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glish

《郑和下西洋》:弘扬和平外交的电视巨制

2009-07-09 来源:光明日报  我有话说

编者按59集大型历史电视连续剧《郑和下西洋》在央视八套播出之后,引起了广泛的社会关注与反响。这部为纪念郑和下西洋600周年而特别拍摄的历史巨制,再现了郑和七下西洋的伟大壮举。七次浩大的远航,不仅成功开辟海上丝绸之路,

展现了明朝前期在政治、经济、文化、外交、科技等领域所取得的辉煌成就,而且宣扬了中华民族“和”的品德、“和”的文化、“和”的追求。艺术再现这段辉煌历史,对当代正在进行之中的建设“和谐文化”、构筑“和谐社会”的伟大实践,对我们所坚持的“和平发展”、“和平外交”理念,都具有深远的现实意义。同时,该剧对历史正剧创作原则如何坚守与创新,作了可贵的探索,在电视剧艺术创作上取得了很大的成功。今天我们选登了四位专家学者对该剧的剧评,以飨读者,希望有益于欣赏这部集思想性、艺术性、观赏性于一体的高品质电视剧。

把握历史的本质,营造好看的戏剧

――看电视剧《郑和下西洋》

毛佩琦

由中央电视台和福建省委宣传部联合推出的电视剧《郑和下西洋》一播出,就引起社会各界的热烈反响。从一幕幕波澜壮阔的场面、一个个活灵活现的人物、一场场扣人心弦的情节之中,看出编剧导演演员们花费了大量的心血。单从整个电视剧的拍摄一直持续两年之久,亦可以体会其中的甘苦。为了使场景更具真实感,剧组甚至在海南建造了一艘巨型木帆船,其形制之大罕有其匹。剧组决心把《郑》剧打造成精品,决心要让它打动观众,可以说是不遗余力了。

但是,作为历史剧,其魂在哪里?决不是几场好看的戏、几个生动的人物就可以交代的。历史剧的魂,在于把握历史的本质,或者说,再现历史的真实。历史剧与古装戏不同。穿着古装的戏,可以演出任何故事,甚至是外国故事,比如演绎莎士比亚戏剧可以身着中国古装演出,这已有不少先例,而且很少有人提出异议,因为它们仅仅是戏而已。然而历史剧则不同,它兼有历史和剧的两个身分。历史剧必须有历史。

虽然历史本身就很生动。但如果照搬上舞台,也会难以欣赏,而且事实上也是办不到的。因此,历史剧作为剧,应该比历史更集中、更强烈、更具戏剧性。这就需要取舍,需要调动组合,需要充实细节。历史记载和真实的历史之间总有差距。一些历史阙载的事要靠剧作者去填补,一些缺乏的细节要靠艺术的想象去充实。为了营造戏剧冲突甚至要虚构人物。历史剧所要求的历史真实,并不是要求完全复原历史。它是在把握历史本质的前提下,将历史艺术化、戏剧化。那么,怎样做到艺术化、戏剧化的历史真实呢?在历史题材的文艺创作上,我同意“大事不虚,小事不拘的”原则。大事是什么?大事是指重大历史事件,重要的时代背景,这些决不可胡编乱造,绝不可时空错乱,其主要人物的基本史实和思想风貌决不可扭曲,重要制度和风俗礼制不可背离历史时代。而其中最重要的是把握历史的本质,不能对历史任意曲解。

郑和下西洋是在特定时代发生的一件影响世界的大事。对郑和下西洋的评价见仁见智,不无歧义。但当我们把它放在整个历史事件大背景中去观察,把它放到中华民族历史进程和世界文明进程中去观察的时候,我们不能不说它是中国历史盛世的产物。郑和下西洋在航海事业上,表现出了中国人的勇敢坚毅和聪明才智,表现出在航海技术上的领先地位。郑和航海开辟了横跨印度洋的新航线,促进了东西方的经济文化交流。更重要的,郑和下西洋体现了中国自古以来与周边国家交往的和平理念,体现了“共享太平之福”的世界的崇高理想。永乐七年三月,明成祖朱棣命郑和带给“四方海外诸番王及头目”的敕书明白无误地写道:“凡覆载之内,日月所照、霜露所濡之处,其人民老少,皆欲使之遂其生业,不至失所。”朱棣特遣郑和赍敕,普谕天下,各国要“循礼安分,毋得违越,不可欺寡,不可凌弱,庶几共享太平之福”。(载《郑和家世资料》)我想,这就是郑和下西洋这一伟大历史事件的本质,也是我们在欣赏电视剧《郑和下西洋》时可以得到的核心启示。

与一些教科书和文艺作品不同,电视剧《郑和下西洋》没有把郑和下西洋看成是孤立的事件。它在诠释郑和下西洋的同时,也努力展示那个波澜壮阔的时代。而且用浓墨刻画了郑和下西洋的推动者一代雄主朱棣。这是一个充满矛盾的人,一方面他造反夺位,一方面却又声称恪守祖制;一方面对政治反对派残酷镇压,一方面又力行仁政。他是个兼具守成与开创型的帝王。他继承完善了朱元璋奠定的制度,又把朱元璋的事业推向了新的高峰。朱棣在内广拓疆宇,促进了多民族国家的统一与发展;对外广结友邦,增进了中外的经济文化交流。电视剧通过一系列戏剧场景和复杂的人与人的关系,塑造了一个形象生动的朱棣。

《郑》剧的主人公郑和,表现起来就较为困难。因为关于他的身世和出使具体情节的记载实在太少了。为此,编剧不得不虚构了一些情节,甚至虚构了与他关系密切的莲芯这样的人物。应该说,这些虚构是成功的。因为它们显得合乎情理,而易于为观众所接受。这种虚构是一种理性的推断,是在“大事不虚”的背景下,事物的存在和发展的一种可能,完全不同于戏说的胡编乱造。

《郑和下西洋》在艺术上并非完美无缺,对个别历史事件的诠释也还可以讨论。但编导和演员们为我们打造了一个极具观赏性的历史正剧,是近年来古代历史剧中少有的佳品。

郑和下西洋那段历史辉煌已经过去600年了。在今天,打破世界航海史上的西方中心观,充分肯定郑和下西洋的伟大意义,还是十分必要的。明成祖所推动的大航海,完全区别于西方航海家所承载的殖民主义、帝国主义理念。他们的所谓推动人类文明进程,是建立在屠杀和掠夺的基础上的,他们以毁灭不同文明为代价,在赢得西方自身发展的同时,却把其他民族带入苦难。相反,郑和的出使,坚持厚往薄来的原则,没有掠夺别人的财富,没有占领别人的土地,秉承的是“不可欺寡,不可凌弱,庶几共享太平之福”理念,在日益全球化的今天,在一些国家还坚持霸权思维的时候,郑和所代表的理念,不是仍然可以给我们有益的启示吗?

郑和下西洋,虽然持续近了三十年,但它是一项未竟的事业。郑和下西洋的戛然而止,为后世中国人留下的不只是无尽的扼腕叹息,而且是逐渐沦为世界落伍者的局面。当中华民族又一次伟大复兴之时,缅怀伟大航海家郑和,将会使我们前进的脚步更加充满信心。

历史正剧创作原则的坚守与创新

评电视连续剧《郑和下西洋》

张仲

擅长将宏大的历史事件进行戏剧化展现,是具有中国品格的电视连续剧独特的叙事优势。长篇电视连续剧《郑和下西洋》以精美的叙事技巧将公元1405年至1433年那段伟大的航海史作了深沉的历史解读。此剧通过精美的艺术形式彰显出一种精神,那就是无论是在南海群岛的“万里石塘”,还是在遥远的东非诸国,大明帝国都以一种包容和谐的开放精神结交邦国。此剧以精美的叙事策略作深沉的历史解读,用高超的叙事技巧、鲜明的人物形象、生动的语言表达,大气精微地讲述了气势恢宏的中国灿烂的早期航海史,将我国的长篇电视连续剧的创作水平提升到了新高度,是对历史正剧创作原则的一次坚守与创新。

历史题材电视剧自然要反映宏阔的历史背景以及纷繁芜杂的历史事件,但要做到详略有度与拿捏得当,诚非易事。倘若不慎,就会沦为展示宫廷恶斗、胡编乱造历史、无限颂歌帝王的“眼球”戏。而《郑和下西洋》虚实有度、自成高格,运用正确的唯物史观再现伟业,彰显气派,澡雪精神。

唯物史观的科学性在于正确地回答谁是历史发展中的决定力量。《郑和下西洋》中长达28年的海外宣扬国威和寻求贸易的远航,需要的是源源不断的物质支援,而这一切都是“永乐中兴”的时代成果。但是,此剧并没有在此停留,而是更进一步,在没有否定个别杰出人物的历史功绩同时,也进行了深层的历史追问,浓墨重彩地写出,是人民创造了“永乐中兴”:百姓厉行节约、精耕桑麻、细作瓷器、疏浚大运河、建造大明船队、营建新都。倘无诸般展示,永乐不会“中兴”,《大典》空无一文,“下西洋”也将寸步难行。这避免了历史剧极易误入的由帝王将相决定历史的陷阱。而全方位之展示,更增添了此剧的历史厚重感和真实感。该剧作者总是在重大历史事件中,对民族群体给予了应有的驻足和观照。

就人物设置而言,此剧巧妙设置了以朱棣为代表的王室成员与以郑和(马和)为代表的下层人物的关系。此剧并未否定封建帝王在推动历史前进中的特殊作用。永乐帝开疆拓土、微服私访,徐皇后抱病劝桑,朱瞻基重建水师等等,促使商品经济的萌芽加快发生。但是,深入剧情,主创者在塑造朱棣有直追汉唐的雄才大略的同时,并没有将其历史功绩绝对化,而使历史真实和艺术真实相吻合:郑和、宋莲芯、王景弘等则是这一雄才大略的实施者。郑和既有荆轲之勇,又有诸葛之智,“虽是一残身,实为伟丈夫”,从某一角度来说,郑和“下西洋”的个人动因除了“酬明主”之外,也还在于与宋莲芯的姐弟情谊以及与王景弘的生命之约。《郑和下西洋》中郑和的每一步行动与重大历史、周遭百姓相勾连,相应地也就处理好了“朱棣”这一个极易喧宾夺主的人物戏份:无论多么重大的历史事件,人物设置始终以郑和为轴。即使其他人物的“戏份”远远多于郑和,但是,起到“穿针引线”的关键行动角色始终是郑和。正是这一系列的历史动因和历史人物,使本剧境界完成超越:朱棣和郑和的目光不再是停留在“宣扬国威”或暗中寻找建文帝的下落,而是主创者“设身处地,代生端正之想”,决心以更加开放的思路,支撑起一个前无古人的大航海事业来。这种高明的人物关系设置法,正确阐释了此剧中以郑和为代表的英雄群体,才是国家富强、技术发达、文化进步的真正力量,也是决定历史发展趋势的重要因素。

曾几何时,荧屏上的宫廷戏总是或多或少地将帝王功绩与人民力量相割裂甚至相对立,似乎应了梁启超“历史者,英雄之舞台也,舍英雄几无历史”,“大人物心理之动进稍易其轨,而全部历史可以改观”的断言。其实,正如《郑和下西洋》所表现的,民族伟业与民族精神相呼应、相表里。这种高明的艺术呈现,没有主创者扎实的唯物史观,断难直抒磅礴气韵,断难再现伟业、澡雪精神,这不能不说是对一些历史观出现偏误的宫廷戏的有力匡正。

遥想大航海的颠峰时代

电视连续剧《郑和下西洋》观后感

汪国辉

十五世纪中国明代发生的一件震撼世界的大事,就是郑和下西洋。中央电视台播出的同名历史电视剧,将这个在海内外广为流传的故事,以少有的大气、强烈的情怀、精美而深沉的解读,让人真切地看到那个肆意张扬的永乐王朝,直面以郑和为代表的古代大航海颠峰时期的英豪们。因而,往往情不自禁地产生几分冲动,几多联想。

七下西洋,无疑是极其伟大的壮举。编导在叙述这段精彩的历史时,坚持唯物主义的英雄观,以饱满的热情,极致性地刻画人物,塑造出一个个诩诩如生的伟岸形象,悄然给观众以最大的满足与震撼。我们的文化传统一向善于隐恶扬善,人们赞扬郑和的丰功伟业,却羞于提及他是太监。如此英雄,在《明史》上只有区区二百字,那惊天地泣鬼神的“七下西洋”,更是一句带过。如果修史者对郑和不是不屑一顾的话,就得承认咱汉语真是世界上最精练的语言哪!记得西方某著名媒体,在20世纪末邀请国际权威学者们遴选“千年以来对人类最具影响的一百位人物”,入选的中国人只有两三位,其中之一是郑和。但在郑和的故乡,六百年来他却没有得到应有的重视。如同伟人都要死两次那样,郑和也被阉割过两次,先是刀锋再是笔锋,而后者的伤害远甚于前者。看电视剧《郑和下西洋》,让我们得以睁开眼来再次瞻仰遥远的永乐王朝,看到一支直挂云帆济沧海的巨型船队畅行四海;看到一群搏击惊涛骇浪的中华男儿,巡航了近四十个国家,引发了“万国来朝”的盛况;还看到了那个野性勃发的时代。

郑和下西洋到底是怎么来的?这部电视剧从朱元璋的海禁政策,与被封作燕王的朱棣之间,产生的必然冲突为矛盾起点。穿过历史的云烟让人渐渐看清了一个大航海组织者的形象。放眼十五世纪初的世界,朱棣的气度堪称恢弘,魄力无人企及。没有他的远见卓识和宏大气魄,就不可能产生大航海的伟业。本剧以郑和下西洋为主线,用生动的镜头语言叙述了永乐朝许许多多的重大变革,包括迁都北京、编撰《永乐大典》、五征漠北。任何一个皇帝只要做了其中一件,就足以雄视古今,名垂青史。我猜想:朱棣已经看穿生死荣辱了,他比谁都清楚,他在世人眼里永远是“弑君篡位”之贼,丹青笔墨根本不会放过他。怎么办呢?只有一个办法,那就是无须洗涮,放胆创造。世俗与世人联手将他逼到了这个境界:必须用功业来证明自己比那个被篡弑的建文帝强得多!甚至比自已的父亲、开国之君洪武大帝强,甚至比秦皇汉武唐宗宋祖们强。由此,我们可以理解编导们为何这样来叙述郑和下西洋的历史成因了。要知道,在我们四千年王朝史上,比永乐朝富强的有的是啊,可只有在充满创业激情的朱棣手上才将航海事业推向颠峰,并且开启了一个人类大航海时代的序幕。

通过一幅幅精彩的画面,诠释中华文明之光,尤其全景式呈现帆船时代大航海的巨幅画卷,展示古代伟人们创造过的灿烂辉煌,大声说出咱中国人的豪迈,是电视剧《郑和下西洋》追求的另一层意境。

从朱棣登基到郑和驾船巡洋,其间只有三年多时间,这么短的时间里造出那么巨大的船舰,简直骇人听闻!造船木料需取自湖北、安徽、浙江、江西等省的深山老林,再运至南京龙江港;造船所需的工匠、器物等更要从全国征调。而他们造的又是历史上从未有过的宝船,是人类经验之外的庞然巨物。谁知在三年里如期造成了。那些巨大的宝船长四十四丈,宽十七丈,九桅四层,载重7000吨,甲板可容上千人。如此巨大的宝船,给今人都带来长久的不解和苦恼――它究竟是怎么造出来的?造出来后,如何驰骋万里又不迷航?!要知道这是15世纪的中国船,直到16世纪称雄全球的西班牙无敌舰队,其舰船排水量也只有500余吨呀!这其中所含蓄的国力、魄力,甚至是某种疯狂性,难道不令人惊骇吗?

历史是现实的反观。一部历史正剧的创作能否成功,最重要的是如何把握历史的本质,并尽量体现所追寻的价值取向。在这一点上,该剧编导做得近乎完美。椐有关主管部门的审定,《郑和下西洋》中的主要人物和重大历史,都基本准确无误。这部历史大戏追求的核心价值观也是十分明显的。那就是中国人久已有之的和平理念。这部电视剧恰到好处地刻画了一幕幕和平交往的生动情景。我们看见,郑和巡洋导致的是南亚诸国空前的欢喜,带来的是海上贸易的空前繁荣,甚至令列国遣使争先恐后地朝拜大明王朝。不仅当时,数百年后那些异国后裔仍在称颂与怀念着郑和,各处三宝庙的香烛仍然缭绕不息……那支强大的战略性船队驰过之后,竟然在全世界留下了如此温柔的称谓:海上丝绸之路!

从某种程度可以说,《郑和下西洋》的播出是对国人进行了一次很好的海洋意识再引导。我们是农耕大国,也是海洋大国。可是在很长的一段时间里,中国人太满足自给自足,硬生生把一道海岸线当成了禁固自己的疆界。这部剧以无可争辩的事实告诉人们,600年前咱祖先已执人类大航海的牛耳。作为领头人郑和,不愧为世界上最伟大的航海家之一。

现在,当我们重新回味这部电视剧,回眸郑和与他的庞大船队,以及由航海英雄们开辟的海上丝瓷之路。不光我,可能许多中国人都会产生这样的猜想:如果后来的王朝把郑和的航海事业进行下去的话,中国将会怎样?还会有鸦片战争后耻辱的百年之痛吗?

郑和,你是中国王朝史上最了不起的男子汉。你的形象始终呼唤着后人去奋力开辟新的航道,奔向海洋,奔向未来!

和顺万邦的胸襟与气度

马照南

《郑和下西洋》是一部思想性、艺术性、观赏性俱佳的作品。该剧题材重大、场面气势恢弘,堪称是近年来我国影视界的一部大手笔作品。

剧情主要围绕“为什么要下西洋”、“如何下西洋”、“为什么没有持续下去”三个问题展开,以郑和的人生命运为主线,以明初迅速发展的经济社会环境为背景,展现了永乐年间开拓革新、传播文明的奇迹,讴歌了亘古未有的大航海辉煌。

1405年7月11日,郑和率2.78万人从刘家港出发,经福建长乐太平港扬帆出海。郑和率船队下西洋,恢复了明王朝对南洋诸岛的管辖,命名了景弘岛、永乐群岛等。船队访问了南洋和南亚的占城、爪哇、苏门答腊、锡兰、古里、旧港等国家和地区,迅速扩大了大明王朝在海外的影响。尤其和当时的马来西亚、新加坡、印度尼西亚、印度南部海域地区的人民,结成了亲密的关系。郑和在马六甲和忽鲁谟斯等国建立了货栈,与阿拉伯人、波斯人、欧洲人广泛展开贸易,还率领船队远达大洋洲、非洲东海岸,欲跨过好望角,表现出无畏的勇气和海洋般宽广的胸襟。

先前的某些历史解说认为,郑和下西洋只是为了寻找建文皇帝,或是一次纯粹的“政治游行”。该剧通过新的史料说明,郑和下西洋无疑有展明朝前期国力、扬明朝国威的意图,更不容忽视的是明显的和平外交、经济意图和经济利益。郑和船队纵横西洋,引来诸国朝贡和贸易。不仅从政治上、外交上加强了中国明朝政府与海外各国的联系,也在经济贸易方面架起了与南洋、西洋联系的桥梁。更有意义的是从皇上到百姓的思想观念都发生了转变,商品经济的萌芽加快萌发了。开放,下西洋给明朝带来了实实在在的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实惠,这是郑和下西洋得以持续近30年的真正动因,也是这部电视剧希望通过镜头语言告诉观众的。

朱棣是英明的决策者和组织者。从大航海船队的组建起,他就在指挥、协调和支撑着这一伟大的航程。他指令在福建、江浙、广东诸省造船,并下令在全国范围大规模组织瓷器、丝绸、茶叶等出口货物的生产和运输,保证了下西洋物质源源不断的供给。同时,朱棣还开始组织编纂《永乐大典》,疏浚大运河,将北平改为北京,大规模营建新的宫殿。

郑和下西洋壮举并不是偶然现象,它是中国封建社会经济发展到一定高度的产物。首先,造船与航海技术已有了长足的进步,其次,明初中国的水师力量强大。李约瑟在《中国之科学与文明》一书中说“明初的水师在历史上可能比任何其他亚洲国家的任何时代都出色,甚至较同时代的任何欧洲国家,乃至于所有欧洲国家联合起来,都可说不是他的对手。”我国海岸线长达1.8万多公里,还有1.4万多公里的海岛岸线和7000多个海岛。早在汉唐时期,先民们已开辟了与东南亚、印度和阿拉伯的海上交通和海上贸易往来,在长期的航海生活与实践中产生了海洋文化,而郑和下西洋就是这种海洋文化发展到一定程度的表现。早于明朝,海外许多地方已有零星的中国移民和商人。郑和下西洋,全面打通了中国前往东南亚的海上交通,树立起中国在海外的威望,为华侨开发南洋创造了有利的条件,许多人居留下来,成为华侨,之后有更多沿海居民来到这里。

郑和下西洋,以和平为主调,“和顺万邦”,“共事天下太平”,这点与西方列强截然不同。尽管郑和船队是当时世界上最强大的船队,但没有也不想成为“海上的霸主”,没有去侵占、掠夺。大航海返航时,都有外使随船来华,多时竟达千人。在郑和下西洋期间,有东南亚国家的9位国王8次来华进行访问,他们之中,有的还将“体魄托葬中华”,作为世代友好的象征。如永乐十八年(1420),古麻刺朗(今菲律宾的棉兰老岛)国王干刺义亦敦奔来华朝贡,归国途中,因病在福州去世,厚葬于闽县,成为中国与东南亚友好交往的象征。郑和下西洋所到之处深得当地民众的爱戴,他们尊称郑和为“三宝”。在东南亚各地有许多以三宝命名的地方,如泰国有三宝港,马来西亚有三宝山、三宝井,菲律宾有三宝颜,印尼有三宝垄、三宝庙等等。在非洲等地,也留下许多遗迹。

福建是海洋文化的发源地。《山海经》记载:“闽在海中。”考古发现的3800年前武夷船棺,沿海一带的独木舟,说明福建海洋文化源远流长。福建因山多田少人众,先人素以海外贸易为生,产生了一种“利商舶,轻远游”、“恬波涛而轻生死”的海洋文化。宋元时期福州泉州成为重要的造船基地,泉州港口“涨潮声中万国商”。在郑和舟师出海和返回的必经之地长乐,大量船匠、水手和贤士随郑和出海,继而移居海外,时至今日长乐市旅居海外的乡亲已达40多万之众。

邓小平同志曾深刻指出,“现在任何国家要发展起来,闭关自守都不可能。我们吃过这个苦头,我们的老祖宗吃过这个苦头。恐怕明朝明成祖时候,郑和下西洋还算是开放的。明成祖死后,明朝逐渐衰落。长期闭关自守,把中国搞得贫穷落后,愚昧无知……历史经验教训说明,不开放不行。”(《邓小平文选》第三卷《在中央顾问委员会第三次全体会议上的讲话》)。在深入学习党的十七大和十七届三中全会精神,深刻总结改革开放历史,应对当前金融危机,应对形形色色的“中国威胁论”的今天,我们观看这部电视剧,品味这一段辉煌而苦涩的历史,一定能得到新的启迪。

图片为电视剧《郑和下西洋》剧照

[值班总编推荐] 以劳动谱写时代华章

[值班总编推荐] 青年的朋友习近平

[值班总编推荐] 让青春在科技创新中焕发更加绚丽 ...

手机光明网

光明网版权所有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网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