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glish

紧扣时代脉搏不断创新突破

2009-06-05 来源:光明日报 作者:牛海建 丁青 钱勇 我有话说

河北大厂评剧歌舞团的事业发展与我国改革开放同步。30年来,他们贴近时代、贴近基层、贴近群众,走出了一条健康、持续、快速的发展道路。剧团共创作、创演了八台大戏、三部电影、两部电视剧和六七十个小品。其中《水墙》荣获中宣部“精神文明建设五个一工程奖”,《半夜猫叫》、《随礼》等小品获得“中国曹禺戏剧文

学奖”、文化部“全国戏剧文华奖”。

大厂评剧歌舞团伴随着改革步伐,一步步走向成功。这其中,紧跟时代步伐,以创新指导发展,以转变应对挑战,是其保持持久旺盛生命力,科学发展30年的关键所在。

紧扣社会发展热点和时代进步要求,提炼和深化作品主题,不断创新,日趋深刻。纵观剧团作品,早期《嫁不出去的姑娘》、《啼笑皆非》、《苦果》等作品尖锐地抨击了农村封建陋习给个人、家庭、社会带来的危害,真实再现了改革开放初期广大农村社会生活实态;下一阶段的《男妇女主任》《水墙》等作品,紧密结合我国改革开放进程中遇到的热点难点问题,出现了观念变化、利益纠葛和矛盾冲突,揭示了时代发展主题,弘扬了主旋律;正在创作筹拍的反映北方农村发展变迁的纪年性百集大戏《北方女人》则通过描写北方乡村三个家庭中五个女人的曲折故事和命运变幻,深刻反映解放以来我国北方农村所发生的历史巨变,揭示了人们在思想观念、道德情操、生活方式、社会结构等方面的复杂多样的变化和进步。大厂评剧歌舞团在不同历史时期创作上演的经典节目,主题鲜明、思想深刻、脉络清晰,从批判封建陋习到弘扬时代旋律,从关注个体命运到反映时代风采,写农村生活百态,演群众喜怒哀乐,因而深受广大人民群众的欢迎。

围绕群众欣赏水平提高和社会环境变化,创新改进作品的表现形式,以变应变,常演常新。在传统剧目出现整体滑坡时,剧团转型创排现代戏,成立了一个以编剧为中心的创作室,并制定了选材要严、不搞编造、生活气息要浓、追求群众喜闻乐见的喜剧风格、人物要鲜活生动等五条创作原则。剧团创作的作品大都在传统的基础上,融进更多时代元素和表现手法,成为独具一格的新型现代戏。90年代初,剧团在创排大戏的同时,借鉴小品创作形式,利用评剧艺术这一母体,“嫁接”,出了一批“好听、好看”的戏曲、小品。《哭七爷》、《不平静的夜》、《真假赵丽蓉》等小品一搬上舞台,立即赢得了年轻人的喜爱。从传统评戏到现代评戏,从戏剧到小品,从舞台到影视,剧团始终围绕群众的需求变化提高,不断调整丰富剧团的表演形式,适应群众需求,以“变”应“变”,从而走出了一条持续发展之路。

积极研究把握形势发展要求,强化提高作品创作的适时性、时效性,反应超前,推出及时。剧团积极发挥主观能动性,根据国内总体形势发展需要、应对突发事件需要和百姓需求,创作编排了一批优秀节目作品、主题晚会,如配合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和河北省开展的文明生态村创建活动,推出舞台小品剧《大地飞歌》,宣传党的农村政策,反映农村生活;配合防治艾滋病公益宣传活动,剧团创作排练了《红丝带万里飘》专场晚会,全国巡回演出20省70场,宣传艾滋病知识;面对突如其来的非典和汶川地震灾害,第一时间创作编排了主题晚会《阳光依然灿烂》和《心系汶川情动伊乡》,鼓舞广大人民群众战胜病魔和自然灾害,重建美好家园,充分发挥了文艺工作鼓舞士气、振奋精神、凝聚人心的良好作用。

手机光明网

光明网版权所有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网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