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glish

全国诚实守信模范候选人(321-330)

2009-06-19 来源:光明日报  我有话说

321纪俊泉

纪俊泉,男,51岁,中共党员,河北省廊坊市明珠商业企业集团有限公司党委书记、总经理。

农家出身的纪俊泉,以“诚实做人、踏实

做事”的信条,一步一个脚印地走上了明珠集团的主要领导岗位,又在市场经济大潮中,将实实在在的本色印在了明珠集团的发展之路上。无论市场如何复杂多变,他始终秉持着“诚信”的理念。

纪俊泉注重商品质量,讲求企业信誉。上任伊始,他就把“诚信为本打造强企名店、厚德为基创立百年明珠”作为企业发展的理念和根基。为适应市场需求变化,他提出了实施“名店卖名品,名品进名店”的品牌策略,清理了一大批质量不高的商品。当时,有人担心这会使企业效益受到损失。他说,国有企业必须发挥示范和引导作用,不能让次品砸了明珠的招牌。经过几年努力,把一个商场建设成为引领时尚潮流的现代商城,去年销售额高达12.6亿元。集团先后两次荣获全国文明单位,获得全国五一劳动奖状、中国商业名牌企业等多项荣誉。

纪俊泉坚持按制度办事,对商品经营商从不讲人情。他亲自主持制定进货、销售方面的“四不进、五把关”等制度,实行严明的责任追究制,并带头践行。对于商户通融关照的请求,他一概回绝,全凭商品质量说话。对于违反规定的员工,他不分亲疏,一律进行处理。明珠员工在他的影响和带动下,在商品质量检查上人人尽职、个个尽责,让假冒伪劣商品无处藏身。

对顾客,纪俊泉坚持真诚服务。他经常对员工讲的一句话就是“少在华丽辞藻上做文章,多在实惠让利上想办法”。提出“有诺必践”,对商品质量问题,坚持“责任分不清的以我为主,可换可不换的以换为主,可退可不退的以退为主”。教育和引导员工,维护顾客的利益,就是维护自己的利益。这种强烈的社会责任意识,不仅让明珠集团赢得了顾客的高度赞誉,更让明珠集团成为廊坊和河北的形象窗口,展示出了明珠集团的魅力和时代风采。

纪俊泉荣获全国五一劳动奖章、全国商业系统劳动模范、中国诚信企业家等荣誉称号,入选中国好人榜。

322吴兰玉

吴兰玉,女,69岁,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建工师达丰社区居民。

吴兰玉原本有一个虽不富裕却温馨和美的家庭,她的老伴和儿子都是钢铁厂的工人。1990年,她刚刚27岁的儿子不幸患上了尿毒症。高额的手术费使这个原本不富裕的家陷入到极度窘迫的境地。1996年,医院终于为儿子寻找到了合适的肾源。吴兰玉倾尽所有积蓄,又向10多个亲戚和朋友借了5万多元,终于筹足了手术费,给儿子做了肾移植手术。然而,儿子终因多种脏器功能衰竭,在三年后离开了人世。在这期间,吴兰玉的丈夫也不幸患肝癌去世。

丈夫和儿子的相继去世给吴兰玉带来巨大的打击,但她并没有因此一蹶不振,而是坚定地踏上了漫漫拾荒还债之路。吴兰玉没有多少文化,但她明白,欠债就要还钱,这是天经地义的事。给吴兰玉借钱的人大都是一些好心肠的亲戚朋友,他们都明确地表示不仅不要她付利息,而且也都没让她打借条。

“我吴兰玉虽然很穷,但也要明事理、讲良心,我要做一个诚信的人,对得起大家!”这是吴兰玉对大家的承诺。从此以后,吴兰玉便背着一个塑料编织袋行走在街头巷尾,她决定靠捡废品卖钱来偿还5万多元的借款。这个身高不到1.50米的老人,以孱弱之身、用这样的方式来践行自己的承诺。

在吴兰玉家附近开着一个小商店的唐坤莲曾借给吴兰玉家1.2万元钱,唐坤莲的女儿后来也患了重病。由于知道吴兰玉的难处,唐坤莲没有上门催款。吴兰玉闻讯后非常不安,她拼命地干活,每天奔波20多公里,把能卖钱的废品都捡回来。两年后,当吴兰玉把1.2万元钱悉数还给唐坤莲时,唐坤莲惊讶极了,不敢相信家徒四壁、孤单无靠的吴兰玉竟然把借她的钱全部还清。那是吴兰玉还的第一笔借款,也是数额最大的一笔借款。此后,吴兰玉又用了7年时间,最终将剩余的债务全部还清。

就是这个年过六旬、无依无靠的老人,在漫长的9年时间里,到处收废品、攒钱、还债,从没买过油和肉,没有添置过一件衣物,承受着许多常人难以想象的劳苦、辛酸和艰难,诚实地履行着许下的诺言,印证着道德的力量,最终成为一个值得人们尊敬和学习的道德榜样。

吴兰玉入围中央电视台感动中国年度人物候选人,入选中国好人榜。

323宋金锋

宋金锋,男,42岁,中共党员,山西省孝义市崇文街道留义村党总支书记。

宋金锋靠着对市场经营敏锐的感悟力和勇于拼搏,逐步成为一名青年企业家。2000年,在村民和党员的多次请求下,宋金锋不顾家人反对,毅然把自己的企业托管给别人,经过换届选举,挑起了党总支书记的重担。上任后面对村民期待的目光,他郑重承诺:“不仅要让留义村的父老乡亲富起来,还要过上真正的城里人的生活。”

宋金锋深知,要让老百姓真正过上好日子,关键是要帮助大家找到致富门道。他放下自己的营生,自费到各地考察学习取经,寻求发展良策。在他的带领下,短短几年时间,集体经济就从一无所有发展到拥有一座年销售额达9000万元的家私大市场、年销售汽车2000余辆的三佳汽车城,股份合作建起了博爱医院,引导和帮助村民办起了大地钢材城、东鹤家具厂、连锁超市等企业,逐步形成了以专业市场为核心,以商贸服务业、物流业为补充的产业发展格局。全村的剩余劳动力实现充分就业,还先后安置120名外来村民就业,帮助130余户贫困村民找到了致富门路。

为履行承诺,他拿出自己企业的流动资金,为村民办急事、解难事。村民任某遭遇车祸身亡,而肇事司机逃逸,宋金锋不但出资安葬亡者,还找线索、帮追查,使事情得到妥善解决。当得知村民任某女儿考上大学却无钱支付学费时,宋金锋主动包揽其学费和生活费。村民郭玉梅身患食道癌,宋金锋拿出3万余元,为老人治疗。近年来,他帮扶集体和个人的资金达1800余万元。

为了给村民打下一个持久富裕的好底子,宋金锋着手从教育抓起。2004年,他多方奔走,积极争取孝义市委、市政府在留义村兴建孝义市第五中学。经过10个月的努力,投资8000余万元,建成了全日制高中――孝义市第五中学。

目前,留义村正在实施“民生优先,迁村入城,建设宜居新留义”宏伟规划,100余户村民已入住新村,村民人均收入已由原先的1600元增长到了7600元,村民的各项社会保障已经十分健全。宋金锋的诺言,也正在逐步成为现实。

宋金锋先后被授予山西省十佳青年企业家、吕梁市青年突击手等称号。

324张云霞

张云霞,女,26岁,共青团员,甘肃省武山县城关镇石岭村村民。

张云霞生活在一个父母身体虚弱、爷爷患肺心病、奶奶患糖尿病综合征的贫困家庭,为了挣钱支撑困难的家庭,高中毕业后,她放弃了上大学的机会,长期在南方打工。

2005年11月,得知奶奶病危的消息后,张云霞从打工的深圳赶回家中,终日为老人喂水喂饭、端屎端尿,精心伺候。12月的一天,张云霞想给奶奶买个热水袋。她乘车到县城先买了一袋食品后来到一家百货商店买热水袋。为了提拎方便,她向店主索要一个能装下食品和热水袋的塑料袋。店主帮她把放在柜台上的食品和热水袋一同装进了一个黑色塑料袋。回家取出货物时,张云霞发现塑料袋里多出一个黑色公文包。打开一看,里面装有4.2万元现金。张云霞立即意识到,这肯定是店主把别人的钱装进了她的袋子!她迅速带着装有巨款的公文包赶往县城,直接到了那家百货商店。这时,丢失巨款的某学区会计正焦急万分,因为这是他刚从县财政局提取的困难学生减免款。面对失而复得的巨款,失主十分感动,他当即拿出2000元以示感谢。张云霞婉言谢绝后,冒着雨雪踏上了回家的路程。

张云霞的家乡石岭村民风淳朴,素有诚实善良、拾金不昧的优良传统。历史上曾有村民拾到巨额银两后归还失主,得到御批镌刻嘉奖碑。张云霞拾金不昧的事迹,为石岭村的“拾金不昧碑亭”续写了新的篇章。

张云霞荣获天水市文明市民标兵、甘肃省优秀共青团员、甘肃省道德模范等荣誉称号。

325张水英

张水英,女,47岁,福建省三明市将乐县古镛镇桃村村民。

1998年,张水英的丈夫遇车祸身亡,生前欠下信用社和朋友的5万多元债务。张水英说:丈夫死了,债务不能死。法院判肇事车主赔偿张水英家10万多元,但肇事车属于一家即将破产的私人企业,企业破产拍卖后交给张水英只有2万元。除去办丧事、请律师等开销,只剩下几千块钱。春节临近,家中处处急需用钱:年货多少要买一点,破旧的房子急需维修,体弱多病的婆婆要看病吃药,等等。然而,张水英却将这几千块钱全部拿到信用社还贷,又拿着账本一家家上门,告诉借钱给丈夫的亲戚朋友,不用担心

债务,她一定会如数奉还。

为了早日还清债务,张水英节衣缩食,承租了村里12亩田地,种粮种菜。为了省钱,她舍不得拿钱维修已很破旧的木屋,嫁在同村的妹妹实在担心出事,强行把她拉到自己不足60平方米的房子同住。租种村里12亩地两年,她还了2万多元的债务。2001年春天,为了把剩下的2万多元债务还上,她把婆婆和读小学五年级的儿子托付给叔叔、妹妹等人照顾,自己背起行囊,辗转广东、福州等地打工。整整4年,她风餐露宿,终于积攒够2万多元,将亡夫欠下的债务全部还清。

在外出打工的4年中,张水英随身总是携带一个长30多厘米、直径20厘米的大竹筒,每当有人问她竹筒的用途,她总是说:“竹筒里装的是我的全部希望呀!”原来她是把平时省下的分角硬币积攒起来,等孩子将来读大学时当学费。

2008年5月12日,四川汶川发生特大地震。张水英闻讯,背着一个蛇皮袋,徒步六七公里,到县民政局给灾区捐款。当她从编织袋中取出装满硬币的一个大竹筒、13个黑米八宝粥罐、5个易拉罐时,在场的人都震惊了。经工作人员清点,共计2775元分角硬币。连自己生病都舍不得拿出来用的钱,张水英全部捐献给了灾区。

张水英被评为三明市诚实守信模范、将乐县诚实守信模范。

326张伟

张伟,男,45岁,中共党员,解放军第一医院妇产、泌尿外科主任。

张伟始终牢记军人职责,坚守诚信美德,以至诚无私的职业操守和视患者如亲人的良好医风,倾情服务军地患者,矢志守护生命健康。

2008年6月28日,张伟接诊了一名全身高度水肿、生命体征失常、多家医院放弃治疗的男婴。经检查患儿双肾结石,并发急性肾功能衰竭。在一无设备二无经验的情况下,张伟承担着巨大的风险,毅然对患儿实施了抢救。短短一个月时间,张伟又陆续收治13名同样症状、同样年龄段的患儿。临床的异常使他产生警觉,他一遍一遍询问患儿喂养史、生活环境、家族遗传病等,不放过任何线索。经调查,他发现致病元凶竟是“三鹿”奶粉。为及时向社会预警,挽救更多孩子,他顶着巨大压力,第一时间向上级部门报告。卫生部陈竺部长称赞张伟是“一名具有战略眼光、敢于承担责任的医生”。

随着前两例结石婴儿手术的成功,更多患儿陆续住进解放军第一医院,其中80%以上来自偏远农村。有的家长为给孩子治病,几乎变卖了所有家当。张伟看在眼里,急在心上,他深感患儿家庭不易,深感肩上责任之重。不管患儿来自哪里,家庭能否交齐医疗费用,都无一例外先行收治。在他的建议下,医院在甘肃省率先对没有能力支付医疗费用的患儿进行免费救治。到卫生部通知要求对结石患儿进行免费救治时,医院已经为47名患儿减免了医疗费用。

面对婴幼儿泌尿系结石这一世界性医学难题,张伟潜心钻研,首创微创治疗方案和体外震波碎石治疗方案,改进药物溶石治疗方案,得到卫生部的认可和推广。他还在《中华泌尿外科杂志》连续刊发4篇论文,详细介绍自己实践中总结形成的认识体会,为全国其他医院治疗婴幼儿泌尿系结石提供了宝贵经验。2009年,张伟当选感动甘肃・十大陇人骄子。

327张建顺

张建顺,男,汉族,40岁,湖北省孝感市安陆市体彩安陆97006站业主。

2007年1月16日下午,一位彩民给张建顺打电话,请他帮忙代买一组复式彩票,并把已想好的号码告诉了他。在征得对方同意后,张建顺根据自己的分析为这位彩民替换、增补了几位号码,并垫付了买彩票的钱。

当晚9时15分,开奖结果公布。张建顺惊讶地发现,正是自己代为投注的这张彩票中了500万元的巨奖。张建顺兴奋地立刻打电话给这位彩民,“请你马上到彩票站来一下,我有急事找你!”两三个小时后,这位彩民赶到现场,张建顺带着他来到僻静之处,把那张中奖彩票递到了他手中,并小声告诉了他中奖的消息。这位彩民惊讶得瞪大了眼睛,半天才回过神来,激动得紧紧握住了张建顺的双手。他怎么也没有想到,自己口头投注,而且没有记下最终号码的彩票竟然中了大奖。更没有想到的是,眼前这位热心帮助自己选号的彩票业主,竟然第一时间把这张彩票交到了自己手上!

此事被媒体报道后,张建顺获得了社会各界的交口赞誉,湖北体彩中心给他送来了“诚信销售点”的铜牌和1万元奖金。面对这些,张建顺淡淡地说:“我觉得这些荣誉不是给我个人的,而是给诚信的”。

其实,张建顺一家的日子一直过得紧紧巴巴。几年前,他还因为做生意被骗,欠下了几万元的债务。张建顺夫妇俩到处找人借钱盘下了这个彩票销售站。为了尽快还清剩下的债务,张建顺早出晚归,全身心投入到彩票销售工作中。他在店里摆上长椅、桌凳,每天都擦得干干净净的。还买来纯净水、茶叶和水杯,尽量给彩民提供方便。同一些经常购买彩票的人熟悉后,人家看他诚实,就常常把钱交给他,委托他填写彩号。张建顺总是一丝不苟,从不误事。有谁中奖了,也总是在第一时间就把喜讯通知彩民。有时,他甚至亲自把中奖彩票送到彩民家里去。渐渐地,张建顺赢得了越来越多彩民的信任,委托他代买彩票的人越来越多,数额也越来越大。

张建顺荣获湖北诚信典型人物、2007荆楚十大人物等荣誉称号。

328张林英

张林英,女,58岁,山西省潞城市店上镇赤头村村民。

靠种田为生的农村妇女张林英怀着一颗诚信之心,含辛茹苦,省吃俭用,历时13年,靠着微薄的收入,还完了2万多元的外债,同时把3个孩子抚养成人。

由于给丈夫治病等原因,张林英一家生活艰苦,债台高筑。1993年,丈夫去世,留给张林英的除了无尽的悲痛,还有3个尚未成年的孩子和2万多元的外债。2万多元,相当于当时一个普通农村家庭10年的毛收入。一个农村妇女靠种地来还债,其难度可想而知。

丈夫的丧事办完后,张林英照着账本上的记录,挨家挨户上门向债主表态:“丈夫死了,但账还在。这钱我来还,这辈子还不完,下辈子让孩子们接着还。”张林英就靠种6亩地,义无反顾地走上了漫漫13年的还债路。50元,100元……哪年哪月还了多少,还欠多少,在张林英的账本上,每一笔账都记得清清楚楚。为了尽快还债,张林英让17岁的大儿子同自己一起做农活。历时9年,张林英一家人辛勤劳作,节衣缩食,把1万多元的个人外债全部还清了。

尽管个人外债还清,但张林英的心并没有轻松多少。她心头还压着丈夫生前经营烧炭时,欠镇信用社的近1万元贷款。这时,有人劝张林英:“你日子过得这么苦,可先缓缓,先攒些钱给大儿子娶媳妇吧。”张林英说:“公家的钱更不能含糊,再者说,一个不讲信用的家庭,谁家姑娘愿意嫁过来啊!”镇信用社得知张林英一家的情况后,对她讲诚信的举动非常赞赏,不但没有催收她家的贷款,逢年过节还主动给她和孩子送来大米、食用油等生活用品,这更加坚定了她还贷的决心。不久,张林英便凑了第一笔钱300元,送到信用社的柜台上。随后几年,张林英靠着卖玉米和孩子们打工挣的钱,还了20多次才将所有贷款还清。她还的钱里,大部分是用1元、2元、5元的零碎钱凑起来的。镇信用社评定张林英为首批信用户,表示如果她和儿子创业,信用社可以联系项目、技术并提供资金方面的支持。

张林英在走过13年艰辛还债路的同时,也走出了一片充满阳光的诚信天地。还完所有外债的张林英现在倍感轻松踏实。儿子们已长大成人,都有了工作,她爱说爱笑,一家人对生活充满了憧憬和希望。

2008年,张林英被授予长治市道德模范称号。

329张禹

张禹,男,43岁,中共党员,河北鑫合生物化工有限公司董事长、总经理。

张禹二十年如一日坚持诚实做人、诚信经营,创立企业名牌,赢得市场信任,实现公司连续16年盈利上台阶,企业由一个县办小厂发展成为国内规模最大、技术最先进、品种最多、信誉最好的生物多糖胶行业霸主。张禹常告诫员工:“企业的利润是用户给的,员工的工资是用户发的,企业的发展依赖用户的信任。”

张禹信守合同,绝不失约。20年来,从没发生过一次质量事故或合同纠纷。为保证交货时间,他曾不惜高价改海运为空运,不惜焚烧价值百余万元的“凑合”合格产品。2008年下半年以来发生国际金融危机,因美元贬值而影响了公司利润,张禹坚持不给顾客转嫁负担,至今仍执行危机以前的售价。他的诚信守约赢得用户的普遍赞誉。

张禹诚信经营,信义为先。他派员工到各行业免费试用产品并培训人员万余次;曾多次应国内外油田临时出现钻井事故之急,在没有合同和定金的情况下,以最短的时间将产品送到指定场地。2001年4月,中原油田出现井塌,急需20吨黄原胶救急,张禹没顾上吃晚饭,亲自随车连夜赶赴现场,帮助抢险,为国家挽回300余万元的经济损失。

张禹坚守原则,追求共赢。对原材料供应商,从不违约拖欠材料款,年均召开两次供应商座谈会。2006年6月,一家供应商因环保不达标被责令停产整顿,张禹立即将自己公司的污水处理站图纸无偿提供给对方,并以预付款的方式拨付资金200万元,对方从此成为“鑫合”的铁杆合作伙伴。

张禹关爱员工,热心公益。公司每年两次为特困职工捐款,救助特困职工子女上学。绝不拖欠员工的工资福利及保险。2007年7月,由于公司技术改造资金紧张,员工主动联名提出缓发当月工资,但张禹坚守承诺,以个人名义借款100余万元按期为员工发放工资。企业三年来接纳贫困家庭劳动力就业90多人。

张禹荣获河北省劳动模范、新长征突击手、优秀企业家等荣誉称号。鑫合生物化工有限公司连续16年荣获省级文明单位、诚实守信单位、信用优秀企业、重合同守信用单位等称号。

330张荣华

张荣华,女,40岁,天津荣程联合钢铁集团有限公司总经理。

“做人要厚道,做事要诚实”。这是张荣华长期以来养成的口头禅,也是她淳朴农民本色的表白,更是她商场拼搏的经验总结。

对当地政府和百姓,她承诺“打造百年绿色荣钢”。钢铁企业一直是能耗和污染大户。张荣华科学处理企业发展与节能减排、保护环境的关系,尽全力为政府分忧、为当地百姓造福。在节能减排、资源综合利用上,累计投入近7亿元,建设了煤气综合利用发电,实现煤气全部回收利用,每年回收发电2亿度以上。投资2亿多元建设了日处理7.2万吨的污水处理厂,把大沽河排污水、葛沽镇生活废水处理后作为生产补充用水。实现了生产废水零排放,地下水零开采,不仅帮助城市缓解了水资源短缺的紧张局面,还帮助政府解决了城镇污水处理的难题。荣钢也因此成为“天津市资源综合利用企业认定”和“天津市循环经济试点”企业。

对客户她有诺必践,严守合同,靠诚信赢得市场。前两年钢材价格大涨,当时钢材上下午的价格都不一样。一位客户正好赶在市价上涨的时候来荣钢提货,张荣华二话没说,立即按合同约定,以每吨低于当时市价800元的价格让他顺利把钢材提出。国际金融危机袭来之后,不少企业面临减产甚至停产的威胁。荣钢积极应对,深挖内部潜力,做到了“不限产、不减薪、不压支、不减员”,保持了职工队伍稳定、生产稳定、经营稳定,产品非但没有积压,还始终保持着半个月以上的订单量和预付款。

对员工她真诚待人,以真情换真心。公司一名普通员工患了肾衰竭,急需换肾。张荣华了解情况后,动员职工献爱心,自己又拿出十六七万元,帮他顺利做了手术。此后,每年少则七八万、多则十几万,为这名员工做透析。对患病员工的不离不弃使她赢得了全体员工的爱戴和信任。

多年来,张荣华把回报社会当成个人和企业的责任。荣钢集团为社会提供了7000多个就业岗位,带动了周边相关产业,拉动了地方经济发展。她热心社会公益事业,汶川特大地震发生后,她和丈夫向灾区捐款1.1亿元,立志要建设“震不垮的学校”。10年来,他们夫妻的公益和慈善捐助累计达2.8亿多元,受到社会的广泛赞誉。

张荣华先后荣获天津市五一劳动奖章、天津市劳动模范、天津市红十字奖杯等荣誉称号,被评为天津市道德模范。

手机光明网

光明网版权所有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网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