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glish

文化飘香“教授”村

2009-06-04 来源:光明日报 作者:本报记者 魏月蘅 王晓樱 我有话说

海南省乐东县黄流镇黄西村是个有千余户农民的村庄,五十多年来,这个省贫县小村竟先后走出几十位教授、专家,久而久之,黄西村有了“教授村”的美名。记者近日走访了黄西村,采撷了以下故事。

小村融入古镇,文化一家亲

黄西村紧紧相依黄流镇,与黄东村、黄中村一起簇拥着有着

千年历史的黄流古镇。

黄流镇历史悠久,属古崖州辖地,据黄流村志记载:“黄流从唐代武德五年(公元622年)迁徙来琼”。黄流一直沿袭中原文化传统,哺育出许许多多的能工巧匠、商贾政客、学子艺人,酝酿了黄流璀璨的历史文化,享有“中国民间文化艺术之乡”、“海南省书法之乡”、“海南省教育大镇”等美誉。

黄流镇虽处农村,却成立了文化艺术促进会、书法、诗文社、琼剧团、摄影、美术、黄流民间花灯等16个民间文化艺术协会,这在全国乡镇中也是少有的。协会的经费都是自筹,农民出钱办文化在这里已成常态。据了解,16个协会的骨干大多是黄西村人。

5月30日,记者来到黄西村,恰逢这里正在举行“每周一歌”。只见一间间简陋的办公室被村民们挤得满满当当,民歌手们热情地吟唱,悠扬的歌声响彻村庄。村民介绍说,每周六下午三点到六点,他们都会自发来到文化艺术促进会办公室一展歌喉,唱起列入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名录的崖州民歌,把他们对生活的热爱畅快地舒发出来。

房子可以不盖,书不可不读

黄西村党支部书记兼村委会主任邢福琼告诉记者:我们村的农民最大的盼头是孩子能上名牌大学,家家户户攀比的是谁家孩子考的学校好。据了解,黄西村因土地少,家家户户还要做点小买卖,这也是供孩子上学的主要经济来源。

村民黎冰兰的丈夫1994年因病去世,当时她的大女儿上高二,小儿子上初三。原来靠丈夫卖米赚钱支撑的家一下子没有了经济来源。坚强的黎冰兰挑起了丈夫留下的扁担,她每天天不亮就挑着扁担去邻县买米,天亮了再挑回来在本村集市上卖,一斤米才赚几分钱。挑米的路上,有时能搭上车,她就搭,搭不上车就走,这样一天能赚上几块钱。一次眼看到村口了,谁想下起了瓢泼大雨,黎冰兰赶紧跑到树荫下,她趴下用双手紧紧地搂住两个箩筐,雨点砸在她的背上,头上,她全然不顾。一定要保住米,那是为儿子换学费的呀!转年大儿子因获得全国中学生化学奥林匹克竞赛奖被保送上了清华大学,后来小儿子也考上了湖南大学。如今,已在广州工作的大儿子将妈妈接到那里安度晚年。

在村里,村民邢秀灿家的房子是最破的,至今仍住着低矮潮湿的土坯房,可邢秀灿的心里却是甜甜的。今年他的儿子就要从中国海洋大学毕业了。儿子毕业后找了工作,还愁日后盖不起房子?为了供儿子上大学,夫妇俩养鸡、养猪、养鸽子,另外还做点零活。看得出,这夫妇俩生活很节俭,穿的衣服是补丁摞补丁,脚上那双塑料凉鞋已经有多处裂缝,代替鞋带的是一条麻绳。

像这样的例子,在黄西村还有不少。据了解,从恢复高考后,村里每年平均有七八个学生考上全国重点大学,有十几个学生考上大专以上学校。30年来,黄西村家家户户都供出过大学生,有的家还供出二至三个。

黄西村农民认准一个理:文化是希望,孩子读书是精神支柱,房子可以不盖书不可不读。

比着尊师重教,文化最金贵

在黄西村记者走的多是土路,但也有一条有路灯的柏油路。这条由村中心通往一座三层农家小楼的马路不过300米,可它的出现多少有些令人称奇。经了解,这条柏油路和路灯是村委会利用建文明生态“三点式”经费(即县里拨一点,村里拿一点,干部捐一点)修建的。村民管它叫“求师路”。

每天晚上或节假日,这条路好不热闹,只见家长们骑着摩托车带着孩子经过这条路直奔那座农家小楼。原来小楼的主人叫邢福雄,是村里搞运输的农民。这两年,黄西村的农民为了提高孩子的学习成绩,也想给孩子找家教。邢福雄主动提供场地,把村里需要找家教补课的孩子集中在他家,逢业余时间便请一些老师来给孩子们辅导功课。为了方便教师上课和学生来补课,村里修起了这条高等级路。由此不难看出,农民对教育的重视,对教师的仰慕之情。

在采访中,记者了解到,黄西村对有文化人的敬仰,更多源于从本村走出去的教授们。现任华中师范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语言学家邢福义每年寒暑假回村探亲,都要帮村文化室做事;在中山大学第二医院附属医院工作的邢诒刚教授每年春节探亲都要为全村农民义诊;北京大学物理系教授邢峰为了帮助本村孩子考上理想大学,经常寄来高考复习资料……

黄西村为有这样的乡亲而骄傲,在农民心目中没有比尊师重教更重要的了。

邢姓在黄西村是大姓,人口较多,村里所有姓邢的村民出资设立了一个奖学基金,少则几十元多则几千元,不管穷的富的都加入基金会。邢姓考上清华北大的学生奖励三千元,考上国家211重点大学的奖励一千元。对于其他考上大学的贫困生家庭,村委会还另有土政策,即号召家家户户或捐款或借款相帮。村民李者香的两个孩子,一个考上江西理工学院,一个考上河北理工学院,至今她还欠着十来户农民当年借给她的五万多元钱。

在黄西村,农民们把文化看得比什么都金贵,只要为孩子上学读书,人人都愿意伸出援助之手。

手机光明网

光明网版权所有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网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