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glish

全国助人为乐模范候选人(101-116)

2009-06-19 来源:光明日报  我有话说

101马志英

  

马志英,女,41岁,回族,宁夏中卫市海原县海城镇南居委会居民。数十年来,马志英在先后两次下岗

待业,四次大手术和经济贫困的重压下,以羸弱的身体和慈母般的爱心坚持救助了185名贫困和残疾儿童,其中76名考入区内外各大中专院校。目前,仍有65名儿童生活在这个温暖的大家庭。

马志英出生在宁夏海原县郑旗乡撒堡村,一个被联合国粮食计划署官员称为“最不适合人类居住的贫困地区”的地方。由于家境贫寒和旧思想观念影响,马志英高中毕业后就没能再上学。“上学”成为马志英最大的愿望。为了帮助贫困残疾儿童上学,从1997年起,马志英和丈夫搬进了年久失修、墙有裂缝的土坯房里居住,腾出家中最好的3间房子让贫困山区孩子们居住,水、电、燃料、住宿等费用全部免费,以此资助他们上学。她以顽强的毅力和纯朴的母爱向艰辛求学的孩子们奉献着无私的爱。

对于残疾女孩杨丽丽来说,1997年9月1日是一个令她终生难忘的日子。当时本已考取海原第二中学的她,却因家里经济困难无法踏入校门。她吞下了安眠药,幸好被她姐姐及时发现,才保住了性命。后来在校门口她遇上了马志英。从此,她在马志英家一住就是6年,现在杨丽丽已是宁夏医学院的一名大学生了。

8年来,马志英节衣缩食,去年用省下的钱又建起两间宽敞明亮的儿童书屋。生活上,马志英像亲妈妈一样问寒问暖,家里做点好吃的,她忘不了这些孩子;谁带的口粮没有了,她立即送去;孩子们没有了零用钱,她5元10元地接济;孩子们有个头痛脑热,她掏钱为他们买药治病。8年间,她为这些孩子支出水、电、燃料、医药及学杂费15万余元。

马志英曾被评为全国十大杰出母亲、全国关爱女孩十大新闻人物、中华慈善楷模奖,当选为首届感动宁夏十大人物,被评为宁夏自治区道德之星。

102王直

  

王直,男,75岁,中共党员,安徽省宣城市王直助教中心负责人。

“救一个孩子,等于救了一个家庭”,“帮一个孩子走完最关键的一步,就是帮了他一生”。这就是心系教育、情系学子的王直老人10多年来的追求和行动。

1998年,看到皖南革命老区泾县部分农村校舍破旧,王直以个人名义向有关省市新四军老战士、文艺界同仁挚友发出600多封助学求助信,募集资金22万余元,重建了安徽泾县盘坑、田坊两所小学,改善了老区近300名孩子的学习环境。不久,他又募集资金5万余元,为泾县茂林、云岭、华桥、周冲、孤峰等10余所小学贫困学生购买课桌椅、服装和学习用品。

为了解决农村“留守儿童”的教育管理难题,改变这些孩子“生活上无人照应,行为上无人管教,学习上无人辅导”的现状,2001年,王直一手创办了“王直助教中心”。助教中心不以营利为目的,坚持“关爱留守儿童,扶持贫困学生,为百姓排难,替政府分忧”,为留守儿童提供全托服务。孩子们可以自己定菜谱,过生日时会得到一个大蛋糕,经常参加联欢会等文娱活动。

为了保证教学质量,王直老人还筹资数万元办起了图书室,为初三毕业班免费订阅各科专业辅导报,组织各种知识竞赛提高孩子们的学习兴趣。在他的关怀下,几年来先后有近千名留守儿童在这里健康成长,其中很多孩子考上了重点中学,有的现在已经上了大学。

为解决老区贫困学生上学难问题,王直奔波于江苏、浙江、上海等地,在各地各界慈善人士的支持下,先后为1000多名老区特困学生寻得了一对一的资助,资助总金额超过240万元。王直每年从微薄的退休金中拿出数千元资助贫困生,10年来资助费近4万元。许多经济上并不富裕的老朋友在他的感召下,也纷纷与农村贫困孩子结成助学对子。

2009年,王直获得首届安徽省道德模范提名奖。

103王金玉

  

王金玉,男,47岁,中共党员,宁夏吴忠市中心血站站长。

“血液不分你我他,回汉群众是一家。”自2000年10月血站挂牌成立以来,王金玉这位当地无偿献血的开拓者,先后捐献全血14次,捐献机采血小板14次,累计献血16800毫升,成为宁夏回族自治区最先加入中国造血干细胞库的志愿者之一。

2004年,血站开展机采血小板新业务。献血者要在轰鸣的设备边躺一个多小时,血液从献血者一侧手臂流出,通过离心后再从另一侧输回身体。由于缺少经验和技术,工作人员问谁先上机试一试,王金玉当即脱下衣服,顺利地完成了血小板采集,成为第一个“吃螃蟹”的人。

“我是一名共产党员,带头献血、助人为乐是我应尽的责任和义务。”这是王金玉经常挂在嘴边的一句口头禅。2006年8月,吴忠境内发生一起特大交通事故。此时医院用血告急,血站库存告急。王金玉闻讯,火速奔向献血车,一边献血,一边忙着紧急招募献血者,保证了伤者的抢救用血。非典时期、“5・12”汶川大地震等危急时刻,他总是胸怀爱心,第一时间出现在采血车上,第一个带头献血。

2006年3月16日深夜,青铜峡医院一名回族青年生命垂危,急需AB型机采血小板。王金玉闻讯赶到血站。1小时、2小时……血小板迅速输入到患者体内。为了这位病人的康复,他连续捐献了6次。

吴忠是全国回族人口最集中的地级市,血液采集一直供不应求。王金玉主动做群众思想工作,许多人被他的真情感染,义务向穆斯林群众宣传无偿献血知识,主动参与献血,回族献血人数逐年攀升,现已占献血总人数45%以上。2003年以来,吴忠市自愿无偿献血率一直保持在100%。

王金玉两次荣获全国无偿献血奉献奖,获全国知识型职工先进个人、宁夏自治区信德之星、吴忠市助人为乐模范等荣誉称号。

104王贵武

 

王贵武,男,50岁,民建成员,天津市银座集团有限公司董事长。

王贵武也许是世界上母亲最多的人。1998年,他认养了10位抗洪斗争中牺牲烈士的母亲,并且十余年如一日,照料她们的生活。2008年,他又认养了6位抗震救灾斗争中牺牲烈士的母亲。用他自己的话说:“我也当过兵,烈士们都是我的战友,烈士母亲就是我的母亲,我要替烈士们尽孝。”

因为有认养抗洪烈士母亲的经历,王贵武理解白发人送黑发人的伤痛。得知抗震救灾英雄们的事迹后,王贵武扔下手头工作,与有关部门联系,赶往烈士家乡或生前部队,又一次开始了认养烈士母亲的行程。2008年6月19日,王贵武在部队同志的陪同下,拜见了李月烈士的母亲肖妈妈。儿子牺牲后,肖妈妈已经有20多天没有正常进食,每天只能靠输液来维持。王贵武动情地说:“肖妈妈,我是从天津来的。李月兄弟走了,您就把我当成您的儿子吧,我会一辈子照顾您,替李月为您行孝。”王贵武和老人讲起了李月,又唠起家常。半天时间,肖妈妈逐渐从悲伤中走出来,精神好了许多。

就这样,王贵武驱车8000公里,先后赶赴四川、湖南、山东、河南,在当地政府和部队领导的支持帮助下,他把邱光华机组五名烈士的母亲和“抗震救灾英雄战士”武文斌烈士的母亲都认作自己的母亲,并赠上随身携带的特产和现金。

既然认了母亲,就要像亲娘一样对待。在四川泸州,他看到王怀远烈士的母亲曾妈妈的住房老旧。听曾妈妈说,儿子牺牲前就准备给妈妈建一所新房。王贵武听了以后对曾妈妈说:“妈妈,怀远大哥没有完成的遗愿由我和其他几个兄弟来完成,我们给您建新房。”王贵武回到天津后,立刻汇去了3万元钱,新房在其他几个兄弟的操办下很快建起来了。

王贵武认养烈士母亲的善举引起强烈反响。他先后被授予天津市劳动模范、天津市文明市民标兵等荣誉称号。2007年荣获首届全国道德模范提名奖。

105王瑷丽

  

王瑷丽,女,52岁,天津市太阳村特殊儿童研发服务中心创办人。

1998年,王瑷丽从一位汽车设计工程师转行创办爱婴儿童服务中心。几年下来,她不仅把事业做得越来越好,而且对儿童生活成长状态的研究兴趣也越来越浓厚。2002年,王瑷丽关注到一个特殊群体――由于父母犯罪服刑而失去监护的儿童。经过深入调查走访,2003年她毅然放弃幼儿园扩大经营规模的想法,注册成立天津市太阳村特殊儿童研发服务中心,无偿收养那些因父母犯罪服刑而无人照管的未成年人。

6年来,她义无反顾地倾情投入到自己规划的“助人工程”之中。她出资租下近郊的一套四合院,建起太阳村。她按照从有关部门查访到的线索,费尽周折到处寻找孩子,把他们带到太阳村。随着太阳村规模的不断扩大,王瑷丽一边操持着孩子们的生活学习,一边打理公司,以保证太阳村一年20多万元的开销。很多人对她的举动不理解。面对质疑,王瑷丽没有气馁,因为她心里十分踏实。这个事业不仅有爱人和儿子的理解支持,还有那么多社会人士的声援,只要能让孩子们找到一个遮风避雨的家就足够了。

6年来,她以博大无私的母爱,温暖感化着一颗颗曾经冷漠、孤寂的心灵。王瑷丽不仅为孩子们提供生活保障,还精心安排生活起居。针对每个孩子的特点,她潜心研究,摸索出“情景教育”的方法。她陪厌学的孩子走进课堂;她带孩子们去监狱看望父母;她在太阳村建立“种植园”作为劳动基地;她带孩子们走进蓟县山区建立“爱心小屋”,教他们学会付出,懂得分享……生活的实践使孩子们对责任和爱有了新的认识。

6年来,她坚守“良知、责任、爱心”。她已先后收养帮助了32名在押犯的子女。现在,有4人走上工作岗位,1人考上了大学。

王瑷丽先后被授予中国百名优秀母亲、中国十大杰出母亲等荣誉称号。

106王燕娜

王燕娜,女,27岁,新疆大学法学院2008级学生。

2008年,王燕娜无偿为维吾尔族学生毛兰江捐肾的事迹感动了新疆各族人民,她用可能要付出自己生命的代价,诠释了一名共青团员的优秀品格,体现了新时代的雷锋精神。

2007年3月,新疆昌吉市第四中学维吾尔族学生毛兰江检查出患有急性肾衰,须立即做换肾手术。毛兰江是家里的独生子,家中所有直系亲属的生理指标均不符合换肾标准,高额的透析费用使这个经济条件本来就不宽裕的家庭雪上加霜。同年9月,王燕娜偶然从报纸上看到有关毛兰江病情的报道后,主动来到毛兰江就医的新疆医科大第一附属医院肾病科了解情况,并与毛兰江家人见面。当看到17岁的毛兰江生命危在旦夕时,她提出无偿捐献肾脏的请求,希望能够尽己之力,来挽救这个维吾尔族弟兄的生命。医院对王燕娜和毛兰江作了生化数据的配型检查,结果一个汉族姑娘和一个维吾尔族小伙子,他们的16项配型全部吻合。据医生介绍,这种几率在医学上只有十万分之一。但非亲属肾移植需要法定程序,在她父母不知情的情况下,医院经慎重考虑,否决了王燕娜的请求。王燕娜没有想到无偿捐肾程序如此复杂,但捐肾的决心已定。2008年1月,王燕娜说服父亲陪同她来到医院,医院经过认真研究,同意王燕娜为毛兰江无偿捐肾。2008年3月,手术做得非常成功,毛兰江的父亲和母亲热泪盈眶并心疼地说:“我们已经把娜娜当作女儿了,毛兰江又多了一个汉族姐姐。”此次手术也成为新疆医学史上第一例不同民族之间无偿捐献肾脏的手术。

王燕娜从小就很懂事,上小学六年级时就曾用父母给的100元零花钱为贫困居民买煤。上初中时,她利用闲暇时间在市红十字会所属的敬老院照顾过5名孤寡老人。2008年,王燕娜成为新疆大学法学院的学生。在校学习期间,她勤奋好学,团结同学,乐于助人,积极参加学校组织的各项志愿服务活动,在她的带动下,关心他人、互帮互助在班级和学校中已蔚然成风。

王燕娜曾荣获新疆维吾尔自治区民族团结进步模范、道德模范、十大杰出青年、优秀共青团员,乌鲁木齐市优秀共青团员等荣誉称号。

107冯计

 

冯计,男,33岁,仡佬族,贵州省正安县安场镇石井村村民。

2005年,从县网络公司下岗的冯计从西部计划志愿者王未未那里,听到了许多贫困学生和失学儿童艰苦求学的故事。太多的感动使他毅然加入了志愿者的行列,开始了自己的助人之路。

从2005年4月开始,他在山区开展了长期调查。几个月里,先后走访了近千户贫困家庭,积极联系社会爱心人士与80多名贫困学生建立了长期资助关系。他和王未未在安场镇发起了“阳光之心”大学生起航助学行动,联合安场镇团委和驻镇企事业单位募集助学资金6000多元,资助了9名贫困大学生。此后,他又积极联系杭州一家服装厂,为两个学校的200多名学生免费制作了校服。发起了“整理您的衣柜,奉献您的爱心”捐衣助学活动,收到的2000余件衣物全部发送到正安县贫困地区。发起了“情暖西部――保暖物资捐助”活动,把从全国各地募集到的100多吨棉被、棉衣、棉袜及时发放给贫困学生和贫困家庭。2006年,他发起“阳光之心”烛光助教计划,为7名贫困民办教师提供每月200元钱的生活补助。冯计通过网络联系海内外慈善爱心

人士的援助,助学行动影响日益扩大。通过他和王未未的努力,筹资修建了小雅镇梅子坝小学等多所爱心学校。

2007年春节前夕,冯计被查出患鼻咽癌住进了医院,但他并没有停止他的志愿服务工作。2008年5月12日,正在接受治疗的他听到了汶川大地震的消息,第二天就前往灾区一线参加救援工作。一个晚上他从车上卸下几百顶几十斤重的帐篷。冯计说,大地震让他更加懂得了应该怎样珍惜生命、怎样对待生活。

冯计的事迹感动了周围群众。2009年3月,正安县自发开展了“让生活延续,使爱心永驻――挽救好人冯计”的募捐活动。

冯计被评为正安县十佳道德模范。

108冯志国

冯志国,男,54岁,中共党员,辽宁省鞍山市公安局交警支队站前大队副大队长。

在辽宁省鞍山市,交警冯志国的名字家喻户晓。这不仅是因为他在三尺岗台上坚守了30多年,有“舞蹈警察”、“人工立交桥”的美称,而且还因为他的一系列头衔――助学“爸爸”、敬老院义工、劳教所心理疏导员、育智学校校外辅导员、残疾人协会助残大使、糖尿病患者爱心大使、癌症患者爱心大使等。冯志国用他真诚的爱心和无私的奉献,唱响了新时期最动人的和谐之歌。

1993年秋天,冯志国到岫岩出差,发现一个卖榛子的小男孩不会算账,便问他为什么不会算。孩子说,他爸爸死了,家里没钱让他念书。孩子的话深深地刺激了冯志国。他瞒着妻子,怀揣300元钱走进市“希望工程”办公室,要求分期付款,同时资助5名失学儿童上学。后来,妻子从报纸上得知他资助了5个孩子,很理解他,可在当时,妻子下岗,孩子上学,还要赡养两位老人,全靠他一人工资,怎么办呢?最后夫妻口头订了协议,冯志国工资以外的补助、奖励收入全部资助贫困的孩子上学。就这样,靠着全家省吃俭用,这些年冯志国先后资助岫岩地区的9名孩子上学,资助金额近10万元。他经常去看望孩子们,给他们送去学习和生活用品。孩子们上中学了,冯志国考虑学校离家远,给每人买了一辆新自行车。

冯志国只要看到别人有难,都会挺身而出,一帮到底。13岁的高延祥下身瘫痪,家里贷款3万元也没治好他的病,无奈的母亲只好背着孩子来到岗台向冯志国求救。冯志国四处求医,争取社会各界的帮助,终于使高延祥站立、行走。家住铁西区的李继东身患严重的类风湿瘫痪在床,妻子也身染重疾,儿子是先天性弱智,全家的生活仅靠90多岁的老母亲维持。冯志国得知这一情况后,主动照顾这个贫弱的家庭。有一位患有严重自闭症的青年,因没有考上大学,把自己关在家里长达4年之久。冯志国多次去家里看望他、开导他,使他恢复了朝气和自信。冯志国工作一直很忙,但鞍山几乎所有的养老院、福利院都有他的足迹。他给老人和残障儿童洗衣服、过生日、打扫卫生、送去生活用品,使他们感受到社会大家庭的温暖。从1987年起,每逢除夕,冯志国都会到鞍山的教养院和监狱,与那里的犯人一起过年,年复一年,感化着一颗颗冰冷的心。

冯志国先后获得全国五一劳动奖章、全国先进工作者、全国特级优秀人民警察、辽宁省道德模范等荣誉称号,荣立个人二等功1次、个人三等功3次。

109甘金华

 

甘金华,男,46岁,湖北省新八建设集团有限公司项目经理。

甘金华幼年因家贫而辍学,17岁就外出打工。1994年,甘金华回家探望父母,得知乡里一个考上大学的孩子因无法凑足学费,准备去南方打工,他把手头仅有的数百元钱送给那个孩子,使他得以继续求学。这次经历,让甘金华感受到帮助别人的快乐。从此,无私助人、奉献爱心成了甘金华的“习惯”。

他把全国道德模范吴天祥、桂希恩当作自己的榜样。他说:“他们好事做了一辈子,这才是真正的高尚。”随着甘金华事业的发展,他的善举也越来越多。1995年,甘金华捐款数十万元,让家乡通了水泥路。1998年,又出资对村里的农田水利设施进行了改造。得知武昌区后长社区一位43岁的妇女濒临绝境:儿子智残、丈夫患病去世,自己又因股骨头坏死难以行走,无钱看病,甘金华立即把她送进医院并预付了医药费……

“授人玫瑰,手留余香”是甘金华常说的一句话。在帮助他人的实践中,甘金华认识到,扶危济困既是弘扬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更是一名企业家的社会责任,但个人的力量总是有限的,只有大家的力量聚集到一起才是无穷的。他积极资助武昌慈善总会和《武汉晚报》等单位发起各类爱心助学活动;第一时间为汶川地震灾区捐款,并冒着严寒,亲赴灾区为绵竹、汉源的孩子们送去价值数十万元的衣物;参与发起成立以吴天祥名字命名的“天祥扶贫助学专项资金”……据不完全统计,多年来甘金华已经先后资助了300多名贫困学生、100多个困难家庭,累计捐款数百万元。

甘金华的善举带动了很多人参与到慈善活动中来。妻子韩永萍多次以“无名氏”的名义捐款,为那些身处困境的人们送上爱心,与甘金华成为了一对“慈善伉俪”。在甘金华的感召下,曾经接受过他帮助的人也开始像他一样回报社会。很多接受过他资助的大学毕业生,定期拿出一部分工资援助贫困儿童;还有不少人加入了志愿服务组织,定期为智障儿童、孤寡老人送去关爱,他们像甘金华一样用自己的行动传递着爱心。

甘金华先后被评选为武汉市爱心助残大使、武汉市劳动模范、武汉市首届道德模范、湖北省劳动模范、职业道德标兵和全国劳动模范。

110白云

白云,男,59岁,回族,中共党员,山东省聊城市东昌府区检察院副检察长。

自1979年转业到检察机关以来,白云爱岗敬业,助人为乐,天天有做不完的事。下水道堵了,他去通;垃圾道满了,他去掏;下雪了,他去扫;有人打架了,他去劝;小学生的自行车坏了,他去修;马路上有石头砖块,他去捡;办公楼旁一个公共厕所没人扫,他自买工具,清理打扫了十几年。白云的工资不高,但遇到别人有困难时,他总会慷慨解囊。给被拐卖的妇女买饭吃;拿出准备给孩子结婚用的钱款,为身患重病的群众治病。

白云到一位高位截瘫的被害人家中取证时,见被害人想解手,便拿了便盆,帮他坐上,后又帮他擦洗身体,冲刷便盆。被害人激动得紧紧握住他的手,感激地说:“您比俺亲哥哥还好!”

2003年11月,东昌府区检察院开通了以白云名字命名的“白云热线”。几年来,白云和热线工作人员接听全国各地的咨询、求助和举报电话近3.4万个,接待群众来访4600多起12000多人次,回复信函1500多封,解答网络咨询7500多个。四川省自贡市一名群众给白云来信,让他帮助寻找失散20多年的母亲和弟弟。白云带着“热线”的同志先后5次到冠县,想方设法查找,终于找到了信访群众的母亲和弟弟。

1998年以来,他接待来访群众7000多起,释疑解惑,理顺情绪,帮助解决实际困难。一位女青年因车祸高位截瘫,责任人拒不赔偿医疗费。白云了解到这一情况后,积极为她提供法律帮助,打赢了官司,她拿到了应得的赔偿款,同时还帮助她树立了生活的信心和勇气。

白云关心青少年学生的健康成长,义务为青少年作法制教育报告300余场。2005年,他一次就向贫困学生捐助现金5000元。

白云荣立一等功四次,荣获全国先进工作者、全国民族团结进步模范个人、全国模范军队转业干部、中国十大杰出检察官、全国模范检察官、山东省优秀共产党员、山东省劳动模范等荣誉称号,入选中国好人榜。

111刘乾坤

刘乾坤,男,59岁,中共党员,新疆维吾尔自治区乌鲁木齐市水磨沟区苇湖梁街道办事处副主任。

从1973年至今的36年里,刘乾坤一直坚持给残疾人联合会、儿童基金会、受灾地区等匿名捐款,捐款数额达20余万元。

刘乾坤出生在河南省濮阳县城关镇一个农民家庭。两岁的时候,母亲去世。父亲是镇上的放映员,一边放电影一边还要种地,忙起来就顾不上他了。从那时起,刘乾坤就吃起了“百家饭”。怀着一颗感恩的心,从16岁插队他就开始义务帮村里4家“五保户”和“军烈属”挑水。

1970年10月,刘乾坤在部队光荣入党,面对鲜红的党旗他立誓要为人民做一辈子好事!

刘乾坤好事一做就是40年。沙依提是水磨沟区公安分局的退休民警,家中老伴和两个女儿都没有工作,生活比较困难。他最大的心愿就是让一家人住上楼房,但没有完成心愿就因病去世了。当时在分局工作的刘乾坤却一直将此事放在心上。2000年分局调整住房,刘乾坤将分给自己的一套楼房花钱买下后,过户给了沙依提家人,沙依提遗孀拿到房产证后哽咽着说不出一句话。多年来,刘乾坤从未间断过对这个家庭的帮助。

1995年8月28日,《中国青年报》刊登了一组题为“有个女孩叫云丽”的摄影专题。讲述了一个生活在四川雅安市南郊乡澄清村9岁女孩古云丽的故事。古云丽在母亲出走后,边上学边照顾双目失明的父亲。刘乾坤得知后,以“刘建军”的名义,每个月从几百元的工资中拿出100元寄给古云丽。十几年如一日,如今古云丽已经长大成人。她几经周折写来了一封信:刘叔叔,你在哪?我已经完成了学业,能挣钱养爸爸了……我最大的愿望,就是想亲口对你说一声:“谢谢你,刘叔叔!”像是看到自己的女儿长大了,刘乾坤心里有种说不出的高兴。2005年,当他得知古云丽有病住院,立即寄去了数千元,第二年春节,又汇了1000元。十几年间,他给古云丽寄的钱达1.8万元。

有30多年工龄的刘乾坤,现在每月的工资近2000元。这在乌鲁木齐市也不算低。但他常常因为只顾他人、不顾自己,“穷”得要老战友资助他衣物或食品,有时还向同事借钱以解燃眉之急。仅2008年,他获得的奖励再加上住房补贴、补发的工资,总计11万多元,几乎都捐了出去。人们说他是挣得越多捐得也越多。

刘乾坤荣获公安部二级英模,新疆维吾尔自治区民族团结先进模范、政法系统先进个人、十大法制人物等荣誉称号。

112刘焕荣

刘焕荣,女,52岁,中共党员,江西省弋阳县社会福利院会计。

当很多人在网络上追逐着虚拟世界带来的刺激和满足时,刘焕荣却用她那残损的手指操纵着鼠标,用“心”关爱网络上的每一个孩子,被人们亲切地誉为“网络妈妈”。

1971年12月31日,刚满14岁的刘焕荣不小心掉进了火坑,全身91%的面积被烧伤,Ⅲ度烧伤达81%。在党和政府以及许许多多人的关心下,她从绝望中走了出来。她始终用一个健全人的标准要求自己,重新开始学习洗脸、刷牙、吃饭、穿衣等,经过多年努力,先后获得会计员、助理会计师职称和财会中专学历。

由于烧伤不能生育,1984年,刘焕荣领养了一个女儿。2003年,女儿大学毕业后,成了广州市的一名警官。为了便于与女儿交流,她克服身体上的种种困难,用右手单指、左手夹笔代指来打字。在网络中,她意外地发现,有许多年轻人

特别是未成年人,整日沉湎于游戏,耽误学习,于是她暗下决心要用自己的爱心和多年教育女儿的经验来帮助他们。

家住江苏省连云港市的一位高三学生是她教育的第一个沉迷网络的孩子。在QQ上认识后,她通过和他交流游戏心得,取得了孩子的信任,通过交谈,她对症下药。在她的帮助下,孩子不再沉迷网络,学习成绩也一天天好起来。从此,她的未成年网友越来越多了,她用真爱温暖着他们,用真情感化着他们。

6年来,她不仅利用QQ和青少年及家长们沟通,还在“网络妈妈”论坛发帖1530篇,经常发送短信、打电话以及面对面做心灵沟通,与网友及其家长互通信息。目前,她的孩子及家长网友已超过2000人。国内外有1000多人加入到“网络妈妈”志愿者行列。

刘焕荣荣获全国预防青少年违法犯罪工作先进个人、全国三八红旗手、全国百名优秀母亲、中国青少年社会教育银杏奖特别荣誉奖、首届全国道德模范提名奖、全国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工作先进个人和江西省劳动模范、优秀共产党员、十大爱心人物等荣誉称号。

113刘惠君

刘惠君,女,50岁,民革党员,甘肃省平凉市惠君痔瘘专科医院院长。

刘惠君创办医院、医药超市,为患者解除痛苦,为孤寡老人无偿看病,为留守儿童、单亲贫困孩子送去关怀,为孤儿撑起一片爱的蓝天。

2002年,宁夏隆德县城关镇的马长义慕名来惠君医院看病,身上只有200元钱。刘惠君得知他家境贫困后,对他说:“你就安心住下来治病吧,我们不收你一分钱手术费,这200元你留着住院时买些好吃的。”就这样,一分钱没花,马长义在惠君医院做了痔疮切除手术。类似的事情不计其数。

近年来,刘惠君捐资购买170套课桌凳等学习用具送到崆峒区麻武小学。为平凉市盲聋哑学校捐款1万元、被套95套等。为在“5・12”汶川地震中受损严重的大寨回族乡梨园小学生捐助方便面、牛奶等。

兰愿梅是崆峒镇中学一个品学兼优的好学生,2007年7月,由于家境贫困和本人患病,面临失学。刘惠君得知后,主动和学校联系,将兰愿梅接到医院免费为她治病,直到痊愈。之后,刘惠君每年都按时给兰愿梅送来学费、衣物、书籍等用品。

2007年1月,由刘惠君提供资助,平凉市崆峒区妇联开展了旨在关爱留守儿童、单亲孩子的“爱心妈妈”活动。同时,她发动本医院妇女同志为留守儿童、单亲孩子编织毛衣,以弥补孩子们对母爱的渴望。

蔺建惠9岁时随重病的母亲来医院看病,母亲不幸病故。刘惠君见小建惠孤苦伶仃,就领回自己家中,供她上学,直到24岁蔺建惠成家。多年来,类似的无任何血缘亲缘关系的十几个“儿女”,一直叫刘惠君“妈妈”,如今他们都已经长大成人,有了自己的家,但刘妈妈家始终是他们最温馨的家。自惠君痔瘘专科医院开办以来,刘惠君资助和减免医药费的患者总数已超过了1200多人次,减免医疗费用逾20万元。她参与捐资助学及其他公益活动累计投入资金20多万元。

刘惠君先后被授予德艺双馨医务工作者、全国优秀创业女性。

114朱玉林

朱玉林,男,55岁,中共党员,吉林省白山市育林孤儿院院长。

身为一名农民企业家,朱玉林倾尽全力创办了有一定规模的私立孤儿院,20多年累计投资8000多万元,从生活、

学习到工作,全方位培养孤儿,成为287名孩子的“院长爸爸”。

从1981年开始,朱玉林从事个体运输逐步富裕起来。1994年,当看到许多流浪孤儿无依无靠,他决定要帮助这些孩子们。他毅然卖了轿车、房子,投资1100万元兴建了白山市育林孤儿福利院。孤儿院里开设九年义务教育,由聘用的教师按照国家统一的教学大纲进行教学。孤儿院中供电、供水、供暖、闭路电视等设施一应俱全,还有多功能大厅、微机室、图书室、实验室等,能够满足孩子们生活学习等各方面的需要。每年孩子开学时,朱玉林都得拿出近200万元支付学习和生活费。朱玉林对孩子们关怀备至,孩子们都叫他“院长爸爸”。他视这些孤儿如亲生,记得所有孩子的生日和来历。

为了让孤儿们在这里有更广阔的发展空间,朱玉林把孤儿院迁址到杨木斜村,并统筹规划了生活基地、教育基地、培训基地、就业基地。如今的育林孤儿院,已成为集生活、学习、娱乐为一体的白山地区社会孤儿收养基地。

无论是在市育林孤儿院正在读书的孩子,还是从这里走出去的孩子,谈起他们的“院长爸爸”总是充满感激,他们不但受到爱的教育,而且每个人都是一个传播爱的火炬手。年龄最大的孤儿姜波现在当了老板,开创了自己的事业,在朱玉林收养的孤儿中有64名大学生,成为国家和社会的有用人才。

1999年中国香港扶贫基金会授予他中华名人杰出贡献奖,2002年当选吉林慈善总会副会长,2008年荣获吉林省道德模范称号。

115朱佩芳

朱佩芳,女,75岁,中共党员,第三军医大学第三附属医院野战外科研究所研究员。

朱佩芳视培养科研后备人才为己任,热心助推青年干部成长。看到一些学生因费用紧缺耽搁科研工作,1998年她和身为中国工程院院士的丈夫王正国,把27万元奖金和10万元积蓄全部捐献出来,设立青年科学研究基金。此后他们把各种奖金都投入进去,目前基金已累积达170万元。在得到资助的青年科技人才中,有30人获高级专业技术职称,10人获省部级或军队科技进步二等奖以上成果,还有的被评为长江学者、国家突出贡献专家、全军科技新星等。

朱佩芳十分关心贫苦儿童成长,尽其所能帮助他们。2001年她到安徽讲学时,了解到滁州山区一所小学条件落后、设施简陋,回重庆后就与丈夫捐款50万元重建校舍。2007年5月,重庆开县义和镇小学因校舍破旧、缺乏避雷装置,发生了学生遭雷击伤亡事件。朱佩芳得知后心情非常沉重。两天后她与丈夫向医院党委呈上报告,决定捐献50万元为义和镇新建一所小学。报告中写道:“多年来,作为现役军人和科研工作者,我们受到党组织、政府和军队无微不至的关怀……我们无以为报,只有在力所能及的事上尽绵薄之力。”2008年4月,占地4亩、建筑面积1060平方米的义和镇新建小学竣工,成为当时开县条件最好的农村小学。

朱佩芳热心公益事业,真诚关爱他人。这些年,她在医院组织的各种献爱心活动中,累计捐款10余万元。2007年的一天,朱佩芳在病房碰到曾在医院做过临时工的小梁,交谈中小梁突然哭了起来,原来她丈夫患胶质瘤需要马上手术,但家里无法支付费用。朱佩芳悄悄找到脑外科主任,为小梁丈夫的医疗账户打入2万元钱。小梁丈夫手术后,朱佩芳又每天炖好鸡汤送到病房。小两口紧握着朱佩芳的手说:“您都70多岁了,一下子就给我们拿这么多钱,还辛辛苦苦为我们炖鸡汤,叫我们怎么报答您啊……”

朱佩芳无私地帮助别人,自己和丈夫过着俭朴的生活。一些学生不解,他们说:“有屋可居,有书可读,心满意足。”朱佩芳不仅人格高尚,事业上也是硕果累累,先后主持完成全军十余项重点课题和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点项目,作为第一作者发表论文70余篇,参编专著27部,领导和参与完成的课题获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2项、省部级科技进步二等奖以上成果15项。

116江秀忱

江秀忱,男,57岁,中共党员,辽宁省盘锦市民政局党组成员、市救助管理站党支部书记兼站长。

1986年,从部队复员、当了5年民政助理的江秀忱被任命为盘锦市收容遣送站(市救助管理站的前身)站长,在这个位置一干就是23年。江秀忱说:“要做好救助工作,就必须凝聚对生命的尊重,用爱为困难人群撑起一片天。”

2008年1月,四川村民杨德强被送到救助管理站时,脚部严重冻伤、流着脓血。经医院诊断,必须尽快做截足手术。此时他的身份尚未查明,手术没有家属签字。救命要紧!江秀忱果断在“特殊手术审批表”上签了字,而这样的签字,已有40多次了。

江秀忱关心处于困境中的少年儿童的健康成长。在他的带领下,救助管理站建成了2150平方米的儿童救助中心,儿童宿舍、儿童教室、音乐室、绘画室和心理咨询室,一应俱全。在加强对社会流浪少年儿童救助与保护的同时,救助管理站因地制宜地打造了对全市特困儿童、服刑人员子女、孤儿、流浪儿童和留守儿童的救助、保护框架,使全市1000多名特困儿童受益。

20多年来,在江秀忱的带领下,盘锦市救助管理站共救助街头流浪乞讨者5万多人次,为1600多名走失的精神病人找到了家,为1830多名离家出走的流浪少年儿童找到了亲人,为310多名垂危病人进行了及时抢救和治疗,为70名无法找到家因病正常死亡的流浪人员进行了善后处理。

江秀忱先后荣获全国劳动模范、全国五一劳动奖章、全国优秀党务工作者、民政部孺子牛奖等称号。

手机光明网

光明网版权所有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网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