的孩子鼓励和帮助,资助那些考上大学的孩子。给我们的学校找好的老师。”苏热回家乡讲座时讲到了计算机,维族的孩子们充满了兴奋和好奇,他们甚至从未听说过这个新奇的玩意。这让苏热萌生了一个想法,就是用自己挣来的钱买台计算机带回家乡去。

苏热告诉我们,他们家乡有一种树叫胡杨,那是一种饱经艰辛岁月磨难而坚韧不拔的树,家乡的人很热爱也很敬重它,因为始终坚守家乡,象征希望。苏热说着,他也要做一棵挺立在校园里的胡杨。

手机光明网

光明网版权所有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网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