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glish

天津:节水农业润民心

2009-07-12 来源:光明日报 作者:本报记者 李慧 我有话说
六月初的天津,已是烈日当空,骄阳似火,静海县王口镇西岳庄村的林下微喷灌工程里却水雾蒸腾,空气湿润,透着丝丝凉意。林下的300亩土地上,一排排码放整齐的菌棒上结满了色泽鲜嫩的平菇、黄金菇、香菇、木耳等菌类,种植户东国良正忙着在采摘成熟的果实:“由于温度湿度适中,蘑菇长得很好,每天都要采摘一次。”

东国良

介绍说:“几年前,村里响应政府号召,发展林业。林木种植面积发展较快,有的区域杨树胸径有近20厘米左右,树茂遮阳,树行间已不能种植农作物。为充分利用土地,村里从2008年开始在树行间建设了微喷灌工程,发展林下经济。”

回想起以前种蘑菇的情形,东国良心中有很多感慨:“过去种蘑菇浇水只能用喷壶,使用人力,耗时费力,还没有喷灌这种湿润适宜的生长环境。政府出资支持建设微喷灌工程后,每亩地一个生长周期仅用60立方水,自动灌溉。这样算下来,一个生长周期仅人工费就可节省1000元,每亩一个生长周期可收入一万元。”

离王口镇不远的台头镇义和村盛产瓜果,与王口镇微喷灌不同,台头镇的西瓜种植使用了管灌技术。据义和村村支书郝志良介绍,“采用这种灌溉技术和瓜果的生长习性有关,瓜果种植不适用大面积供水。”他指着不远处的大棚说:“像这样的大棚,一个需要投入一万二,可以用十年。村民过去种瓜是一家一个小柴油机浇地,一个棚要浇三四个小时,成本比现在高出几十倍。现在,这种管灌节水也节电,现在一个棚只要四十分钟就能浇完,还能比原来节水四成以上。如今,浇地全自动,一个一千亩的果园,只需要一个管理员就可以了。管灌浇得匀,也及时,因此得到村民的认可。”

节 水 中 国 行②

近年来,天津加大农业产业结构调整力度,大力发展节水灌溉技术,推进节水型城市建设,节水农业摈弃了传统农业灌溉水资源浪费的弊端,节省了成本,让农民尝到了新技术的甜头。据了解,为加大农业节水技术试验研究及技术推广,天津先后开展了水稻“浅湿晒”灌溉技术、渠灌区大口径低压管道灌溉系统等节水技术的应用推广以及城镇生活污水处理回灌农田、灌溉计量等农业用水新技术、新产品的研究、开发和推广。目前,天津市节水灌溉面积达到343万亩,占有效灌溉面积的66%。

手机光明网

光明网版权所有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网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