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glish

对学校文化建设的理性思考

2009-06-30 来源:光明日报 作者:华意刚 我有话说

文化是发展的,文化的发展本质上是一种继承与创新,学校文化也是如此。有人认为,人是文化的创造者,但只有当人与文化彼此守护时,人才是文化的真正创造者。由此,应该思考这样一个问题:我们应怎样创造学校文化?对于百年名校苏州三中而言,如何既保持它的文化特质,又不断丰富它的文化意蕴、提升它的文化品质?

思考之一:主流与多元。我们正处在一个文化多元的时代,作为亚文化的学校文化,也具有多元性。从学校文化的实然存在而言,每一所学校都有自己的文化个性,但是教育的发展必然带来教育资源的优化整合,在某种意义上讲,这种整合就是学校的发展。学校的分合,其内涵是学校文化的碰撞与融合。要保持学校文化的生命力,就必须坚持主流文化与多元文化的辩证统一。也就说,一要坚持主流文化,让主流文化引领学校的发展。从20世纪90年代中期以来,苏州三中先后与三所学校合并办学,每一次合并办学,我们都打着“同升一面旗,共爱一个家”的旗帜,旨在坚持苏州三中的主流文化,这种主流文化即学校百年来秉承的“学道爱人”。二是一定程度上保持学校文化的多元性,让非主流文化促进主流文化的发展。在学校合并办学中,一些被并入的学校文化,在苏州三中内仍然被保留了下来,这种被保留下来的文化,即非主流文化。这种非主流文化具有双重性,一方面具有积极性,另一方面具有消极性。一般而言,处于弱势的非主流文化在合并过程中有一种顽强的“抵触情绪”,这种“抵触情绪”会阻碍学校文化的融合。因此,在合并过程中,应尽可能消除这种“抵触情绪”,最大限度地消解非主流文化的消极因素,保留它的积极因素,这是保持学校文化生机、活力的重要前提。

思考之二:流动与凝固。文化流动论认为,文化流动是一种必然的社会现象。杨善民先生说:“文化从各种渠道、各个层次、渗透到社会的每一个角落,就像人身上的毛细血管一样,文化无处不在,无时不在流动。”文化的流动既有横向的流动,又有纵向的发展。从学校发展的视角看,文化流动既有学校发展的内在动力,又有外部环境所使然。就苏州三中而言,流动的是校长、教师、学生,变化的是校名、校旗、校舍,不变的是学校精神,这种不变的学校精神就是“学道爱人”。从20世纪初著名教育家吴贻芳(苏州三中前身晏成中学校董)提出“厚生”的教育理念(意为“人生的目的,不光是为了自己活着,而是要用自己的智慧和能力来帮助他人和社会,这样不但有益于别人,自己的生命也因之而更丰满。”)到21世纪初我校提出“关爱每一个学生,服务每一个家庭”的办学理念,都是对“学道爱人”的诠释。“学道爱人”作为一种学校精神,是贯穿苏州三中学校文化发展的一条主线。但是,每一个时代都有自己不同的诠释。当今,我们对“学道爱人”的诠释,更多地注入了教育公平、做人教育等现代教育理念,而苏州三中教师无私的奉献精神、对学生的尊重与赏识、倡导阳光少年评选等行为则是对“学道爱人”的生动演绎。

思考之三:隐性与显性。学校文化的存在形式有两种:显性文化和隐性文化。学校文化所包含的价值观、思维方式、精神风貌等学校精神,都是隐性的文化,而学校的物质、制度、行为等则是显性文化。目前,许多学校在文化建设中更多的注重了显性文化,而忽视了隐性文化。其实,实现隐性文化的显性化,才能充分发挥隐性文化的作用;显性文化也只有赋予隐性文化的精神,才能丰富显性文化的内涵。鉴此,我们在学校文化建设中坚持隐性文化与显性文化的辩证统一。譬如,我们校史上有1936年代表中国参加柏林奥运会的程金冠、有为抢救国家财产而英勇献身的陈万里,他们身上闪耀着爱国、奉献等崇高精神,是对学生进行思想教育的很好材料。于是,学校为他们树了铜像,使原本隐性的学校文化显性化了。在广场上,学校用几何形的花岗岩建了一个抽象的标志性景观,本质上它属于显性文化,学校为这个景观取名为“璞石成器”,传递着这样的教育理念:“教育是育人的事业,成功的教育应绽放学生的个性。”从而实现了“显性文化”向“隐性文化”转化。

思考之四:弥散与聚焦。苏霍姆林斯基说,要让学校的每一座墙都说话。也就是说,学校文化应弥散在学校的每一个角落。学校的一草一木,一幅字画一张照片,一课一会,乃至师生的每一个言行举止,都可以构成一种文化元素,春风化雨,润物无声。这些文化元素都对他人、对学校文化的发展产生影响。因此,我们在建构文化时需要有整体的观念,需要注重细节。但是,建设学校文化需要抓主要矛盾。学校发展的每一个阶段都有文化建设或文化活动的主体,这就需要我们在文化建设中聚焦这些主体的东西。在精致的三中校园,镶嵌着中山苑、弘泽园、麦兰园等景观,每一处都给人以视觉的美和内在的力。然而,这弥散在校园每一个角落的点点滴滴汇成的却是学校的主旋律――学道爱人。我们提出学校德育是感悟、是体验、是践行,因此我们的德育弥散在日常的教育生活中,生活即德育,但我们又十分注重德育品牌的打造,“阳光少年”的评选即是一例。因此,坚持文化建设中的弥散性与聚焦性的辩证统一,是实现学校文化建设高效化的有效途径。

思考之五:共性与个性。学校文化的共性即是学校文化的普遍性,而个性则是学校文化的特色。由于各所学校所处的时代相同,所面临的教育任务大致相当,因此,学校文化的共性是必然的。但是,只有共性的学校文化是没有生命力的,只有具有个性的文化、学校自身特色的文化,才具有永恒的价值和无穷的魅力。应该说,学校重视课程文化建设是当今教育改革的一股潮流(共性);然而,我校在建设学校课程文化时,十分重视校本课程的开发,地震科普的校本课程开发即是我校积三十多年之精华而成,因此也受到有关方面的充分肯定。

以上是我们对学校文化建设的一些深层思考。事实上,我们也是按照自己的思考去建设我们的学校文化的。正因为如此,我们学校才形成了具有“厚生、求实、恬淡、融和”为品质的“学道爱人”的学校精神,并使这种学校精神在时代变迁和学校发展中不断丰富完善。

(作者系苏州市第三中学校长)

手机光明网

光明网版权所有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网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