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glish

震古烁今中华飞天 气韵沉雄英雄史诗

2009-06-03 来源:光明日报  我有话说

《千古一梦:中国人第一次离开地球的故事》是一部书写中国载人航天近50年悲壮历史的长篇报告文学。全书42万字,由江西人民出版社和百花洲文艺出版社联合出版。作品大气磅

礴,立意高远,将深沉的历史感、理性的科学精神与热烈的诗情融为一体,成功地描绘出了一幅中华民族震古烁今的飞天图,被评论家们誉为一部“气韵沉雄的飞天史诗”。作者李鸣生是国内最早书写“航天文学”的著名军旅作家,也是二十多年来唯一坚持“航天文学”创作的作家,已出版了“航天五部曲”《飞向太空港》《澳星风险发射》《走出地球村》《风雨“长征号”》《远征赤道上空》。《千古一梦》是他航天系列的第六部。

为中国航天事业秉公直书的“太史令”

贺绍俊

航天事业无疑是高科技事业,但它更是政治事业,因为航天事业与国家兴亡密切的结合在一起,与国家形象密切地结合在一起。航天事业又是一个默默无闻的事业,从开创起就是在高度保密的状态下进行的。唯有当火箭拔地而起,飞船在太空遨游时,人们才会惊喜地发现中国航天事业的伟大辉煌,心中会陡然升腾起一股民族自豪感。自从神舟五号、神舟七号相继飞向太空,人们迫切希望了解中国载人航天的详细情景。有一位报告文学作家,一直在做这样的工作,他跟随着中国航天事业发展的步履,用一支真实客观的笔告诉广大读者,中国航天人已经做了些什么。这位作家就是李鸣生。从1991年完成第一部反映中国航天事业的报告文学《飞向太空港》以来,李鸣生在十余年的时间里相继写出了《澳星风险发射》、《走出地球村》、《风雨“长征号”》、《远征赤道上空》等四部反映中国航天事业的报告文学。最近,他的第六部反映中国航天事业的报告文学《千古一梦―――中国人第一次离开地球的故事》又由江西人民出版社和百花洲文艺出版社联合出版了。这些作品构成了李鸣生的中国航天“六部曲”。就我的阅读范围来看,李鸣生应该是最全面最真实最及时地向公众传播中国航天事业的作家。因此,我愿意将李鸣生视为中国航天事业秉公直书的“太史令”。

“太史令”是中国传统的史官,中国文化传统历来重视历史的作用,因此史官始终具有一种庄严的历史担当的精神。史官记载了历史真相,让今人仍能了解千百年前我们的故土上曾经发生过什么事情。最早的一位令我们尊敬的太史令是两千年前的司马迁。他的《史记》被誉之为“千古之绝唱”。李鸣生的航天事业的报告文学写作可以说是在努力效仿他的先辈司马迁的写作精神。他作为中国航天事业的“太史令”,是不辱使命的。

实录,可以说是古代太史令们的职业原则,也体现出一种严谨的历史观。李鸣生对中国航天事业的叙述,最值得推崇的特点也在“实录”二字。如果说李鸣生前面写的几部作品只是各自记录了航天事业的某一阶段、某一战役的情景的话,《千古一梦》就可以说是他航天写作的集大成,他勾勒出中国航天事业从无到有的历史轨迹。当一位作家穿越在航天事业这一充满神秘和挑战的历史进程中时,有着太多的机会去发挥自己的文学想象。但李鸣生不受时尚的诱惑,而是追随先贤司马迁们的步履,以实录的方式按照时间的序列,将航天事业从无到有的过程客观真实的呈现出来。这是最老实的叙述,也是最辛苦的叙述,因为这种实录的方式必须靠事实本身来说话,作者要把握事实的真相,挖掘出点滴细节,就在采访和搜集资料、甄别真伪上来不得半点偷工减料。李鸣生作为航天事业的“太史令”,具有别人所没有的优势,他跟踪航天事业35年,当火箭即将升空的时候,他能够零距离地站在发射塔前,但他并没有辜负自己的优势,始终凭着一种责任感,记下了航天人洒下的每一滴汗水,并不失时机地将航天事业的信息传达给广大读者。既然是实录的叙述,李鸣生就不回避中国航天事业的艰难曲折,不回避他们遭遇过的失败挫折,也不回避中国航天事业的薄弱之处,也不抹杀苏联曾经给予过的支持帮助,唯有这样,才能为读者提供最充分最有说服力的信息,才能真正展现出中国航天人的精神本质;因为这种精神本质正是在艰难、失败、薄弱中闪耀出光芒来。

报告文学不同于纯粹客观的新闻报道,就在于报告文学强调思想的力量和情感的力量。《千古一梦》同样充溢着思想和情感的震撼力。这种思想和情感就这一特点恰好也是从太史令的先贤们那里传承过来的。作为中国航天事业的“太史令”,李鸣生不仅在记录,也在思考,更将自己的身心投入其中。有个细节很能说明这一点。李鸣生看到飞船总设计师戚发轫太累太忙,想让他放松一下心情,就特意为他安排了一场电影,陪他一起去看电影。但坐下来才看了二十分钟,一个电话又把戚发轫叫走了。李鸣生写到他将戚发轫送出电影院门口,“我发现他突然停下脚步,回头望了一眼,眼里充满了不舍与留恋。”这种动情的细节只有航天人自己才能体会到。

李鸣生尽管是以赞美之情记录中国航天事业进程,但他始终保持着清醒的思考。他以实录的原则告诉读者,中国的航天事业还落后于其他国家,他更是向读者表达这样的想法:“杨利伟上天,显示了一个民族的空间高度。但一个民族仅有空间高度是不够的,还必须要有思想的高度”。什么是思想的高度,李鸣生说,就是全人类意识的“大胸怀、大境界”,就是杨利伟在太空写下的第一句话:“为了人类的和平与进步”。

李鸣生的《千古一梦》为我们展示了一个民族的“大胸怀、大境界”。

在太空展现“中国梦”的璀璨光芒

张颐武

众所周知,载人航天正是一个国家的精神和实力象征。而今天的杨利伟、翟志刚等人其实也是今天“新新中国”的象征性的人物,他们寄托了这个国家新的崛起时刻对于自身力量的肯定,对于世界的贡献。我还记得在电视里看到杨利伟在香港和澳门向青少年讲述他航天经历时,那热烈的场面和一双双渴望和钦佩的眼睛。中国人的太空行,不仅证明了中国的崛起,也证明了中国要对于人类的发展有更多的贡献。这既是全球以国家为单位竞争的一部分,更是人类共同发展和繁荣的弥足珍贵的一部分。

《千古一梦》是中国航天历史的长卷,也是中国人太空探索历史的真实写照。航天事业既是中国的科技、经济、国防等综合实力的集中展现,也是中华民族精神的象征。航天梦正是我们中国梦的一个重要部分。因此,表现中国载人航天发展的历史,展现中国人的太空梦想,具有着重要的意义。而在中华人民共和国诞生六十周年的时刻,《千古一梦》具有相当重要的意义。

李鸣生的这部报告文学赋予了这段历史一个大气磅礴又饶有兴味的叙述,也为中国人的飞天梦做了一个最近距离和最具真切感的探究和展现。对于中国太空事业的持续关注以及大量第一手资料的收集和对于大量亲历者和当事人的直接采访,都让人们通过这部作品对于中国航天的整个历史有了清晰的认识和深入的了解。因此,李鸣生的记录和书写具有相当独特和不可替代的价值。

这本书首先深入到中国航天事业的历史之中,将这个历史的复杂的脉络加以清理和展现。而正是由于这种广阔的背景的充分的展现,才使得中国航天在一个民族经历诸多挑战和困难的二十世纪后半叶的历史进程中占据了一个位置。在当年冷战的格局之下,中国人一展雄心的航天梦想虽然还没有实现的机会,但其基础却在新中国的发展中得以奠定,“两弹一星”为航天奠定了基础,当年中国人在艰难中也没有放弃航天梦。由于航天比起“两弹一星”具有更加复杂和综合的条件,也更加显得目标高远。一直到了改革开放时代,航天梦才变成了一个具体的计划和具体的方案。李鸣生生动地展开了上世纪八十年代到九十年代中国载人航天相关的讨论和决策过程。我们可以看出,正是三十年中国的改革开放给中国航天注入了新的动力,也为航天提供了相应的现实的物质和技术的条件,中国载人航天才会有这样迅速的发展。那些争议和探讨的各种不同的方案和设想在今天来审视也可以看到其历史的价值和意义。无论已经实现和被事实证明可行的方案,还是已经在实践中消逝的构想,其实都丰富了中国载人航天的发展。李鸣生从中国崛起的大背景来展开载人航天的历史的壮阔画卷。因此具有着高度的历史感和强烈的现场感。他当然写了方案的展开,更写了具体实施的艰难和面对的复杂挑战,也通过大量细节对于中国载人航天的具体发展进行了眉目清晰、条分缕析的展开。在李鸣生这里,历史的大目标和具体细节的把握有了结合,总体性的探索和生活的世态都展开得相当生动。人物的描写和历史的表现都既生动可读,又启人思考。让人在感慨航天人的贡献的同时,对于国家的明智的选择和决策也更添加一份深深的敬意。

这本书对于我来说有深刻的启示,它说明中国人有足够的勇气和足够的智慧,只要我们坚持下去,我们“欲与天公试比高”的雄心就一定可以实现。中国梦的璀璨的光芒就可以激励中国向着无边的太空求索的同时,也激励我们每一个中国人在我们自己的人生中力争上游,为了中国和世界做出更多的贡献,为自己和中国争取一份属于中国的光荣。2003年10月15日上午9时,“神舟五号”飞船在

酒泉卫星发射中心成功发射(秦宪安摄)

圆梦之旅的清醒书写

韩瑞亭

在航天题材领域跟踪探求、辛劳耕耘多年的军旅作家李鸣生,以他的新作《千古一梦》,向读者展示了中国第一次载人航天飞行成功背后的不寻常的历程。虽然,这部书是在中国第一位航天员杨利伟飞天归来5年多以后问世,却依然让人生出一个民族的飞天梦想终于实现时的那种新鲜的愉悦和激动。

李鸣生在他独立开辟的航天题材领域里,已经有了《飞向太空港》等5部报告文学作品,这些作品既为他带来文学上的声誉,更磨砺了他激情的思维和笔锋。《千古一梦》仍然保持着这位作家以往作品的总体特色,有开阔的视野和对主体事件的宏观把握,有翔实的事象描述和诸多人物繁简各宜的勾画,有激情的叙说和理性的思辨。不过,或许由于这部新作经过了较长时间的沉淀,却使之增添了更多清醒的历史意识。作品对于中国载人航天这一主体事件的描述,始终置于国际和国内、历史与现实纵横交错的时代环境之下,置于新中国建立以后几十年风风雨雨的社会动态之中,它们既是这一主体事件生成、发展环境的真实呈现,又使这种描述具有相当的历史纵深。作品在展开“神舟”号飞船研制、发射并成功实现载人飞天壮举的重点铺写之前,用较多的笔墨叙写了中国载人航天事业先驱者的艰难探索与早期实践,叙写了这项飞天工程从最初构想到真正启动所经历的30多年起落沉浮的命运。实际上,中国载人航天的最初预想,早在1958年就由科学家赵九章提出,而那时苏联的第一位航天员加加林还没有上天。随着苏美两国在航天领域的竞争日趋激烈,载人飞船、航天飞机和空间站的频繁发射,不甘于落后的中国航天人也在奋起追赶。从1968年正式建立载人飞船总体设计室,到“曙光”号飞船设计方案的提出,仅仅过了两年。与此同时,选拔航天员、新建发射场的部署也在加紧实施。然而,限于国力的贫弱,科技实力的单薄,尤其是十年“文革”的大折腾,使这项载人航天的早期工程被迫中断和夭折,也令壮怀激烈的先驱者们空洒一把英雄泪。而真正接续起这个航天人的梦想工程,竟又过去了十多年。但飞船设计专家范剑峰们的拓荒之功不可磨灭,那位在军用挎包里装着施工图纸和冷馒头,走遍西昌新建发射场区的每寸土地,又将忠骨埋在那方土地上的工区副主任赵清廉的遗愿,也不能被忘记。先驱者的热泪和忠骨,都应属于中国载人航天的鲜活历史。

想必由于带着这种来自生活深处的清醒的历史意识,作品对于中国航天人成功实现载人飞天辉煌壮举的书写,虽然如作家以往的作品那样饱含着激情,但这激情中亦多了一些理性。这种理性的激情,显现于作品在描述中国航天人追求实现飞天梦想的曲折经历和百折不挠的奋斗精神时,对于这群航天人的个人命运与理想追求,同整个国家、民族之历史命运的内在联系的把握和思索,它在述说中国航天人走过的崎岖不平的漫长旅程中,清晰地展示着中国载人航天事业的命运,注定要和国家的命脉、民族复兴的希望紧密连结在一起。而没有改革开放以来国家经济实力的迅速增强,科技发展需求的日益紧迫,也就不会有载人航天工程顺利实施的历史机遇。这种理性的激情,更显现于作品在描述中国航天人成功研制并多次发射“神舟”号试验飞船,终于将第一位中国航天员送上太空的惊人成就时,毫不回避在成功背后隐存的无数挫折和风险,如实地展示从大总师王永志到飞船总师戚发韧们所面对的种种困扰和压力,展示着中国航天人在获有难得的历史机遇以后,仍然要经受层出不尽的磨难和挑战。正因如此,中国航天人那种特有的胸怀、胆识和不畏艰难、奋力攀登科技高峰的航天精神,就愈加显得弥足珍贵与激动人心。

这部作品给予读者的另一种特别印象,则是在叙事策略和结构方式上同作家以往的作品相较,显然有了一些新的变化。尤其是在作品中大量采用当事者及身边亲友的直接忆述,来诉说事件的原初进程及当事者的情绪心态。这类当事者的口述实录的大量植入,有效地强化了事件描述的现场感,使之更切近史实和事件发生的特定环境氛围,同时,又能真切地传达出航天人那种常人共有的喜忧哀乐和人性的温暖光泽。

这部新作之“尾声”一章的题旨:“清醒,是一种素质”,是笔者所格外赞赏的。我以为,不仅在载人航天事业中,而且在一切为着国家强盛、民族复兴的创造性事业中,都需要具备此种素质,方能使置身于这些事业中的人们不断提升自己的思想高度,也才可能使事业本身提升至一个新的高度。这个题旨的内涵,或许也是这部作品能够有一种新的思想高度的要诀。

书写在天上的理想

李炳银

随着中国“神舟”号飞船的一次次升天和中国航天员的太空行走,人们对于中国的航天科学发展和已经可以达到的航天水平有了不少的激动和了解。中国人的飞天期盼从梦想变为现实,走过了一个很漫长的过程。这期间的美妙畅想、幼稚作为、悲壮表现、艰难追求、科学攻关、曲折经历、直到今天的辉煌,是一个漫长时间隧道里的大梦长歌,是一种民族理想精神和智慧实践行为的历史书写。当我们直接地感受到了中国航天科技辉煌的绚丽风采的时候,一定不要忽略了此前的所有追求和曾经的付出。比起这光彩绽放的时刻,此前那些曾经幼稚、艰难、苦涩、乃至失败的经历,也同样是很值得人们认真回味和给予敬意的。

正是在这样的角度上,李鸣生的长篇报告文学《千古一梦》,就显得十分的有意义。可以说,李鸣生是最早通过文学的形式接触和书写中国航天历史内容的作家。他的报告文学《走出地球村》、《飞向太空港》、《澳星风险发射》等作品,就是紧扣着中国航天这个题材对象不断展开的。

这部书写中国人飞天期盼从梦想变成现实的写实著作,在大量信息和传奇故事的解密叙述与激情描绘中,将中国人矢志不移的航天放飞脚步和自己的感受理解文学地呈现。中国航天人曾经艰难的历史和辉煌的收获,曾经智慧无私的追求与纯粹高尚的成功实践,在民族利益担当过程中表现出的国家精神和自觉牺牲奋斗精神,使得中国人的航天历史在形而上的钩沉中显示出沉雄、壮阔、伟大和高妙。

《千古一梦》在简略地叙说了中国人最早产生飞天梦想;广大科学家不畏艰难,矢志追求,虽屡经曲折,最后终获成功的丰富内容。这其中书写到赵九章、钱学森等数以百计的人物,书写到从决策到研制、发射等等数不清的丰富复杂故事,非常地带有传奇和述说的特点。在这些纷纭众多的人物故事述说中,作品非常真实动情和细腻地通过具体的事迹与行为,表现了航天科学领域广大科学家,民族大义至上,国家利益至上,高尚无私,智慧追求,坚韧不拔,科学创新等等许多纯洁优秀的思想品质和道德精神,时常使人感动。尤其是他们在经历“文化大革命”的动乱冲击、经历由计划经济到市场运作时的特别体会、在经历人才断层时老新科学家的联手合作、向载人航天高层次领域的大步迈进等等方面,作者都给我们提供了很多内容,读来使人感慨万千。

有关“神舟”航天的消息,这些年间,由于新闻的开放和关注者的增多,可以说报道的已经比较充分,在这样的时候,如何再续航天的故事,是需要十分用心和设计的。李鸣生的《千古一梦》,既从容地在航天的历史方面向前做必要的延伸,弥补了别人多关注当下的短缺,又在叙述的过程中,不是新闻的直观报道,而是时时伴随着航天工程的历史脚步和参与其中的很多科学家的亲身经历体验展开。这样就在过去,今天和未来的联系中将中国的航天历史作了文学的回顾和展示。条理清晰,人物故事生动突出,很容易产生记忆和感染的作用。作品对王永志、戚发轫、王德臣、杨利伟等航天科学功勋人物行事的书写,几乎就是精简的文学人物素描,十分朴素,从容和生动。

特别应当提到的是,只有李鸣生接触到了在航天科学实践中曾经存在的“飞船”派和“航天飞机”派的意见分歧及争论内容;写了“神舟一号”飞船曾经因为故障,在发射的前夕还曾经历“开膛破肚”的情节等不少内容也许仍然并不被很多人了解的内情。而这种客观全面地记述,对于人们深入了解中国航天历史和以科学的态度对待伟大的科学行为是非常必要的。

我相信,中国人的航天理想还在继续,李鸣生的书写也不会到此结束。

手机光明网

光明网版权所有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网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