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glish

应急产业需要走向市场化

2009-06-17 来源:光明日报 作者:本报记者 陆健 通讯员 朱永红 陈晖 我有话说

正在全球爆发的甲型H1N1流感,导致义乌小商品批发市场及江浙口罩出口企业订单大量断供。这从一个侧面验证了我国加强减灾救灾装备,发展应急产业的重要性。

自然灾害已成为各国面临的共同挑战。国务院新闻办5月11日发表了《中国的减灾行动》白皮书,这是我国政府发表的第一份防灾减灾工作白皮书。白皮书称,

要加强抗灾救灾物资储备网络建设,提升救灾物资运输保障能力,改善减灾救灾装备。

救灾常引发应急物资紧张

“消毒用酒精棉球以前每天只卖50箱,现在要卖200箱,相关主管部门的领导还时不时打电话来问,碰到情况能否紧急供应。”浙江康力迪医疗用品有限公司总经理黄培荣说,甲型H1N1病毒爆发后,酒精棉球、手套、口罩等医疗用品需求量暴增,使这家医疗用品公司处于满负荷运转状态,每天公司都要上报生产数据。

面对H1N1病毒,人们的第一反应是采取个人防护措施。但由于平时缺乏相应储备,个别地区相关产品的供应出现了短缺。一些企业生产口罩,生产一批就立即被排队等货的客商拉走。

还有一些企业反映,连生产口罩用的原材料无纺布现在也不好采购。康力迪的口罩生产量不算太大,加上有长期供应商,影响不算太明显。而一些专门以无纺布做材料的口罩生产厂家,受影响的程度却非常大,许多厂家几乎处于无材料可供状态。原材料的紧俏导致价格出现上涨,在一般工业品出厂价格一路走低的情况下,医用酒精的价格反而上涨。

康力迪过去生产的产品主要是出口,现在口罩和棉球全部用于国内销售。“刚开始完全依靠贴牌出口,今年公司成立了急救包事业部,就是要应对国内市场新的需求,跟着国家政策走。”康力迪医药包事业部经理康五传说。

根据康力迪公司的统计,从去年开始,国内国外的销售量都在上升,其中国外销量的升幅达到40%―60%,国内也达到30%左右,原因是国家对减灾应急的重视,所以国内需求一下子被激活了,而日本等地震频发区的采购量也开始加大。

其实,这种情形已不是第一次出现。早在非典时期,相关产品紧张,康力迪公司就曾经被要求加班加点生产。甚至在2006年以色列大选期间,为了应付可能出现的人身伤害,联合国在中国采购了价值千万元的医疗用品,其中包括康力迪公司的10万套急救包,从下订单到包机空运,前后只有15天。

康力迪公司转入医用应急产品生产时间并不长,进入之后才发现这是一个巨大的市场,但也同时面临着随时响应国家应急号召的压力。应急产品的需求量很大、质量很严,时间又催得很紧,这对企业的应急反应能力提出了挑战。

2008年初南方冰雪灾害发生时,同样在乐清的红光电气公司上演了类似的情况:当时由于电塔倒塌,线路金具和复合绝缘子这两种必备材料无法配置,江西、福建等地的电力公司纷纷向生产电力设备的红光电气公司求援,要求在两日内紧急提供价值上千万元的这两种产品。但是根据电力产品企业的生产周期,12月到次年3月是生产淡季,而冰雪灾害发生时正是淡季,本年度的产品销售已经收尾,几乎没有成品储备。恰逢春节,企业已经放假,留守的工人非常少,一下子生产这么多产品非常吃力。“地方政府都打电话来,要求无论如何要保证产品供应。”红光电气公司董事长林中华说:“即便如此,湖南一个800万元的订单,我们只完成了20%,因为这么短时间内根本生产不出来。”

应急物资生产不能靠“临时抱佛脚”

对于企业“加班加点赶生产”的现状,乐清市应急办主任董海波认为,这种“临时抱佛脚”的状态并不正常,它反映出我国目前救灾体系和应急产业存在的问题。“最好的应急是有物资储备而永远不要动用,‘临时抱佛脚’是最差的状态,‘应急响应’属于典型的后者。”

董海波说,现在各方面都有很多应急预案,但没有相应的物资储备制度,结果方案虽有却因为“无米下锅”而沦为一纸空文,一旦灾害降临就只能应急响应。此外,国家目前并没有对应急物资制定相应的储备规划,这就导致应急产业在国内迟迟找不到市场,企业规模发展缓慢。一旦遇到紧急情况,企业生产根本无法满足需求。

去年汶川大地震期间,官兵进入灾区时首先发现,道路被堵无法进入,进去之后又发现缺乏救援设备。在随后的大规模抗震防灾救灾中,通信指挥车辆、抢险救援车辆、生命迹象探测仪等应急装备纷纷出现了紧缺,影响了救灾的迅速开展。

而在更早前的抗冰雪灾害中,由于缺少专业的大型多功能除冰装备(如除冰坦克),只能靠解放军战士和人民群众人工除冰;由于没有高压线除冰装备,很多设备只能靠人拉肩扛。

据悉,电力企业改制前,曾经有过物资储备,但在推进企业成本核算后,出于成本方面的考虑,电力企业放弃了储备,导致一旦灾害发生即无物资可用。有业内人士认为,国家应该考虑此类产品的物资储备,形式可以是由电力公司储备,也可以是生产企业储备,但需要国家提供相应的资金支持。

相关行业协会在灾后讨论时,也曾提出会员企业应该有一些应急产品的储备,根据以往的案例,测算出相应的物资需求数量,协会可以对此类产品的储备情况进行调节。

“往往是灾难出现了,就重视建立储备制度,但事情一过,也就淡薄了。”红光电气公司董事长林中华说,“像与电力设备配套的大型救灾设备和物资,临时应急是根本来不及生产的。”

“应急处置装备的欠缺,反映了我国对应急市场的长期培育不够。”清华大学公共安全研究中心副主任袁宏永在去年的冰雪灾害和地震灾害后表示。

应急产业需要大力培育

据统计,我国已进入突发公共事件高危期,全国每年因突发事件造成的损失高达GDP的6%,接近7000亿元。

董海波说,2007年11月开始实施的《突发事件应对法》提出应急物资储备保障、应急产品研发和应急产业化,但应急产业发展政策和发展规划目前仍在制订当中。

董海波认为,应急产业主要涉及生产用于预防、处置突发事件的产品。按资源划分,一是应急处置装备,如全地形消防车、急救包等;二是应急平台体系,如矿井电力自动化监控系统、电气火灾监控探测器等;三是应急教育培训。

国家发改委、财政部等相关部委2006年曾预测,应急产业市场年容量在500亿―1000亿元,如果包括所带动的相关产业链,年容量接近4000亿元。2007年,我国颁布《突发事件应对法》后,“应急产业化”的概念终于被提了出来。

生产防爆电气设备的电光集团已尝到了甜头。这家成立于1965年的乐清市老企业,自2003年介入应急产业以来才获得迅速发展,目前的年营业额已突破8亿元。国际金融危机以来,企业销售额比去年同期增长了30%以上,而2008年比2007年的销售额增长了51.7%,其中应急防爆产品占总公司营业额的80%以上。

董海波调查过的一些乐清企业,相比竞争激烈的普通产品,应急专用产品的利润是普通产品的2倍多。据有关行业协会统计,目前乐清与应急产业高度关联的企业有200多家,年产值约100亿元。

今年3月31日,乐清召开了全国首次应急产业发展研讨会,认为应急产业有其专业性,必须有一定的产业平台作基础,而乐清恰恰有这样的产业基础,可以发展出细分的应急产业。其实,盯上这块产业的不止浙江企业。国内止血药巨头云南白药也已经开发出了急救包,两年的目标销售额是2亿元。

乐清市常务副市长王军说,乐清现有的技术平台,产业基础,只是和应急产业有较强关联性,能利用原有产业,开拓新的市场,快速发展。不过,他认为,参与产业产品和技术标准的制订和产业政策的制订,还有很长的一段路要走。

对我国企业来说,应急产业还是一个新兴领域。“应急产业化”的理念虽被提了出来,但并没有具体实施方案,目前民政部门备用物资里,只有帐篷、棉被、水和食品等一些简单应急产品。大部分时候也都是在可能发生的情况下,临时调集的。如果让国家应急部门掏一大笔钱去买下如此众多的各行业应急产品,储藏起来,同样也不可行,除上述问题之外,应急物资同样也有使用和报废期限。

用什么办法来培育应急行业呢?有关人士提出,最可行的办法是让这个产业实现市场化,这也是规避风险的最有效办法。

专家认为,救灾应急物资需要建立科学的储备制度。图为去年汶川大地震发生后救灾物资正紧张调集并运往四川灾区。(资料照片)

手机光明网

光明网版权所有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网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