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glish

为科学立传 为艺术铸魂

2009-07-04 来源:光明日报  我有话说
编者按一部展现“世界杂交水稻之父”袁隆平传奇人生的电影――《袁隆平》,最近由湖南潇湘电影集团等联合搬上银幕,并在全国各地上映。该片源于袁隆平科研、生活的真实故事改编而成。影片侧重袁隆平30岁至60岁之间的人生阶段,生动讲述了主人公在充满坎坷的研究道路上奋力跋涉,把绿色的梦想书写在大地上的种种探索实践以及关于他爱和坚持的故事。今天,我们特别刊发有关这部影片的评论文章,以飨读者。

图为影片《袁隆平》剧照

但愿苍生俱饱暖

龚政文

为袁隆平拍一部电影,一直是湖南电影人的一个梦想。尽管袁隆平现在大名垂宇内,荣衔遍全身,知道的人很多,写他的书不少,但他究竟是个什么人,杂交水稻是怎么一回事,许多人仍不甚了了,甚至充满误解。

世界上为伟大的科学家立传的优秀电影不少,如《居里夫人》、《伽利略传》;近有《美丽心灵》,一部以曾患精神分裂症的美国经济学家纳什为主角的电影,可谓感人至深。但在中国,这样的电影却不多。

袁隆平,“杂交水稻之父”,当代中国最杰出的科学家之一。他的坎坷经历和丰富心灵,他那造福人类的伟大发明的艰辛历程,太需要一部出色的电影来表现了。然而这部影片的难度是如此之大:且不说“不育”、“三系”、“二系”、“自交”、“侧交”、“回交”这些科学名词让人一头雾水,袁隆平这样一个其貌不扬的农校老师日复一日面朝黄土背朝天的试验过程,能吸引人吗?

而如今,几经努力,这部影片终于出世了――这就是潇湘电影集团等单位拍摄的《袁隆平》。

影片《袁隆平》最大的成功,恰恰是真实、立体、生动地塑造了袁隆平的形象。他面孔黧黑,皱纹深布,形如老农,貌若老土,与其说是“刚果布”(同事给他起的绰号),不如说是“亚洲铜”(语出海子同名诗歌,是中国大地、中华民族、中华文化的颜色)。但他有着多么丰富的心灵啊:他热爱音乐,总是用小提琴诉说心声。他喜欢在水中搏击,寻找征服自然超越自我的感觉。他崇尚自由散漫,无拘无束。他爱美,懂得欣赏美,懂得接受和表达爱情。他深深地爱着董婕――一个崇拜他愿意亲近他的女学生,平时毫不显露,一旦爆发,可以直接从篮球场上把她拽出,让她嫁给他。他爱父母,因为研制杂交水稻不能为老父送终,只能跪在海南的土地上,朝着北方重重地磕头。他热爱生命,在心爱的试验禾苗被无情地摧毁后,他瘫倒在泥水里悲恸欲绝:“这也是生命啊!”他不知道在那荒唐年代里人的尊严与生命都可踏倒在地,何况一株禾苗。他天生乐观,性喜诙谐,在去三亚的列车上因怀揣种子而被人怀疑患有血吸虫病,他却说是怀孕了……诸如此类的镜头,让我们看到了一个有血有肉、摇曳多姿的袁隆平。毫不刻板,更不做作。

更重要的是,影片把袁隆平清醒的理性精神、执着的科学追求、但愿苍生俱饱暖的人本情怀深刻地揭示出来了。影片所告诉我们的是,从上世纪50年代开始,不管旁人多么狂热,时局多么混乱,他决不说假话,决不趋时求荣。即使只有一个人听课,他也要一丝不苟地讲下去。嗷嗷待哺的小女孩、大饥荒中饿殍倒地的惨状,使他立志研究杂交水稻,从此矢志不移。他头顶烈日,脚踩烂泥,冬去三亚,夏在湘西,数十年如一日,苦中能作乐,寻常中能觅奇。在这中间,他经历了多少失败,被多少同行和所谓“权威”冷嘲热讽,他却从不动摇,从不退缩。即使在离大面积成功只有一步之遥时,仍有“权威”抓住杂交水稻草比谷多来否定他。如果他不是个意志坚强的人,杂交水稻就可能胎死腹中,半途而废。

这样一种科学精神,这样一种科学人格,在声情并茂中、在鲜活的画面中立起来了,传导出来了,而且让我们感奋着、回味着、思索着:这不正是一部科学家题材电影的最大成功吗?

所以我认为,这部电影做到了为科学立传,为艺术铸魂。而且它主演出色,形神兼备;故事生动,注重细节;音乐动人,极富感染力。一部科学家传记影片能做到这一点,我们还能要求它什么呢?当然,如果能在画面剪辑上更为精心和流畅,在一些镜头的展开上更为大气和跳脱,那就更好了。

 

梦想成就传奇

赵葆华

《袁隆平》在新中国成立六十周年献礼影片中,格外引人注目。影片将焦点对准“杂交水稻之父”袁隆平执著科学的传奇经历,以独特的艺术风格和艺术魅力,感动观众,感动市场,铭刻在中国电影长廊。

袁隆平,是我国科技战线上功勋卓著的农业科学家,也是中国当代知识分子的杰出代表。“我一生最大的愿望就是让人类摆脱饥荒,让天下人都吃饱饭。”这个梦想和愿望温暖振荡了无数人心。作为科学家,袁隆平是一个传奇人物,他本身的丰功伟绩和卓越贡献,不仅仅惠及中华民族,而且为人类带来了福祉。他不仅提升了人们的物质生活质量,而且改变了中国农民的生活境遇。他堪称民族英雄。选择这样一个人物,这样一个题材,显示了艺术创作者崇高的使命感。将袁隆平这个人物和他的故事搬上银幕,是一件甚有意义也甚有价值的艺术创举。

人物传记片难拍,拍摄一个原型在世的传记电影,难度更大,究其原因,有如是三点,一是真人尚在,很难找到一个能与其对接的演员;二是关于这个人的事情,我们知道的太多,很难有所突破产生陌生化效果;三是故事的选材以主题为主,难出新意。然而电影将袁隆平这个人物所具有的现实主义品格和浪漫主义气息熔于一体,将现实和浪漫的两端艺术地融合在一起,使得影片既有质感又有诗意,甚是好看。

传记片,现实主义品格是第一紧要的品格。电影通过袁隆平直面现实,面对历史的困境和时代的困境,在冒进思想和科学抵牾之时,主人公坚持科学的精神传递出了这种本质的品格。影片开篇,袁隆平贡献出自己的被单、被面,涂黑后为水稻遮光,结果背上一个为社会主义抹黑的罪名。但他却幽默而巧妙地应对了崔主任的责备。去学生家家访和社会调查的经历让他自醒,面对饥饿他心如刀绞。一个农业科学家的责任让他在大鸣大放的时代之下,倍感孤独。他的同行提出“万斤亩经验”,拥趸甚众。他的课堂上只有一个学生在听课。他耐住孤寂,坚守真理。他的坚守,让自己失去了初恋,甚至是在父亲去世之时也不能尽孝,但他心中的梦想让他拥有战胜一切的力量。他的现实品格是质朴的,没有哗众取宠的作秀,有的是脚踏实地地做事,用科学的精神作为自己行为的指导。面对挑战,他坚守科学精神,表现出对事业九死不悔的执着。

如何让一个真实人物在现实之下,显得不呆板,影片为袁隆平这一个人物赋予了浪漫气息,让他有了灵动和激情,这种浪漫气息在影片中幻化成理想的激情汹涌澎湃和梦想的执着追求。在海南,面对不同意见者――方砚平教授提出的“自交不退化、杂交无优势”的观点,袁隆平并不气馁,在他看来,虽然从人类种植水稻的万年以来,杂交稻在外国专家的不断尝试下不断失败,但并不能说明我们就该放弃。“三年自然灾害,让我真正明白了饥饿是人类最大的敌人。你们可以不给经费,可以撤销项目,但我袁隆平,决不放弃。”

杂交水稻对袁隆平来说就是他的光荣的梦想。找到这个精神原动力就找到了袁隆平艺术形象的性格本质特征。对于这个梦想,袁隆平是有心理准备的,他已经把梦想比作在悬崖边上的攀登。梦想激情之下的浪漫诗意,在袁隆平身上有两个重要的动作体现,一个是游泳,一个是拉小提琴。游泳是袁隆平和大自然和谐相处的一种方式。电影中有几个段落借助游泳,表达了几种情绪。第一次是成书记来看他的时候,袁隆平的教学受到了批判,他奋力击水,宣泄心中的郁闷。第二次是在海南,诗意的海滩,袁隆平和助手一起游泳,传递畅快的情绪,黄昏的沙滩梦幻的色彩,是袁隆平追梦人生的写意。拉琴是释怀袁隆平心中不快与压抑的最好方法。当他失恋之后,琴声能抚平他心中的伤痛;在父亲去世之后,琴声是他向乃父在天之灵情感诉说的最好方法。袁隆平身上这种浪漫不仅仅点燃了生命,帮他度过现实的寒冬,同时也激励了身边的伙伴。

袁隆平最大的成功是在传递一种梦想,这也是影片本身的巨大成功。当袁隆平本人的老年形象直接面对外国记者的时候,他说自己的梦想是要把杂交水稻搞下去,到有一天,水稻的杆子长得像高粱,水稻的穗子长的像扫把,自己和助手们躺在下面睡觉。真实而浪漫的袁隆平告诉我们:人生,无梦想不成功,无梦想不传奇!至此,影片将浪漫风格推向极致。

 

理想主义和人性美的赞歌

谢子元

传记电影,乃至一切电影,叙事总是最基本的手段。但是我们却感到,电影《袁隆平》中抒情性有压倒叙事性之势,其叙事相对简洁,只是成就了影片的骨架,而人物的塑造主要借助于抒情手段。在这一点上,本片几乎与《廊桥遗梦》有异曲同工之妙(尽管后者是一部纯粹的爱情伦理片)。整部影片洋溢着一种理想主义激情,回荡着一股永恒的温情,映射着人性的光辉。

袁隆平献身杂交水稻事业,其触发点是“过苦日子”的惨景;其动力则是对“民以食为天”的深刻认识,是要让老百姓吃上饭,甚至能够“在稻穗底下乘凉”的强烈担当情怀;其支点则是对生物遗传真理的洞察和把握。这些,是支撑着袁隆平在杂交水稻试验中锲而不舍、百折不回的理想和信念,虽然这种理想和信念没有以标语口号和豪言壮语的形式表现出来,然而观众却可以感受到理想主义的旋律激荡始终。不仅仅是袁隆平,包括始终支持他科研工作的成洪涛,他的妻子、学生、助手,南繁基地的农民,等等,他们的言行,他们的眼光,也同样闪射着这种理想主义激情。影片中有一个细节,袁隆平和学生董婕一起发现了一株野生杂交稻,董婕用她的织头发的红丝带缠在稻上作为标记。这株野生杂交稻的发现,可以说是袁隆平杂交水稻研究的历史起点,而那如旗帜般飘扬的红丝带,既是爱情的见证,也是成功的象征。此外,影片还通过技术处理,来进一步强化理想主义色彩,如大海、蓝天、碧绿或金黄的田野等宏阔背景,穿插于全片中的交响乐队演奏和交响音乐等。

人性和人情之美也是本片的着力点和亮点。影片主人公对祖国和人民深深的爱,对水稻朋友般的亲密感情,恋人的忧虑和痛别,夫妻之恋,父子之爱,师生之情,领导的长期关心支持,乃至对于弄虚作假的怒斥,对杂交水稻研究术语的多次形象阐述,无不处处张扬着人性和人情之美。片中不是没有写扭曲的人性,如刘老师、崔主任、红卫兵们,他们曾经多次阻挠和破坏袁隆平的研究,对他取得的成就心怀嫉妒,对他免遭批判深感失落……这都是不可回避的特定历史背景下的真实人事。但影片的可贵之处在于,塑造这些对立面人物,不仅仅是为了反衬主人公的形象,更是要呼唤人性的回归。事实上,他们最终也能服膺真理,和袁隆平把手握到了一起。而袁隆平对过往恩怨从不萦怀的胸怀,当然更是一支人性美的赞歌。

正是这种理想和人性之光,照耀和温暖了观众。

“一粒种籽改变世界”,袁隆平以他对于中国和世界的贡献使他无愧于科技伟人的称号。但电影《袁隆平》没有按照主旋律影片惯常的宏大叙事形式来塑造他,而是从细处落笔,写凡人小事,着力将伟人塑造成多才多艺又有着七情六欲的常人,着力发掘袁隆平身上的普通人的情感和品格。因而使主人公得以血肉丰满地耸立于银幕之上,拉近了观众与主人公的距离。我们不妨借用一位儿童文学作家的话,把本片的这种努力称之为“向低处攀登”吧。

影片中,袁隆平“抹黑”床单、被套作遮光棚而“盖光棉絮”,新婚时坦诚表白“偷偷想过,没敢往深里想”,把种籽袋绑在肚上加温,听到父亲去世的消息后痛哭失声长跪不起,乃至对领导期望他能通过科研“放一颗卫星”的好意断然驳回,揭开刘老师“万斤亩”的把戏,以及“在稻穗下乘凉的美梦”,等等,这些细节固然体现了袁隆平对于杂交水稻研究的热爱和执着,体现了他作为一位科学家的良知和深刻的判断力、敏锐的洞察力,但更多地是为我们刻画了一位充满赤子之情的“真人”。影片中,主人公没有一句豪言壮语,有的只是深情款款的对白、回忆。

尽管影片内容跨度长达几十年,主人公从事的又是壮丽的事业,然而影片尽可能以细微叙事来替代宏大叙事,以真实生动的细节来塑造人物,使作为伟人的主人公与观众实现了心灵的顺利接轨,这也许是这部电影使人倍觉亲切的缘故吧。 

手机光明网

光明网版权所有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网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