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glish

中国文化产业在全球经济“寒冬”中逆风飞扬

2009-06-19 来源:光明日报 作者:新华社记者 周玮 我有话说

2009年前几个月,我国文化产业平均增幅达17%,图书销售增长20%,电影票房同比增长40%――在国际金融危机的冲击、经济发展遇到困难的情况之下,我国文化产业逆势增长,对保增长、促改革、调结构、惠民生具有重要意义。

经济发展新引擎

4月24日,文化部与中国银行在京签订《支持

文化产业发展战略合作协议》,双方将建立全面长期的战略合作关系,充分利用文化产业“反周期”发展的特性,破解其融资瓶颈,培育打造一批较具竞争力与影响力的文化企业与项目。

5月18日在深圳闭幕的第五届文博会,入场观众达351.7万人次,比上届增加83万人次;总成交额达到880.69亿元,同比增长25.4%。

6月15日,上海建立国内首家综合性文化产权交易所,形成全国性文化产业与金融资本对接平台。投入运行后,首批有500多个国内外项目将进入平台交易,其中境外项目约50个。

正在进行中的第12届上海国际电影节,显露出明显的集聚效应和资源优势。电影交易市场的展台已销售一空,国内著名电影机构纷纷设展,德国电影联盟、韩国电影振兴委员会、韩国IHQ等境外电影机构也争购展台。

尽管国际金融危机影响仍在持续,但我国文化产业却逆势飘红,其良好发展态势引人注目。2008年我国网络游戏出版产业的实际销售收入达183.8亿元,比上年增长了76.6%,同时为电信、IT等行业带来高达478.4亿元的直接收入,收入规模超过传统娱乐内容产业。电影、电视剧和影视动画等内容产业亮点频现,涌现出《铁人》《袁隆平》《喜羊羊与灰太狼》《潜伏》《誓言永恒》等观众喜爱的优秀影视作品。新闻出版业市场潜力初现,新媒体出版增长达40%以上,投资增长36%,产值增长40%左右。

相关专家认为,国家已出台了深化文化体制改革的政策意见,将文化产业列入了“十一五”规划纲要,同时出台了鼓励非公企业进入文化产业的政策。文化产业“逆势上扬、反周期调节”的特性,将使其成为拉动中国经济发展的新引擎。

变危为机占先机文化产业的花儿,缘何在金融危机中这样“红”?

“在经济进入新一轮下行周期时,文化发展与经济发展并非完全一致,在时间上常常是不同步的,有时甚至出现逆势飞扬。”清华大学教授熊澄宇的解释较具代表性。

经济发展越是遇到困难,人们越需要文化来提振精神、抚慰心灵;越是在物质消费疲软的时候,不少大众文化产品或服务越会成为消费新热点。业内人士指出,文化产业科技含量高、污染小、资源消耗少,适合国家产业结构调整、转变发展方式的需要,而一系列拉动内需举措不断释放人们的消费能力,同样有利于拉动文化产业。全球文化市场面临重新配置也为提升我国文化的国际影响力提供了一次难得的机遇。

我国文化产业逆风飞扬,并非没有危机。中国社会科学院新闻研究所所长尹韵公说,受全球金融危机影响,我国中小文化企业流动资金减少、市场份额小、产品单一、对上下游产业依赖度高的问题更加突出。在演艺市场,流动资金少、规模小的剧团、剧场也已呈现萎缩趋势。

但尹韵公同时表示,金融危机凸显文化的精神激励功能,进一步刺激了大众化、娱乐性文化需求。受金融危机影响,人们的生活压力、心理压力增大,更需要精神寄托、心灵慰藉,更需要宣泄情感、释放压力,今后各种轻松愉快、价格适中的文化消费将更受欢迎,电影电视、娱乐演出、音像制品、网络游戏等,只要内容适应群众的精神文化需求,艺术上精益求精,消费需求都会上升。

中国艺术研究院院长助理、博士生导师贾磊磊说,金融危机强化了市场的优胜劣汰效应,有利于加快文化产业结构调整步伐,打造出一批中国文化产业的品牌来。历史经验证明,每一次经济危机或金融危机,都是进行产业结构调整、升级和转型的有利契机。金融危机使缺乏竞争力的文化企业破产倒闭,客观上有利于挤去文化产业泡沫,加快推进跨地区、跨行业、跨媒体的重组整合,有利于促进产业升级换代,实现集约化、规模化生产经营。

推动产业规模振兴

如何抓住文化产业“反周期”运作的机遇,推动产业规模振兴,是摆在我们面前的现实课题。

专家建议,组织以全球重点文化市场和企业为对象的市场化调研,瞄准因发达国家市场萎缩、行业受挫带来的高端人才等资源过剩现象,准备充足的资金进行收购或盘整。比如通过长期租赁、购买国外一流演出展览场所或经纪机构股权等方式,把文化产品的海外制作与营销“阵地前移”,实现更好“落地”。

中国对外文化集团公司总经理张宇建议,文化产业要想实现“几何级增长”,必须积极打造文化出口品牌、规模企业。在演出市场打造“航空母舰”;在文化中介、图书出版等方面培育本土“文化产业大鳄”;抓住国内大型互联网企业普遍从投入期进入盈利期的机遇,扶持一批“网络文化产业巨人”。同时,通过国内外信贷、上市等各种渠道与工具,扩大资本供给,拓宽文化产业融资渠道。

推动文化产业跨越式发展,政府相关部门纷纷出台新举措。文化部加快制定文化产业发展政策,筹备全国文化产业工作会议;出台促进民营文艺表演团体发展的若干意见,推出一批民营院团发展的典型地区和院团;推进国家动漫产业综合示范园区等重大文化产业项目。广电总局将以手机小电影、网络短剧为重点,加强新媒体视听内容创作生产;鼓励原创、奖励精品,充分发挥少儿精品及国产动画发展专项资金的引导功能,积极实施国产动画创作人才扶持项目;以网络广播电视和移动多媒体广播电视为重点,加快发展新媒体。新闻出版总署将积极推动经营性出版社体制改革,争取年底前完成80家左右出版社转制及高校和地方出版社转制,启动中央各部门各单位经营性报刊出版单位的转制,引导和规范非公有资本参与出版活动;加强对国家出版基金、“走出去”专项资金等的管理,用好专项资金支持产业发展。

中国社会科学院不久前发布的《文化蓝皮书:2009年中国文化产业发展报告》预测,我国的文化产业将不仅仅是在短期内“逆势而上”,而是会以此为起点,进入一个更为健康的高速增长周期。中国文化产业的广阔前景令人期待。

(新华社北京6月18日电)

手机光明网

光明网版权所有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网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