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glish

科学发展观的教育视角

2009-06-17 来源:光明日报 作者:李卫东 我有话说

在高等学校开展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就是要解放思想,破解难题,着力转变不符合不适应学校科学发展的思想观念,着力影响和制约学校科学发展的突出问题。

用科学发展观全面的、开放的、发展的眼光考量、反思和创新教育,所形成的对教育本质属性、教育特点、教育规律、教育方法等一系列基本问题的观念体系

,就构成科学发展观的教育视角,所形成的视域主要包括如下几个方面。

教育价值观是对教育的价值,通俗地说就是教育的“好坏”,即教育有用无用、妥不妥当、值不值得、应该不应该、重要不重要、对受教育者需求的满足程度、对提升国民素质的贡献率等方面进行判断形成的观念、态度和认识,主要包括教育功能观和教育目的观等方面内容。确立适切的教育价值观,是我们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应该切实解决的核心问题。

如何认识教育的地位?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发展,对人才素质的要求越来越高,对教育发展的依赖性也越来越强。实施科教兴国战略、把教育放在优先发展的战略地位,不断提高教育对社会经济、文化发展和社会进步的贡献率方面,这就是对教育的社会功能肯定和彰显。不仅如此,教育对于个人全面发展的功能也不应忽视。现在看来,教育的直接功能和最大价值在于全面提升受教育者的知识、能力和素质水平,引导和帮助受教育者获得应有的发展。强调“提高学生综合素质”,无疑是对人们惯于用考试成绩、升学率对学校教育的质量和价值进行评价和判断形成的应试教育价值观的扬弃,是以人为本的、符合科学发展观要求的教育价值观。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过程中,努力为人的全面发展营造良好的教育环境,是教育机构和教育工作者不可推卸的责任。

教育目的观,即教育为谁服务,培养什么样的人,是教育中带有全局性和根本性的重大问题,是我们通常所说的教育方针规定的主要内容,也是科学发展观教育视角的重要维度。教育方针是根据国家发展对人的全面发展的要求提出来的作为教育工作的根本指导思想的总方向和总目标。从教育方针的调整和教育目的嬗变中可以看出我们对教育规律认识的不断深化:从“我们的教育方针,是使受教育者在德、智、体几方面都得到发展,成为有社会主义觉悟的、有文化的劳动者”到“教育必须为无产阶级政治服务,必须与生产劳动相结合”再到《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规定的“国家培养青年、少年、儿童在品德、智力、体质等方面全面发展”和《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法》规定:“教育必须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必须与生产劳动相结合,培养德、智、体等方面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十六大提出“坚持教育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为人民服务,与生产劳动和社会实践相结合,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是面向新世纪我国教育方针的科学表述。十七大报告对教育论述的一个显著特点就是把“优先发展教育,建设人力资源强国”作为“加快推进以改善民生为重点的社会建设”的首要任务,报告指出:“教育是民族振兴的基石,教育公平是社会公平的重要基础。要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坚持育人为本、德育为先,实施素质教育,提高教育现代化水平,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这表明我党对教育地位和作用的认识有了新的升华。

在教育价值观确定之后,廓清在人才观和教育质量观上的模糊认识就显得尤为重要。“哈佛女孩”的“成功之路”值不值得亦步亦趋?高分数能否等同于高素质?培养出高考状元就是高质量的教育?高学历一定就是人才?似乎不应一概而论。人才是充分发挥个人潜能和创造性,在各自岗位上对国家和社会作出应有贡献的劳动者。只有承认受教育者的个体差异、充分挖掘其潜能、促使所有受教育者在其原有的基础上获得应有的发展,这样的教育才是科学的、有效的、理性的和高质量的教育。十七大要求“统筹抓好以高层次人才和高技能人才为重点的各类人才队伍建设。创新人才工作体制机制,激发各类人才创造活力和创业热情,开创人才辈出、人尽其才新局面”,对新的历史条件下人才标准、人才培养提出了新的要求。倡导科学的人才观不仅对学生的健康成长和全面发展具有导向性与规定性作用,也是全面提高教育质量的重要基础。

教育主体观,即教育的主体到底是谁,教师还是学生?这是教育界一直探讨的问题,也是在教育中贯彻科学发展观不可回避的基本问题。在现代人本主义教育的国际视域,“双主体论”有一定的可取性。以人为本,体现在教育领域有两层意思:教师是办学的主体,“教师为本,人才第一”;在教学过程中,以学生为本位、以学生的个性发展为本位、以学生的全面健康可持续发展为本位,一切为了学生,为了学生的一切,为了一切学生。

在这样的教育主体观之下,我们的学生观、教师观和师生关系观也应发生相应转变。学生不再是机械接受知识灌输的“容器”、被动按照教育者主观意愿被加工的“毛坯”,而是有资格与教师平等对话、双向互动、主动教育过程的参与者;教师也不再是居高临下的“布道者”,“传道、授业、解惑”,似乎也无法全面涵盖教师的职能和使命。无论是“做先进生产力和先进文化发展的弘扬者和推动者,做青少年学生健康成长的指导者和引路人,努力成为无愧于党和人民的人类灵魂的工程师”的要求,还是“教师是人类文明的传承者。推动教育事业又好又快发展,培养高素质人才,教师是关键。没有高水平的教师队伍,就没有高质量的教育”的论述,都是新时期党和政府对教育工作者的期望。

据此,我们可以对教师、学习者(即学生)和其他人士之间的关系提出新的规范和理解,教师不能仅仅满足于作为灌输者、讲述者,也应该是倾听者、接受者,师生关系以及与社会其他人士的关系是开放的、平等的、交互的,而不是教师居高临下、学生被动接受、其他人隔岸观火的。改变传统师生关系中学生的被动角色和弱势地位,构建互相尊重、平等合作、教学相长的新型师生关系,是坚持用科学发展观理顺教育内部关系提出的必然要求。教师只有像胡锦涛同志要求的那样:“爱岗敬业、关爱学生,刻苦钻研、严谨笃学,勇于创新、奋发进取,淡泊名利、志存高远”,自尊自励,才能成为无愧于党和人民的人类灵魂工程师,才能以人民教师特有的人格魅力、学识魅力和卓有成效的工作赢得全社会的尊重。

(作者单位:陕西师范大学)

手机光明网

光明网版权所有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网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