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glish

“百合”绽放:锐意创新提升审美魅力

2009-06-07 来源:光明日报 作者:黄式宪 我有话说

由电影频道节目中心创意推动的电视电影,自1999年春节首播,其第一部作品叫《岁岁平安》,迄今匆匆已走过十年不平凡的探索里程,十年累积作品达1100余部。实践证明,电视电影在其质的规定性上显然已突破了它诞生初期的局限性,在影视合流、胶磁汇通以及高新数字技术支持的意义上,它如今已成为中国电影产业里一个富

于朝气和艺术活力的新兴电影品类。

今年五月,在第九届“百合奖”上脱颖而出的一批新作,其总体的艺术风貌令人刮目相看。若以本届“百合奖”一些领衔之作来考察,它们大多出自年轻艺术家之手笔,其作品突出的特色是,具有新鲜的创意而凸显了我们时代的和谐价值观,人物形象生动而耐人品味,故事好看且又引人入胜,由此标志了我们的电视电影已由蹒跚学步而趋于艺术的成熟。

作为银幕对时代的真实写照,《十八个手印》(邢原平编剧,高峰导演),为我们留下了一幅何其珍贵的带有历史文献性的光与影的记录。该片真实地描述了在安徽凤阳小岗村以严家昌为代表的十八户农民铤而走险,在一张纸上按下血手印的历史行动,最终迎来了中国广袤大地上农村变革的第一声春雷。饰演陈开元的演员李心敏,以其质朴无华而独具内心冲击力的表演造诣而赢得了本届“百合奖”的最佳男主角奖。该片编剧邢原平一贯地贴近现实中变革的热点,以由衷的激情而投身于创作,当谈及他的创作体会时,他则言简而意赅:“一如谷穗,成熟了就会低下头来。”一语道破了艺术家坚持以生活为第一性的源头而探索着艺无涯、美无涯之真谛。

是的,一部电视电影离不开一个好故事,这是不言而喻的;但作为艺术对现实的关注和把握,侧重的则是如何达成故事的审美化。以文化的自觉而唱响时代主旋律的作品,如以“五・一二”汶川震灾为背景而表现二炮部队作为现代军人抗震救灾、大爱无涯之主题的《文化战车》,以长春汽车配件厂一个英模原型的事迹为蓝本而展示了在改革开放中青年工人的现代气质与作为的《青春制造》,还有透过日常性生活之素描来讴歌边防军人美好情操的《中尉》,它们的故事各具特色,注重审美化的意境,以真挚的艺术笔触和富于人生韵味的镜像叙事,给人们带来了思想的启迪和审美的愉悦。

进一层说,好故事之所以具有艺术的张力并感人肺腑,显然并不单凭感官式的外部动作的刺激,也不是靠故事的纯技巧性的编织,更要紧的是,审美的魅力,来自创作者对生活第一度的观察与发现,恰恰是经由艺术家主体的生命体验和情感浸润,从而赋予故事以真切的审美底蕴。有两部作品格外令人瞩目,一部名为《横平竖直》,一部叫作《天使看得见》。这两部影片是由同一位崭露头角的青年导演金舸执导拍摄的,它们在叙事意境的营造上追求一种“沉静的美”,透过对人性作出平实而颇具深度的开掘,提升了形象对现实的穿透力。《横平竖直》(编剧崔民)采取“公路片”的叙事样式,描述新疆一支女子放映队跋山涉水到不同少数民族的山乡村寨去放映片子,“横平竖直”,其实是她们每天在挂银幕时总要说的一句职业用语,那一幕幕民族和谐的场景无不呈现出她们在默默的文化坚守中所赢得的那一份精神的充实和愉悦。而《天使看得见》(编剧丁宁)用的都是非职业演员(真实的盲眼人),这就给拍摄带来了极大的挑战,同时也显示出他们在求真求美的探索道路上也迈出了可贵的步子。影片的故事,由两条线索交织着形成了一种诗体化的叙事,作为辅线是对几个盲眼人的纪实访谈(如问:如果给我一天光明,我做什么),而作为主线则写了李娅、冬明、小胖、张康和商城等五个盲眼残疾人的梦想及其“寻海”之旅。对于“海”的幻觉和想象,在他们心灵深处打开了一扇渴望认知世界的窗口,这部作品的珍贵处,恰恰在于它诗意地揭示了这几个盲眼残疾人内心里对不可见的世界的渴望,并促使他们的人格力量和尊严一层层地得以升华。这一点,对于当下我们某些因陷于金钱、物欲而失落了精神向往的健康人(眼睛虽明却内心迷惘)来说,无疑是具有可贵的思想启示意义的。

曾以执导《棋王和他的儿子》而展现艺术才情的周伟,这一回,他的《男孩都想有辆车》再次以其在儿童电影创作领域里不懈的耕耘而赢得了优秀儿童电影奖。这部新作,叙事里充满阳光,励志而富于朝气,展现出中学校园里颇具时尚特色的生活情趣。小主人公夏雨连做梦都想有的那辆车,是一种被男孩子们作为挑战极限之用的运动型“小轮车”。该片的艺术结构以阳光式的理想为基调,人物性格鲜活,情节跌宕起伏,特别是把小轮车的“炫”技段落置放在作为2008年奥运会地标式建筑的“鸟巢”前面来展现,不但场面壮观好看,并且极具时代特点,尤其还与奥运精神遥相呼应而生发出一种感人的审美魅力。

特别值得提到的是,电视电影的系列化在当今已成为一种重要的文化产业现象,这既涉及观众对某一题材类型给出了连锁式、集束式的欣赏期待(也即市场的需求);同时,又体现了电视电影在电视栏目运作上或者在电影产业运筹上的约定式、累进式的艺术需求,如“法官老张轶事系列”、“刑警张玉贵系列”、“共和国名将系列”等,都已逐渐形成了品牌效应。譬如《法官老张轶事之审牛记》堪称乡土变革与现代法治相对接的经典之作;而继《曾克林出关》之后,本届的《李天佑血战四平》与《杨成武强攻东团堡》,也无不以名将生平的传奇性及其性格魅力作为叙事的焦点。“李天佑”一片,表现解放战争时期我军自1946年4月到1948年3月,曾以“四战四平”而镌刻了一段城市攻防战的历史传奇。该片以揭示我军“名将”的历史风采为其一以贯之的主旨,成功地塑造了李天佑文韬武略、骁勇善战的英雄性格,为“共和国名将系列”续写了一个新的华彩篇章。而作为“刑警张玉贵系列”之五的《无法结局》,构思奇巧,笔墨新颖,勇于探索,着力于人性深度的发现,其叙事的胶着点,涉及一个刑警的失误及其继后的自我道德挣扎。该片对于“警匪片”的创作,无疑开拓了一种新的思路,让艺术家创作的主体性得以充分的施展。

此外,作为“水浒人物系列”的《雷横与朱仝》,其对梁山好汉性格的刻画颇见特色,悬念扣得紧,险象环生,情节迭宕起伏,动作场景又拍得精彩纷呈煞是好看,赢得了很高的收视率,显示了在商业类型片里后来居上的创作潜力。它带给我们的启迪是,在题材、样式、类型以及审美风格的多元化拓展上,向前走而锐意进取,我们电视电影创作的前景无疑是十分宽阔而充满希望的。

手机光明网

光明网版权所有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网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