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glish

京昆艺术觅得高校知音 皮黄丝竹征服莘莘学子

2009-06-19 来源:光明日报 作者:本报记者 苏丽萍 我有话说

大学生们围住著名麒派老生陈少云请之签名

京剧,离年轻人有多远?大学生,怎样对待京剧?

在上海市“高雅艺术进校园・百场京昆公益演出项目

”实施一周年之际,让我们来回顾这样几个场景:

2008年4月21日,上海京剧院著名艺术家尚长荣、关栋天、夏慧华主演的新编历史剧《廉吏于成龙》在上海财经大学礼堂演出,受到师生的热烈欢迎,演员们先后赢得了20多次喝彩。演出结束后,全场师生自发起立鼓掌长达5分钟,演员们3次谢幕。――百场京昆公益演出由此拉开帷幕。

2009年5月14日,上海京剧院新戏《成败萧何》在上海大学演出。演出结束后,剧场内冲进来两个学生索要陈少云和安平两位主演的签名。他们找到后台,又追到京剧院的大巴上,但没能追上两位主演。两同学失望得几乎落泪。

2009年5月20日,《成败萧何》在上海财经大学演出后,同学们冲上舞台请主演签名并合影留念。许多学生还向上海京剧院和逸夫舞台的工作人员索要申请表,表示要加入京剧志愿者队伍――“京吾们”。

上海大学大二学生罗佳说,百场京昆公益演出给了高校学子们一个近距离接触京剧艺术的途径,在当今浮躁的环境下,我们没有太多机会去主动地接触京剧,因此与它渐行渐远。但只要有合适的剧目让同学们有机会与京剧近距离接触,我自信大多数的同学都会爱上这门古老的艺术。相信几年后京剧在年轻化的同时,我们的同学,至少是相当一部分同学也会逐步开始京剧化。

百场京昆公益演出项目让莘莘学子有了与京昆亲密接触的机会,解读式普及演出及加强互动的文化推广方式,使京昆艺术在高校觅得知音

京剧是“夕阳艺术”,京剧是“二老(老人、老外)”艺术,持这种观点的人不在少数。因为剧场里的京剧演出,观众多是白发老人。

为了争取更多的年轻观众,1993年,上海市科教党委、市教委主办“高雅艺术进校园”活动,让师生们不出校门就能欣赏到高雅艺术。据统计,16年来,各类艺术院校进校园专场演出的京剧、昆剧、话剧、歌剧、交响乐等达5000余场,受益师生达200多万人次。在上海成功经验的推动下,2005年起,“高雅艺术进校园”活动在全国范围内全面开展。

上海京剧院一直非常重视与青年人,特别是与高校大学生的交流。上世纪90年代,他们率先开展了“京剧走向青年”活动,大受欢迎。但低票价进高校不能持续,院团本身生存比较艰难,这样的活动只能偶尔为之。而无法经常进高校演出,又使这一活动难以取得更大更好的效果。

2008年初,“百场京昆公益演出”正式启动。这一项目挂在“高雅艺术进校园”的旗帜下,要求上海京昆艺术中心下属的上海京剧院、上海昆剧团,每年免费为大中小学师生奉献京昆专场演出100场,而且由政府全部买单,保证了京昆进校园演出的连续性和可持续发展性。

将现成的折子戏搬到校园演出是个省心又省力的办法,但上海京剧院并没有这样做,而是组建了一个以年轻人为主的工作小组,深入研究不同层次的学生需求。在前期采用“点戏”的方式,京剧院提供详尽的剧目表和剧目介绍,经过教委发放到各学校中,同学们可向院团“点”戏。通过这一方式将同学们想看的东西送到学校,避免无用功甚至是副作用的产生。

为了让学生更好地接受京剧艺术,上海京剧院还为项目度身定做了借助多媒体,将知识讲解、折子戏和片断欣赏、观众互动相结合的“解读式普及演出”。这种形式在校园和社区中均受欢迎,达到了深入浅出、寓教于乐的普及效果。

上海京昆有很多成功的新编戏,贴近现实引人共鸣,受到年轻观众喜爱。鉴于学校剧场及舞台条件的限制,京昆剧院便将大戏舞美“瘦身”后送进校园。上海昆剧团排出专供校园演出的精简版十大精品剧目《班昭》,上海京剧院也将名列十大精品之列的新戏《廉吏于成龙》和获第五届中国京剧节一等奖榜首的新戏《成败萧何》按原舞美设计80%比例“瘦身”,进入各大高校演出,并在演出的同时在高校内开展讲座等活动,每到一所大学,都要组织周围没有演出条件的高校学生一起观看,将演出价值最大化。

为改变青年学生心目中对国粹京昆“老掉牙的”、“爷爷奶奶看的”固有印象,京昆剧院特别注意突出京昆艺术的时代感,也就是“时尚”的一面,其中既有对演出内容介绍方式的改变,也有对演出环境的布置、说明书设计、赠送小纪念品之类细节的关照,力争按青年学生的表达习惯,引导他们领略京剧艺术之美。如在《成败萧何》的高校巡演中,剧院设计了时尚雅致的演出说明书、精致实用的纪念品交通卡贴,设置了签名墙、学校纪念章等。有不少同学为了收集所有演出学校的纪念章,一直跟随剧组走了一所又一所学校,成为京昆艺术的忠实观众和小宣传员,带动了身边很多同学也走进剧场观看演出。

以强大阵容演绎精品剧目征服学生,让他们在领略京剧之美的同时,喜爱上这门古老的艺术

“我是头一次看京剧,原来京剧这么美!”

在上海高校,许多学生发出这样的感叹,因为绝大部分的青年学生都从未现场观赏过京剧。华东理工大学的王蒙,其奶奶、父亲都是老戏迷,但他却厌烦京戏。百场京昆公益演出,一出《成败萧何》让他开了窍,陡然明白了奶奶和父亲倾心的这门艺术多么令人着迷,于是哼唱起一段段埋藏在记忆深处的唱段,竟然陶醉得摇头晃脑。在见面会上见到主演陈少云,忍不住大叫一声“陈老师,我可逮着你了!”惹得大家笑声一片。这个阳光大男孩,从走进剧场的那一刻起,延续了他的家族里欣赏京剧的香火,也延续了中华民族传统艺术的香火。

复旦大学医学院一位学生看完上海京剧院名演员史依弘主演的传统戏《百花公主》后,写下了《史依弘的翎子会说话》的博客:两人互生情愫的那场戏真是精彩至极,百花自言自语暗自诉说对海俊的倾慕之情,却被藏着的海俊听见。海俊又一时忘形不小心被百花发现,啊呀呀,被自己的心上人听见自己诉说衷情,百花的羞涩,百花的气急败坏,百花的暗自欣喜,统统表现在她抖翎子这个动作上了。啊呀呀,真是做得漂亮,那抖动如波浪的长长的翎子,真真正正代表了当时她那情波荡漾的心啊……”

上海师范大学中文系的陈宜楠讲述他观看《成败萧何》的感受:台上的萧何忧郁而皱眉,心焦而跺脚,心痛而老泪纵横,沉郁顿挫的曲调加上忧愤深广的唱词让人不禁深深落泪,尤其是深夜抚琴自慰和默默守在女儿遗体前的那个萧何,与韩信的英勇善战相比,他又何尝不是一个劳累无奈的悲剧英雄。走出剧场时,我已经明白,京剧是一项综合舞台艺术,除了剧情,曲调,唱词,演员的动作、情绪、眼神,甚至灯光、服装、舞蹈,一切的一切,原来都值得我们期待。

上海外国语大学的胡怡雯,最初被京剧的大气之美所吸引,观摩了《成败萧何》后,与十几位兴趣相投的同学们在学校中成立了“雁过声”曲社,并加入到京剧志愿者的队伍中。

上海丰庄中学外来民工子弟王捷宠,去年9月百场京昆进校园演出才头一次看上京剧。也就是那场演出,让他知道了京剧唱、念、做、打的表演形式,了解了国粹京剧的博大精深,并且深深地喜欢上了这个古老而美丽的艺术。“现在我们学校的每个同学都能唱上一段京剧,画出一张脸谱,做好一套京操,说出京剧的行当等,”王捷宠骄傲地说,“如今我是学校京剧社的一员,还是我校课本剧《呐喊1919》的主要演员。”

复旦医学院胡海川已在大学戏曲社服务三年,常带同学们去剧院看戏。他说,戏曲离我们有多远?一道门槛。只要你跨进了剧院的门槛,就很难不被它征服。但带同学去剧院看戏毕竟要付出更多的精力和财力,无法大范围推广,因而迫切期盼戏曲能够走进校园,向更多年轻人敞开怀抱。“就在这种热切的期盼中,特别是当快餐文化对我们的校园形成合围之势时,京昆进校园无疑是送来了一道健胃大餐,不仅令我们这些爱好者可以尽情饕餮,更让对戏曲抱有兴趣甚至怀疑的同学可以与之亲密接触,揭下它神秘的面纱。一时间,看戏不再是另类的爱好,竟蔚然成为校园的流行风。”

百场京昆进校园使青年学生有了欣赏民族传统艺术的主观能动性,他们审美情趣产生了挪移,文化品位提到提升

上海师范大学的梁玉娟是看了电影《梅兰芳》才引发了对京剧的好奇。她说:新时代的青年人,更需要的是一种民族自信,一种构筑当代社会下的健康价值理念。而走进京剧,正是提升我们民族自信心的最佳途径。从京戏中我看到了中华民族的优秀传统美德:《四郎探母》中的四郎体现了忠孝节义,《满江红》中的岳飞体现了忠孝两全的大义。因为看得不多,说不上几个,可是我相信我做了京剧志愿者后,在京剧的熏陶下,对于传统的经典,我不再词穷,不再囊中羞涩了。走进京剧,了解经典,这样也会使我们形成一种健康的价值理念,诚实守信,忠孝两全,手足情谊,英雄无畏,深谋远虑等,这些说得上的优秀品质,我们均可从京剧中汲取营养。

衫达学院电子商务专业的史佳俊自称是个崇洋的学生,喜欢百老汇的音乐剧和好莱坞的电影。去年百场京昆进校园他首次接触京剧后,便自嘲地说自己以前的生活方式是“轻度中毒”。喜欢上京剧以后有种回家的感觉,因为京剧是国粹,是华实兼备的艺术。他笑着说:“我们衫达学院有很多外教,我就曾陪一个外教到逸夫舞台看《白蛇传》。这之前他跟我谈莎士比亚,我跟他谈京剧,跟他谈《霸王别姬》,跟他谈梅派,梅兰芳,现在他也渐渐喜欢上了京剧。我们这所学校是第一个民办大学,是以英语特色为主,但是我们也非常重视传统教育,希望有越来越多的剧团到我们学校表演,希望百场京昆公益项目能继续做下去。”

复旦大学“余音社”会长陈真美一直以基层工作者自居,她从同学们对京昆公益演出的反应中得出结论:现在的年轻人并不排斥戏曲这种古典艺术形式,他们之所以不接近它,是因为没有找到接近它的途径,而百场京昆公益演出则恰恰提供了这种途径。她十分自信地说:“百场京昆公益演出对于振兴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效果也许并不是立竿见影的,但是我坚信它的影响是潜移默化的。”

复旦医学院胡海川说,我老师曾经的一番话,让我相信戏曲作为一种爱好,可以是受用终生的――他说,科学与艺术是一个硬币的两面,许多伟大的科学家都有自己的爱好,比如爱因斯坦喜爱小提琴,李政道喜爱绘画。他骄傲地说他唯独钟情戏曲,“当工作闲暇,听上一段字正腔圆的唱腔,仔细品味它的精雕细琢、精益求精,这和我们对待科研的态度是完全一样的。”这给了我一个很大的启发:文化相通,比如书法的起承转合,抑或戏曲的四功五法,到处都渗透着我们民族精神深处的专注、执著,也感染着我们每一个人在一个似显浮躁的环境中努力前行,投入忘我,这也正与高校人文教育不谋而合。

观众问卷调查分析证明,百场京昆公益项目改变了国粹艺术在天之骄子心目中的分量

数字是枯燥的,但下面这些调查数字却让人振奋。它的走势、变化,都浸透着广大京昆工作者的心血,也有力地说明了百场京昆公益演出不但改变了国粹艺术在天之骄子们心目中的分量,为国粹艺术的传承和弘扬开辟了途径,更有力地佐证了大学生应该拥抱戏曲,戏曲更应该拥抱高校。

2008年4月至2009年5月,上海京昆艺术中心普及推广部以高校学生为群体进行了多批次的观众调查。现以随机方式从1700多份关于京剧的问卷中抽取300份,进行简要归纳分析。

对在校园内参加进行的各种艺术推广和演出活动,表示最喜欢的文艺样式为京昆艺术的,占58%,居首位。有73%的大学生喜欢“剧院团体来学校演出”,有44%的大学生观众愿意“到剧院团做志愿者”,有24%的大学生喜欢“前往剧院观看及听讲座”。

大学生观众在观看校园京剧演出之前,对京剧印象认为“枯燥,不喜欢”的占48.33%,“高雅但难懂”的占22.33%,“精彩,值得欣赏”的占5.33%。

在观看了《曹操与杨修》、《成败萧何》的演出后,被问到是否被剧情及演员的表演打动?回答“触动很深”的占61%,“有一些触动”的占32.67%,共计93.67%。显然,京剧演出对大学生是有感染力的。

大学生观众在观看了校园京剧演出后,叹服于京剧是“精彩的表演艺术”的占73.67%,“很枯燥”、“难以理解”的仅占抽样总数的0.67%。

74%的大学生观众认为《成败萧何》中历史人物塑造得“生动真实”。

对上海京剧院在校园进行的艺术普及推广活动的评价“很喜欢”的占77.67%,“有点意思”的占19.33%,“感觉一般”及“很枯燥”的占3.33%.

本次上海京剧院在学校进行的艺术普及推广活动最具吸引力环节调查:演员的表演、整体的演出及整体氛围的布置吸引了98%的大学生观众的关注。

大学生观众今后“一定会”走进剧院观看京剧的占35.33%,“可以考虑”的占62%。这说明京剧进校园推广有成就但还须巩固。

上海京剧院针对部分场次的大学生观众进行抽样调查“是否愿意参加《成败萧何》剧组见面会”,共回收调研问卷85份,其中“愿意”参加的占60%,可见大学生观众渴望接触演员、了解京剧。

占抽样总数65%的大学生观众对京剧艺术在校园的普及推广活动提出建议。其中“多到学校推广”呼声最高,占89%。

其他建议如:在学校组织京剧社团,开设京剧史、知识的讲座;教唱京剧,组办学生京剧表演大赛;后台观摩、试穿戏服;创作演出中适当多融入新元素,使其更受青年喜欢;多贴演出海报,造声势;在演出前由专人讲解相关知识及故事背景等;定期招募校园京剧志愿者等等。体现了大学生对国粹艺术的关心与热忱。

“京吾们”志愿者俱乐部的成立,表明学生们不光领略了京昆艺术的魅力,也意识到弘扬和传承国粹艺术是一种责任

“京吾门”是京剧青年志愿者的组织,代表“我们的京剧”、“京剧和我们”,同时谐音“精武门”,象征志愿者队伍中青年人的奋进、积极和蓬勃朝气,爱国、热爱民族艺术的热情,团结协作的团队精神,不断开拓的创新精神。

上海京昆艺术中心推广部赵春燕主任深情地说:“志愿者是院团与学生之间的纽带和桥梁,我们的演出信息、剧情和演员介绍,都由他们及时发布出去,他们是我们的得力助手。”

上海外国语大学的胡怡雯利用自己外语的专业优势,当同学们在翻译上遇到戏曲词语时,为其解释其中的含义。“很多同学做志愿者的时候,都会主动与外国友人谈起京昆文化,因为我们是真的了解、真的懂了,并且以这样一门传统文化为骄傲。百场京昆公益演出项目为京昆文化的普及起了推动作用,同学们也期待看到更多优秀剧目走进校园,感谢政府对这项活动的支持。”

复旦大学余音社会长陈真美在组织活动的过程中,采取的是“滚雪球”的方式,即鼓励同学带更多的同学进剧场。“我们组织人观摩戏曲,首先要做好后勤工作,包括带领同学怎么去这个地方。如果有票的话,我们还要做好票务发配收钱工作,这些都是作为学生组织者要引导的,引导不恰当同学们不会去。这也是一个硬币的两面,高雅艺术请进来,我们带同学再进剧场,双管齐下这种效果可能更好一点。”

问起为何加入“京吾们”?复旦大学周蓓说:“加入京吾们的理由非常非常简单,只是喜欢,就和恋爱一样。我觉得京吾们就是这样一个能够让我接近京剧、接近戏曲的平台,如果可以,我愿意尽我所能为之付出。”

上海理工大学的翁嘉惠是这样解释的:“不想京剧只有老人跟老外这二老喜欢,要让更多人去听京剧,喜欢京剧,迷上京剧。”

华东理工大学龚明鹰则一言以蔽之:“为京剧之崛起,尽我等之心力。”

上海大学一位教师说,大学生京剧志愿者不光带动更多的年轻人走进剧场,还让他们从实际工作中意识到弘扬和传承不是口号和教条,而是一种责任,其过程也是一种文化艺术的陶冶和交流。同时还可增强自身的学习和工作能力,获得团队协作意识,发挥自身特长,提升自身的审美情趣,完善自身的文化修养。

进校园演出,也增强了艺术家们的自信心和责任感

上海京剧院著名表演艺术家、中国剧协主席尚长荣清晰地记得上世纪90年代中期他们在北京海淀剧院为首都高校学生演出《曹操与杨修》时的情景。演出开始前学生召集人提醒他们可能观众不多,学生会提前开溜。“没想到不仅没有抽签(提前退场)的,相反,这些青年学生以四十多次的热烈的掌声馈赠我们的出演,谢幕几次,欲罢不能……许多同学发出了‘相见恨晚’的感叹。回想起来,那是我最兴奋的一晚,也是最刻骨铭心的一晚!那一晚,给我很多启发:京剧倘若远离青年、远离时代,必将陷入孤芳自赏的境地;反之,京剧以古典戏曲的艺术精神为本,立足当代、关注青年、关怀现实,就可能找准合适的突破口来赢得青年。只有热情地向青年学生传播京剧艺术,京剧才能拥有青年,才能拥有未来。”

麟派老生、京剧《成败萧何》主演陈少云说,进校园演出,与师生交流,我心里非常激动也非常高兴。这是我们义不容辞的工作和责任,京昆艺术要振兴、传扬,不光有我们戏曲接班人,观众也要有接班人。

著名演员史依弘多以“贴吧”的形式与青年朋友交流,她说:“每场演出结束我总是习惯地到贴吧上看一看,总能受益匪浅。从贴吧上我知道了很多‘80后’甚至‘90后’网友因为喜欢我的演出,进而喜欢上京剧,空闲时也会看看其他演员的演出。我相信,深厚绚烂的京剧艺术以其特有的魅力熏染着我,也一定会感染其他的青年人。”

青年演员傅希如近年来频频在复旦、同济等多个高校开讲座,做主持人,有人说他“不务正业”。他解释说:“我的目的只有一个:希望有更多的青年朋友走近京剧,了解京剧人!我要让大家知道,京剧人并不是异类,有着同样的娱乐爱好,有着同样的生活追求,最重要,京剧也是时尚的。”

 

著名表演艺术家尚长荣演出《廉吏于成龙》后与学生合影

手机光明网

光明网版权所有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网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