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glish

全国助人为乐模范候选人(133-148)

2009-06-19 来源:光明日报  我有话说

133  陈余春

陈余春,男,42岁,江苏省南京市上海柏森科技有限公司职员。

他无偿献血54000毫升、造血干细胞100毫升,成为江苏

省无偿献血量最多的人之一,也是江苏省第一位无偿捐献造血干细胞的农民。54000毫升的血液,几乎相当于13个成人体内的总血量,这些血成功挽救了山东、上海籍的两名患者以及更多素不相识的人。

1997年,在徐州打工的陈余春看见街头的义务献血车,从这第一次捐献的400毫升开始,陈余春一坚持就是十多年,从未间断。

2005年元月,在南京打工的陈余春接到苏州血站的电话,他的骨髓造血干细胞与上海一名16岁患病少女配型成功。陈余春立即自费打车赶到江苏省第一人民医院,毫不犹豫捐献了100毫升造血干细胞。要知道这100毫升造血干细胞,要从1000余毫升常规血液中才能采集出来。2009年3月,陈余春接到红十字会通知,北京一位白血病患者与他骨髓血样匹配成功,只待患者达到最佳手术时机即可捐献。

陈余春用他宝贵的鲜血救助生命,用无私的奉献传递爱心。他先后荣获全国无偿献血金牌奖、造血干细胞奉献奖,江苏省首届道德模范、十大杰出志愿者、第十届精神文明十佳新人新事等荣誉称号。2008年荣获中国红十字会总会等颁发的无偿献血生命奖牌。

134陈荣超

陈荣超,男,77岁,中共党员,北京市丰台区第十三军休所军休干部。

陈荣超退休后不忘报效社会,二十年如一日捐资助学,先后捐资60余万元,建起2所希望小学、3个希望图书馆,资助6名贫困学生。

1989年,陈荣超退休后,与老伴商量决定以捐资助学的方式,为国家和社会发挥余热。根据有关规定,捐建一所希望小学至少要20万元。但当时陈荣超夫妇的积蓄远远不够。于是,他们开始了精卫填海般的攒钱历程:不吃营养品,一日三餐粗茶淡饭,基本不买新衣服,就连用的手纸,也是老伴用攒的废报纸从超市换来的。

可就在“20万”的目标越来越近时,意外情况接踵而至。先是陈荣超的儿子因病下岗,陈荣超不得不挤出些钱来为儿子治病,供孙子上学。1999年5月,陈荣超又突发心肌梗塞住院。当家人提出“先取出些钱来救命”时,他却毅然对老伴说:“咱们辛苦努力10年,积攒这20万实在不容易。不用在我身上花冤枉钱了……”

2000年10月,他和老伴终于如愿以偿,在四川省芦山县建成一座建筑面积1700多平方米的“晨阳希望学校”。此后,他们又出资为学校购置1台彩电和300多张教学光盘,捐赠1.5万元作为奖学金。如今,该校学生已由最初的600余名发展到1300名,连续多年升学率居全县同类学校前列。

陈荣超常说:“老牛自知夕阳短,不待扬鞭自奋蹄。”2005年,陈荣超夫妇再次拿出20万元积蓄,在内蒙古乌兰浩特市捐建了第二所希望学校。近年来,陈荣超捐资的步伐也越来越快,每攒够5万元就建一个希望图书室,目前已捐建了3个。他们还每年拿出1万元,资助四川芦山县6名贫困孩子上中学。

陈荣超先后荣获中华慈善奖、首都十大公德人物称号,入选中国好人榜。

135陈海燕

陈海燕,女,44岁,陕西省礼泉县海燕聋哑学校校长。

为能让残障儿童像正常孩子一样上学,陈海燕创办了聋哑学校,把满腔的爱倾注到了特教事业,帮助残障儿童学习、就业,自立自强,为他们成长成才支撑起一片天地。

1994年,在宝鸡市任教的陈海燕,怀着报效家乡父老、支援农村教育的志向,离开条件相对优越的工作环境,返回家乡创办了烟霞镇海燕小学,短短几年就产生了良好的经济和社会效益。一次,陈海燕碰见本村聋哑儿童马丹的妈妈正硬拉着马丹去城里上特教学校。因为离家太远,而且每周才能回来一次,4岁的小马丹哭闹着死活不愿意去。孩子撕心裂肺的哭声和家人又气又伤心的表情,深深地触动了陈海燕的心。经过调查,她发现附近不少村镇都有这种现象,有的聋哑儿童到很远的地方上学,有的干脆辍学在家。“残障儿童同样是祖国的花朵,他们也有受教育的权利。”2002年,她不顾家人的反对,创办了礼泉海燕聋哑学校,走上了清贫而艰辛的特教生涯。

为了让更多贫困残疾孩子能上得起学,陈海燕每人每年仅收650元基本生活费,常常自己动手种菜、做饭,补贴不足。残障儿童由于生理缺陷,性格倔强孤僻,经常哭喊吵闹、随地大小便,互相打架。但陈海燕从来没有嫌弃过,始终用慈母般的爱关怀着孩子们。她详细记录了每个孩子的情况,坚持因人施教;同时扮演老师、妈妈、炊事员、保洁员等角色,每天早起晚睡,给孩子们洗衣做饭、叠被梳头,甚至给智障女孩换卫生巾。

为了提高残障孩子的教育水平,她不断探索科学的教学方法。每天早上她亲自带聋儿做舌体操练习发声,让一双双小手触摸她的喉咙感觉声带振动,用一个个夸张的口形为学生演示清晰的唇语,用一幕幕形象的情景剧演示文字含义。通过坚持不懈的努力,许多聋儿学会了发音说话,开始和身边的人沟通,十几名聋哑学生在她的帮助下安置了工作。

由于长期超负荷劳累,陈海燕左眼失去视力,并患上了严重的慢性咽炎。

2008年,陈海燕被评为陕西省首届十大母亲、咸阳市首届感动咸阳道德模范人物,光荣出席第十次全国妇女代表大会。

136周世友

周世友,男,56岁,中共党员,安徽省六安市金安区绿化办主任。

从部队转业回到家乡后,周世友始终遵循“永不忘本,永感党恩”的信念。2001年底,周世友申请成为六安市金安区的贫困村――双河镇椿树村的驻村蹲点干部。蹲点期间,村里有一位叫尹德珍的村民,丈夫因患乙肝刚刚去世,自己和儿子也被传染,病情危急。周世友得知此事后立即登门查看,接着马不停蹄地赶往合肥购买药品并连夜返回。等他徒步走了十几里山路跨进尹家大门时,母子俩又惊又喜,看到周世友衣服扣子扯掉了,腿上划满了血口子,母子俩泪如泉涌。后来,周世友又四上合肥,花了近3000元钱抓药,母子俩病情终于有了好转。蹲点结束后,周世友还义务把椿树村作为自己的扶贫村,利用节假日带领群众兴修水利,修筑道路,帮助村两委干部理清发展思路,积极寻求政策支持,鼓励农民调整产业结构,扶持村里兴办集体企业,将全区的后进村变为全省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示范村。

2002年,国家实施退耕还林政策,周世友敏锐地意识到这是帮助农民脱贫致富的一条新路。他走村串户宣传发动,面对面地教村民栽植。在退耕还林的两年里,周世友在椿树村绿化荒山坡1685亩,为村民带来了可观的经济效益。2003年,他跑资金,拉赞助,建起了拥有24间房屋的五保老人新村,使首批12位五保老人顺利入住过冬。之后,又用自家唯一的房产作为抵押,在有关部门的支持下贷款建成了全省首家自筹资金兴建的残疾人新村,村里17位残疾人从此有了自己的新“家”。

2005年底,周世友将全国先进工作者、全省优秀军转干部的奖金全部捐献出来,加上市区有关部门的支持,在全区率先建起了一幢计生养老公寓。多年来,他还拿出工资奖金近10万元,资助贫困学生继续求学,帮助多户特困群众发展特色产业,深受当地干部群众的信赖和爱戴。

周世友先后被评为全国先进工作者、全国优秀军转干部、全国模范公务员。

137林萍

 

林萍,女,42岁,浙江省太平洋人寿保险公司宁波镇海支公司营销业务部主任。

2009年5月5日,42岁的林萍把近一半的肝脏移植给了8岁的徐洁,将她从死神手里抢了回来,这对“熟悉的陌生人”一日之间成为“肝胆相照”的“亲人”。随着“林萍无偿捐肝救女童”的事迹被数十家国内媒体报道、转载,这位保险公司普通职员身上的助人为乐精神,感动了宁波,感动了中国。

2009年4月,林萍得知同村女孩徐洁得了一种“肝痘核变性”的病,而且已经进入晚期,需要立即进行肝脏移植。但经过检查,徐洁近亲中无一人与之匹配,无法进行肝脏移植手术。看着年仅8岁孩子的生命岌岌可危,善良的林萍萌生了捐肝的想法。林萍接受血型、肝配对检查后,发现自己和徐洁血型相同,而且各项移植必要数据也符合要求。但是,林萍要捐肝的想法却遭到家人的反对。面对家人的反对,林萍选择了沉默。私下里,她却悄悄去了上海瑞金医院三四趟,做着捐肝的准备。

5月的一天,主刀医生同她进行了最后一次谈话,告诉她,手术不仅要割去一半左右的肝脏,还要拿掉胆囊,半年内都不能从事体力劳动。林萍也进行了最后一次认真的思考,仍然决定手术如期进行。

捐肝手术开始了。由于高度紧张,林萍在术前插胃管时很不顺利,吐了血。这时徐洁的妈妈哭着哀求她放弃手术,但林萍摇摇头说“没事的”。经过瑞金医院医护人员的精心手术和护理,林萍和徐洁两个人的手术都成功了。

林萍的义举感动了小徐洁一家,感动了医护人员,感动了整个社会。徐洁的爷爷说,她能卷起袖子做配型,我们就已经非常感激了。徐洁的母亲说,林萍嫂子做了一件或许母亲都做不到的事情,她的恩情我们这辈子都报答不了。医护人员说:“像林萍这样将肝义捐给一个没有血缘关系的小女孩的事情,极其少见,她太伟大了,我们都很敬佩她。”林萍住院期间,许多素不相识的人怀着敬意,带着祝愿,自发到医院看望她。市民、网友亲切地称她是“宁波的英雄”、“宁波的骄傲”。

138林强

林强,男,55岁,中共党员,四川省教育厅副巡视员兼省文联副主席。

林强转业到四川省教育系统工作后,锐意改革农村体育教育模式,资助偏远山区修建学校、普及教育,利用摄影技术推动贫困山区教育事业和全省旅游业的发展,为精神文明建设贡献了光和热。2007年7月6日,胡锦涛总书记作出重要批示,号召广大干部向林强同志学习。

1987年,林强从部队转业到四川省教育厅体育卫生艺术处工作后,就把全力推进农村教育事业、为农民多做善事好事作为义不容辞的责任。他坚持密切联系群众、锐意改革创新的工作作风,深入山区、农村调查学校教育情况,同老百姓结下了深厚感情。他先后提出因地制宜,土法上马,就地取材,勤俭办好农村学校体育教学工作等新的思路,撰写了一批学术论文,创造了学校体育教育的新模式。

林强怀着一团炽热如火的爱心,为落后山区播撒现代文明的曙光。他先后10多次翻山越岭来到被称为“麻风村”的凉山彝族自治州布拖县乌依乡阿布洛哈村,调查这个贫穷山村的教育情况。当他发现该村第三代村民没有接受过任何教育的情况后,决心帮助该村建一所学校。他通过争取政府重视和社会关心,以及自己的捐款捐物,帮助村民解决了建校、修路、用电等一系列实际问题,使村里34名孩子第一次走进了教室,山沟里40多年来第一次传出了朗朗的读书声。

林强还发挥摄影专长,用影像作品为社会作贡献。近年来,他跑遍了甘孜、阿坝、凉山、巴中等高原山区和革命老区,拍摄的10余组农村学校教育专题照片,引起了各级政府的重视和社会的广泛关注。特别是在2000年,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一名官员看了林强拍摄的艾滋病患儿专题作品后,称赞他是“一位有社会责任感的摄影者”,为此专门拨款用于内江市的艾滋病患儿教育。他还出版了《中国西部》、《海螺沟》等四本大型画册,成为世界了解四川胜景的窗口,为全省旅游业作出了贡献。

近年来,林强先后获得全国学生体质健康调查研究工作先进个人、全国模范军队转业干部、四川省优秀共产党员、全国中青年德艺双馨文艺工作者等荣誉称号。

139欧学联

欧学联,女,66岁,中共党员,山西省大同市矿区永定庄街道永前街社区居民。欧学联1961年随丈夫来到大同煤矿。来矿不久,她发现在井下一线的矿工大多数单身,日常生活需人照料,便联系一些家属义务为矿工拆洗被褥、缝补衣服,这一干就是20多年,直到矿工们用上洗衣机。20多年来,她自己花钱买肥皂、洗衣粉,还要买布、针线等缝补材料,光纽扣就买了1万多个。

为了让矿工们能够喝上几口好热茶,她带着家人到山上采草药配上玫瑰、茉莉等,再经七蒸七晒等多道工序,制成清爽可口的山茶送到矿上。她采药、制茶、送茶坚持了30多年,采茶走过的山路有3万多里,采集草药1100多公斤。她的茶被誉为“学联茶”。后来,她又东奔西走,筹划资金,先后在社区办起了托儿所、学前班、校外辅导站,解除了许多矿工教育子女的后顾之忧。

欧学联自己的生活很简朴,但始终坚持济贫帮困、扶危助孤。她先后赡养、帮助过孤寡老人、退休工人以及家境贫寒、患特大病的群众24人。一名老八路是二等甲级残疾军人,退养在家,膝下无儿无女。欧学联像亲女儿一样照顾老人20余年,直至老人去世。得知一位老矿工的孙女患心脏病需要做手术时,她带头捐款筹措医疗费,带着孩子四处求医,医院得知这一情况非常感动,减免了大部分医疗费。她三次将矿上分配的楼房让给了更加困难的家庭。矿领导考虑到她家的困难,决定解决她长子的工作,但她说服自己的儿子,把工作机会让给了一个更需要的人。

大同煤矿区有不少待业青年,为缓解社会就业压力,欧学联走遍社区、家庭,鼓励待业青年转变就业观念,外出就业。同时,她四处奔波,多方联系,为职工子弟外出就业谋出路、想办法。

多年来,欧学联走访慰问了7个省市自治区驻地官兵720多次,给官兵们送去了缝制的18万多双鞋垫和18面锦旗以及17800多斤粽子。她认了9个孤儿战士为“兵儿子”,并从各方面关心和爱护他们。她认“兵儿子”的事迹登报后,许多驻地的孤儿战士纷纷来信,热切地要认她这个“兵妈妈”,现在欧学联已经有了74个“兵儿子”。

欧学联先后荣获全国先进工作者、全国三八红旗手、全国巾帼建功标兵、全国双拥模范、全国煤炭战线劳动模范、全国煤矿群众安全生产工作先进家属、山西省十大助人为乐模范等称号,是第九届全国人大代表。

140罗玮

罗玮,女,23岁,中共党员,四川省广元市老幼托管中心负责人。

罗玮以“大爱无言,奉献为乐”的博大情怀,把赤诚的爱心献给需要关爱的人们。这位年轻的姑娘,是我国器官移植史上无偿为陌生人捐肝的第一人,她利用康复期间社会各界的捐款在广元市郊建起了第一家老幼托管中心。汶川特大地震发生后,她志愿来到灾区全力救助受灾群众,用感人的义举书写了美丽青春。

2005年的一天,正在成都打工的罗玮,从媒体上得知四川省蒲江县妇女廖红霞患肝坏死急需换肝,便赶到医院表示愿意捐献自己的部分肝脏来挽救病人。但捐肝存在很大的风险,如果手术失败或者留下后遗症,都将威胁罗玮的健康和生命。而此时国内尚无一例无偿捐肝者。罗玮的决定起初遭到家人和朋友的坚决反对,父母和哥哥专门赶到成都硬把她带回了广元。面对家人和朋友的强烈反对,罗玮耐心说服他们,最终取得大家的支持,成功地给廖红霞捐出一叶肝脏。在医务人员的精心护理下,她和廖红霞均恢复良好。

罗玮无偿捐肝的义举,引起社会各界的关注。在她康复期间,各界人士为她捐款10多万元。除治病和营养开销外还剩3万余元,她便利用这些钱,并通过募捐,在广元市郊区建起了第一家老幼托管中心,解决外出务工人员的老人、小孩的生活起居和学习辅导等问题。2007年以来,她又动员家人拿出自家的房屋补偿款8万余元,在广元市龙山镇大牟村、双河乡场分别建起了“罗玮留守学生之家”。她还向社会发出倡议,争取3年内让全市所有农村留守的老人和孩子有一个温馨安乐的家园。汶川特大地震发生后,罗玮一方面安顿好托管中心老人们的临时住所和生活,另一方面主动到072医院当志愿者,奔赴青川重灾区救助群众,并陆续接收青川受灾老人和儿童300余人到托管中心临时安置。2008年5月20日,罗玮在抗震救灾斗争中光荣入党。

2005年以来,罗玮先后荣获全国三农公益人物奖、首届全国道德模范提名奖、四川省十大杰出青年和十大杰出女性等荣誉称号。

141柏万青

柏万青,女,60岁,中共党员,上海市静安区静安寺街道老年协会副会长、柏万青志愿者工作室负责人。柏万青系上海市静安区静安寺街道办事处原副调研员。2004年退休后,她毅然谢绝了多个单位的聘请,义无反顾地选择留在社区、奉献社区,担任了街道老年协会秘书长。2006年,在市、区文明办的关心下,柏万青成立了全市第一个以个人名字命名的志愿者工作室。柏万青在社会服务的舞台上尽情发挥着光和热。她设立了多种为民服务项目,并始终以热忱的工作态度、执着的敬业精神、忘我的工作干劲,为社区的广大群众无私地提供帮助。

当柏万青发现不少老年人希望通过旅游丰富自己的晚年生活,但很多旅行社顾虑多、不愿接受老年游客的情况后,她萌发了为老年人提供专门旅游服务的想法。她针对老年人的特点,选择资质优良的旅行社合作,成立“夕阳红”旅游沙龙,包火车专列游香港、乘邮轮赴日本、坐飞机逛美国……成功组织多次老年旅游活动,足迹遍及五大洲,受到了老年人的热烈欢迎。

社区中除了孤寡老人外,还有很多子女不在身边的“空巢老人”。想到无人照料的老人生活寂寞、缺乏关爱,柏万青又坐不住了。她发动老年协会会员“千人帮百家,爱心走进老人家”,动员低龄老人帮助高龄老人,健康老人帮助体弱老人。社区内500多户无人照料的老人身边有了热心的志愿者,生活从此不烦忧。现在,老人的安全和生活问题不仅能在较短时间得到解决,而且邻里间更加和睦,尊老爱老的中华传统美德也得到了弘扬。

柏万青还是个热心的“红娘”。她成立了“阳光单身沙龙”,帮助单身中老年人架起互诉衷肠的桥梁。目前已有会员4200余名,其中约40%找到了生活中的另一半。柏万青还成立了全市第一家社区公益性青年白领婚姻服务机构――“相约你我交友沙龙”,很受相关群体人员的欢迎,目前有会员2000余名,婚配成功率达50%。

2008年,柏万青成为上海市人大代表,她十分珍惜来自群众的信任,积极履行人大代表职责,经常深入基层调研,倾听群众意见,以极大的热情为困难群体反映意愿、排忧解难。同年,柏万青还应邀参加了上海电视台的节目,以真诚、公正、爽快的现场表现,打动了广大观众的心。

柏万青荣获全国精神文明建设先进工作者、上海市杰出志愿者、上海市三八红旗手和三八红旗手标兵等荣誉称号。

142洛桑山丹

 

洛桑山丹,男,45岁,藏族,西藏自治区阿里地区民族宗教局佛教协会名誉会长。

洛桑山丹出生在一个农民家庭。他一贯乐善好施,是一名优秀的爱国宗教人士。他先后出资近60万元,为旅游胜地架桥修路,修复楚果寺;收回流失文物157件,价值2000多万元;扶养13名孤寡老人;建立矿泉水厂,成立旅行社,帮助当地群众脱贫致富。拉萨“3・14”打砸抢烧严重暴力事件中,洛桑山丹不顾个人安危,积极救助群众脱险,以善良、正直和勇敢赢得了各族群众的称颂。

2008年3月14日下午,正在家中休息的洛桑山丹听到外面传来一阵嘈杂声,他走到二楼窗口,想看看究竟发生了什么事。外面的场景让他目瞪口呆:整个街面浓烟滚滚,狭窄的巷子里,20多个手拿长刀、斧头、石块的暴徒,疯狂地追打行人,砸抢商店,焚烧商铺。洛桑山丹冲到楼下打开家门,把惊慌失措、四处逃散的30多名无辜群众叫进自己家里躲避。当他看到一些群众躲在附近楼顶时,马上和弟弟一起搬来梯子,把他们一个个接到自家院中安顿好。整个下午,洛桑山丹和家人共救助106名无辜群众,其中有许多妇女和刚出生的婴儿。

洛桑山丹一边安抚他们,一边招呼家人给他们端上热腾腾的酥油茶、牛奶、饼干等。下午6时左右,被救群众中有两名妇女接到电话,让她们赶紧去学校接被困的孩子。当他冒着生命危险,走了两个多小时,把分别就读于3所学校的3个小孩安全带回家后,两位母亲感动地流下了热泪。为确保避难群众生命安全,洛桑山丹和弟弟轮流在家门口值班。

洛桑山丹救助群众的事迹传开后,很多人对他的行为赞叹不已,他却平淡地说:“多少年来,藏族、汉族、回族生活在同一片土地上,就如同兄弟姐妹一样。在这个时候,每一个有正义感的人都不会见死不救的,只有这样才能对得起自己的良心。”

2008年,洛桑山丹被评为西藏自治区道德模范。

143胡玉荣

 

胡玉荣,女,44岁,福建省寿宁县玉荣面制品加工作坊店主。

胡玉荣曾是一名下岗女工,她人下岗了,但心没下岗,凭着一股自强自立、吃苦耐劳的精神,创出了自己的一番事业。更难能可贵的是,十几年来,胡玉荣几乎倾其所有,把艰苦创业、节衣缩食积累的20多万元用于扶贫济困,资助寒门学子,被人们誉为“穷人慈善家”。

自幼家境贫穷的胡玉荣,高中毕业后进了寿宁县丝绸厂,干起了又脏又累的机修活。1992年她和丈夫双双下岗,丈夫还患上了严重的椎间盘突出,行走困难。她下岗不失志,勇敢地挑起一家人的生活重担。一次偶然的机会,她得知寿宁县城关的面制品都是从外地引进的,十分紧缺。她敏锐地抓住商机,凭着顽强的毅力,经过半年多时间的艰难摸索,掌握了这一行当的工艺技术,创办了当地第一家用机器生产扁肉皮、饺子皮等面制品的加工作坊。

当面制品事业渐入佳境后,她毅然决定,“把钱像肥料一样撒出去,帮助别人!”十多年来她扶贫济困,哪里有苦难,哪里就有她的身影。“孩子,不要担心,有

阿姨在,你不会失学的!”这是她对许多寒门学子的承诺。2000年起她开始定期资助贫困学生,迄今已有5名贫困生在她的帮助下顺利读完大学,目前仍在定期资助4名大学生和2名职高生就读,每月支出2000多元,这相当于她辛辛苦苦干一个月的收入。去年10月,胡玉荣又将获得各项荣誉的奖金以及自己省吃俭用的9万元全部拿出来,设立了“爱心助学基金会”。她还坚持每月定期到养(敬)老院,给孤寡老人送食品、过生日等。

20万元对于富人来说也许不算多大的财富,可对胡家来说,却是靠爱心一点一滴抠出来的大笔财产。如今胡玉荣一家人还居住在终年不见阳光的房子里,家里摆设十分简陋,一张旧沙发、一台旧电视机还是夫妻结婚时置办的。

胡玉荣是学生们的“知心姐姐”和青年成长励志的生动教材。如今,在她身边聚集了以学生为主的志愿者100多人,他们经常到公园、体育场等公共场所打扫卫生,到敬老院服务老人等等,跟着她奉献爱心的人已越来越多。

胡玉荣先后荣获全国巾帼建功标兵、福建省劳动模范、感动福建十大人物等称号。

144赵广军

赵广军,男,32岁,中共党员,广东省广州市海珠区江南中街街道办事处办事员。

1998年以来,赵广军累计从事志愿服务近5万小时、帮助近1万名服务对象、捐献13万余元。在他的帮助下,1200多名误入歧途的问题青少年走回了正道,200多个有自杀倾向的人找回了自我、重获新生。

他与沉迷网络、夜不归宿的孩子交朋友,让他们开始正常健康的学习生活;他为帮助“问题少年”离开团伙,被人打得伤痕累累;他每月收入仅1800元,但资助孤寡老人和问题少年时毫不吝啬。为了省钱,一年四季他都只有两三套换洗衣服,即使在冬天,也经常穿一件衬衣,鞋子穿烂了也舍不得换,但他却帮助了60多位孤寡老人。

赵广军2004年底自费开通“生命热线”,专门为生活中遭遇不幸和承受巨大压力的人进行心理安慰和疏导。“生命热线”开通后,最多时一天有160多人求助。凌晨两三点经常有人打来电话求助,有的连续通话20多个小时也不肯放下电话,有的还将委屈绝望的情绪发泄到赵广军身上。无论何时,赵广军都不拒绝倾听,他每天睡眠常常不足4个小时。通过“生命热线”,赵广军成功地挽救了数百名欲自杀和准备行凶的人。

2008年初,赵广军组织志愿服务队慰问滞留在广州火车站的外来务工人员,劝导他们留穗过年或延期返乡。汶川特大地震后,赵广军组织志愿者探望来自四川灾区的伤病员。

由于常年劳累,饮食起居没有规律,赵广军身患高血压、糖尿病、心肌炎等多种疾病,在帮教问题少年的过程中,他几次因为高血压而晕倒,醒来之后又继续工作。2005年他因劳累中风住院,医生告诫他好好休息,但他依然坚守“生命热线”,还拖着不能走的右脚进行志愿服务。

赵广军先后获得首届全国道德模范提名奖、第十一届中国青年五四奖章、改革开放30年感动广东人物提名奖、广州市劳动模范等称号。

145赵永录

赵永录,男,72岁,黑龙江省桦南县阎家镇桦木岗村村民。

1960年,赵永录只身一人来到了倭肯河边开地种田。倭肯河桦南段人烟稀少,河上一直没有桥,常常发生村民因过河种地、上山砍柴溺水身亡的惨剧,看到一条条生命被河水无情吞噬,赵永录自己做了一条小船,开始义务为村民摆渡。这一摆就是49个春秋。

49年来,无论是锹镐锄犁还是农药化肥,只要船上能装得下,赵永录都会帮着运过河;需要过河的人,不管认不认识,上船就行。每天清晨4点多,天刚放亮,散发着薄薄水雾的倭肯河上,便会出现一只小木船,一位身体结实、皮肤黝黑的汉子默默地撑船运送两岸乡亲过河,几十年如一日,分文不收,风雨无阻。每年开春和初冬的时候,河里无法行船,赵永录照样每天守望在河边,怕有人步行过河发生意外。自有了他的摆渡和守护后,倭肯河段再没有发生村民溺水身亡的事。近半个世纪以来,赵永录摆渡的身影成为倭肯河畔不变的风景。依兰县团山子村民张永州说:“我家的地就在河对岸,以前我父亲乘赵大爷的船过河种地,后来我们爷俩一起乘船。附近四个村里有不少家都是这样的,赵大爷是我们的恩人。”

1998年发生百年不遇的特大洪水,赵永录用小船把附近受到洪水威胁的居民一家一户安全转移,等他回到自己的窝棚时,老伴已经被洪水逼到了炕上,再晚一会儿,炕就要被水泡塌了,后果不堪设想。当他满怀内疚地拉起老伴往外走的时候,老伴一句话深深感动了他,“等水退了,咱就回来,还摆渡,还不要钱,我知道你是真掏心窝子地惦记大伙儿啊!”

倭肯河水与岁月一道静静流淌,默默地见证着赵永录几十年如一日的善行义举。他无儿无女,却悉心养育了在倭肯河畔捡到的两个弃婴。如今两个孩子已各自成家,生活美满。1994年初冬,邻村村民杨永新赶牛车拉柴火过河翻了车,赵永录听到呼救后奋不顾身跳入冰冷的河水中,将杨老汉救上岸时,赵永录的身上已经结了厚厚的冰茬儿。2009年春,他又收养了双鸭山一对生活窘困、身体多病的父女,管吃管住,还承担了父女俩的医药费,孩子的父亲感动地跪在地上说:“您就是我亲爹,孩子就是您的亲孙女,我和孩子世世代代都会铭记您的大恩大德。”

2008年,赵永录被评为感动龙江人物。

146赵红亮

赵红亮,男,32岁,中共党员,海南大学政治与行政学院研究生。

赵红亮出生在河南安阳一个农民家庭。在母亲的教导下,他养成了坚强乐观、不怕困难的品格。

1998年,赵红亮认识了两位江西的贫困小学生。他想:我只要平时节俭点,就能帮他们,也许就能改变他们的命运。赵红亮很快把想法变成行动,他通过省吃俭用、勤工俭学等办法,积攒下为数不多的钱帮助那两个贫困小学生,一直到他们完成中学学业。自此,节俭助学成了赵红亮生活中的一部分,他采用各种途径和方式资助贫困儿童。截至目前,赵红亮共向希望小学捐款近万元、图书近千册。

大学期间,赵红亮积极组建青年志愿者服务队,到图书馆和周边村镇开展志愿服务,利用周末为学校周边的贫困中小学生提供免费家教。他积极参加学校“爱心”艺术团和“爱心实践基地”的建设,参与送文化科技下乡和基础医疗护理的宣传,向偏远地区赠送科普读物和衣物。2002年11月,赵红亮同儋州市敬老院的孤寡老人和孤儿结下不解之缘。他自学中医穴位按摩、常用药膳、聋哑儿童心理辅导等知识,自购血压计、拔罐器等医用器具,定期为老人和孩子们做保健。大学毕业后,赵红亮选择了到贫困偏远的白沙县南开乡黎苗少数民族山区支教。赵红亮用学到的知识帮助当地种胶农户致富,多次回母校了解热带经济作物知识,对当地胶农进行技术指导,赠送科普图书和自费刻录的科普光碟,积极为当地胶农与母校科技扶贫结对牵线搭桥。2008年10月,当地暴发大面积橡胶树病虫害,赵红亮徒步深入山区,调查和收集害虫标本,协助专家帮助种胶农户解决问题。

赵红亮先后荣获海南省优秀共青团员、西部计划志愿者标兵、十大杰出青年志愿者、十大助人为乐道德模范和中国青年志愿者银质奖章等荣誉称号。

147赵渭忠

赵渭忠,男,77岁,中共党员,河北省军区原副政委。

赵渭忠退休以来,抱定“离职不离旨,一辈子为人民服务”的信念,把至真至情、无私大爱献给了贫困失学儿童,被群众誉为“希望将军”。

1990年,赵渭忠到革命老区河北涞源县调研时,了解到抗日英雄王二小家乡的赵家井小学4间校舍严重破损,孩子们夏天露天读书、冬天在羊圈上课,他的心被深深刺痛了,萌发了为贫困地区孩子们做点事的念头。办完退休手续,赵渭忠做的第一件事就是带着3000元钱来到河北省青少年发展基金会,报名加入希望工程志愿者队伍。随后,他拿出1万元积蓄,又多方筹集2万元,为赵家井村建起了9间新教室。从此,赵渭忠就和希望工程结下了不解之缘。17年来,他走遍了河北省17个贫困县的乡村学校,收集了几十万字的失学儿童资料,和家人累计向希望工程捐款100多万元,资助贫困学生650多名;向社会募集资金1000多万元,援建希望小学32所,资助贫困学生5000多名。

作为一名退休将军,许多人都认为赵渭忠有着很好的生活待遇,捐点儿钱不算啥。可人们哪里知道,赵渭忠这些年为了希望工程,不但捐出了全部积蓄和退休工资,而且作出了很多牺牲。十几年来,老两口仅靠老伴的退休金过日子,没有添过一件好衣裳,几只老沙发、一台旧彩电、两张硬板床一直用到现在。赵渭忠的女儿赵步云患病多年,生活比较拮据。2004年10月,她病情恶化,糖尿病并发尿毒症,每周要靠3次血液透析来延续生命。看到女儿一家为每年五六万元的医药费发愁,自己却无力相助,赵渭忠心里很不是滋味。就是在这样艰难的情况下,赵渭忠也丝毫没有动摇捐资助学的信念。他不但自己倾力助学,还发动家人、朋友和周围的人都参与进来。他和亲友们成立了“家庭希望爱心社”,姐姐、侄女和两个女儿的家庭都主动参加了希望工程。他多次到院校、企事业单位进行宣传,即使生病住院也没有间断。在他的影响和感召下,许多部队官兵、企业家、打工者都成了他的“希望之友”。

赵渭忠传递爱心、播撒希望、助人为乐的感人事迹在燕赵大地上广为传颂,受到社会各界广泛赞誉。他先后荣获希望工程特殊贡献奖、首届希望工程宣传奖特别贡献奖、中华慈善大奖,被评为全军先进离退休干部、全国关心下一代先进个人、感动河北十大人物;2007年,获全国道德模范提名奖,被评为河北省十大道德楷模。

148徐本禹

徐本禹,男,27岁,中共党员,华中农业大学经管学院辅导员兼校团委副书记。

2001年底,徐本禹通过媒体报道了解到,贵州省有个小学建在山上的岩洞里,五个年级146名学生只有三名老师。当地学生艰难求学的经历深深震撼了徐本禹。2002年暑假,还在读大三的徐本禹和4名大学生志愿者来到了贵州省大方县猫场镇狗吊岩岩洞小学,进行了为期23天的支教。2003年7月,他放弃读公费研究生的机会,只身一人来到岩洞小学支教。支教期间,他负责五年级一个班所有的课程,每天的课程都是满的。此外,他还拿出自己仅有的生活费资助当地的贫困家庭和学生。

2004年8月,徐本禹来到条件更加艰苦的大方县大水乡大石小学支教。为了整理贫困学生资料和好心人捐助的善款和物品,他几乎天天行走在大石小学到大水乡来回14公里的山间小路上。

2005年9月,结束贵州支教的徐本禹返回华中农业大学读研究生。读研期间,他和志同道合的大学生一起成立了“红杜鹃爱心社”。几年来,爱心社为贵州近20所中小学建立了图书室,为贵州的贫困学生募集到100多万元的物资,并为贵州培训了90余名乡村教师;爱心社每年还资助贵州的贫困学生。2005年,爱心社资助了500多名贫困学生。

从结束贵州支教到现在,徐本禹先后19次去贵州山区看望志愿者和那里的孩子们,每年暑假都带着华中农业大学的志愿者去贵州山区支教。在他的感召下,全国共有100多名大学生志愿者到大水乡进行暑期志愿服务,有30多人在大水乡中小学进行长期支教。通过他的牵线搭桥,共有8所希望小学(校舍)得到了修建。

2008年,汶川特大地震发生后,徐本禹先后3次来到绵阳;同年8月,他成为一名北京奥运会的志愿者。

徐本禹先后被授予湖北省优秀共产党员、中央电视台感动中国年度人物、全国十大社会公益之星、中国青年五四奖章、全国十大杰出志愿者、中国青年志愿服务金质奖章、全国十大杰出青年、改革开放30年中国教育时代人物、首届全国道德模范提名奖等荣誉称号。2007年当选党的十七大代表。

手机光明网

光明网版权所有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网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