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glish

村情

2009-07-12 来源:光明日报 作者:宗满德 我有话说

编者按:“这一天,我从皋兰县魏家大山上走下来,说着地道的土话,走进我的乡村,不设防地扯谈,用民间的语言记下一些事情和人们的生活。”以这样的姿态与初衷,宗满德、一位长期担任基层干部的甘肃作家,写下了报告文学《村情――西部农民生活实录》(敦煌文艺出版社出

版),真实呈现西部农村面貌和农民生存状态。这里节选的是《手记之二:寄宿和代课》。

 

今天好天气。我一大早就出门,去访问几所寄宿制小学。

明德小学,距离县城57公里。坐落在一个向阳的山坡上,上午的太阳正一览无余地照射着校园。看着“明德”二字,我不由地想起《大学》开首的那句名言:“大学之道,在明明德,在亲民,在止于至善。”把这初学入德启蒙的小学校命名为“明德”,看来是颇费心思的。校长告诉我,这明德小学是台湾明德集团捐资建的,服务半径5公里,涉及2个村,把3100多位农民的孩子都集中在这里了。

这明德小学是整合8所小学建成的。整合前有学生170人,教师7人,其中5人是临时代课教师。现在学生187人,教师23人,其中专任教师11人。以前这地方没有师范院校毕业的教师。整合后第一年就补充了7名师范毕业生任教,今天又补充了7名,同时调走了6名。这地方太偏僻,年轻人都不能安心地工作。寄宿后,学生的学习成绩普遍提高,还养成了良好的生活习惯、独立的生活能力,减轻了家长的负担。家长们编了几句顺口溜,说:“虽说孩子岁数小,管理有方不乱跑。爱讲卫生吃得饱,寄宿学校就是好。”

寄宿制学校也有忧愁。临时代课教师工资低,人心不稳。全县还有100多名临时代课教师,明德小学就有9人。经费缺乏,运转困难。明德小学每年经费缺口在2万元以上。学生年龄小,亲情缺失,心理有压抑。卫生安全、防病防疫责任大。

小学生怎么寄宿呢?生活老师是一本账。39岁的女教师冉德霞对我说:

在这个学校上班已经两年了。每月工资是240块钱。我是做饭的,给娃娃把饭做好,把菜炒香,叫他们吃饱,我就高兴了。国家给每个学生每天补助生活费1元钱,今年增加到2元了。学生们早上六点半起床,七点半上课。中午十一点半放学。下午两点半上课,五点十分放学。我要按时给他们吃饭,一分钟都耽误不得。我家就在这村上,离学校不远,半个多小时就走到了。我从早上来,一直到晚上都在忙着,没有闲下来的工夫。早上五点钟烧洗脸水、烧开水,早上吃的就是开水和馍馍,都是头一天下午蒸的,冬天要蒸热,没有菜。中午吃的是炒菜和馍馍,也有米饭、臊子面。晚上吃的是扁豆面、鸡蛋面、面条子这些东西,都调肉臊子,没有炒菜。伙食管理员叫怎么做我就怎么做,天天搭配,一星期内不吃重复。一星期做两顿红烧肉,是固定的。炒菜就是一个大烩菜,主要是白菜、莲花菜、番瓜、油菜、洋芋、粉条和大肉。没有定量,叫娃娃们吃饱。工资低,我心里有怨气。但娃娃们吃得好,看着我笑,我也就高兴了。我种10亩地,学校下班,就到我农田里上班了。星期五下午和双休日,我就干农田里的活,种地、浇水、拔杂草、收麦子、打场,啥活都要干。农田里的活不干好,我一家人吃啥东西呢?我只上过两年学,看着娃娃们念书,想一想我这个文盲的生活,有时候我的眼泪都流下来了。我要炒菜去呢,不能跟你聊了,娃娃们要按时吃饭哩。

下午,我找了6个小学生,和他们随意地交谈。这6个学生,一至六年级各一人,最大的15岁,最小的8岁,3个女生,3个男生。

一年级学生叫苗雅,小个头,圆脸,一对黑眼珠眨都不眨一下。这女孩子就坐在我的对面,只露出一个头。坐了一会儿,突然站起来说:“我今年已经8岁了,是张家墩村的,离这里一公里多路。家里有爷爷、奶奶,种地干活,爸爸妈妈在城里开铺子,打馍馍的。我住在学校里想爷爷、奶奶、爸爸、妈妈。他们不来看我,我自己来自己去。”

五年级学生张发祯,12岁。也许是胆小,说话有点吞吞吐吐,但我听明白了。家在寺上村,距离学校4公里多。星期一早上到校,星期五放学后回家。上学时车送,回家时车接,是村上的学生家长共同租的一辆“三马子”,一学期一个学生交40块钱。学习好,是班上的第一名。昨天早饭吃了一个馒头,喝了些开水。中午吃的炒油菜和馍,有肉。晚上吃的是鸡蛋面片子,香啊。这里吃的比家里好,家里吃不上肉。

其他孩子没有多少话,只说想家。最后说话的满世佳一口气说了一大段话,让我吃了一惊。他说:“我已经10岁了,上三年级。从上学期开始就住校,我家离学校5公里。家里光有一个奶奶,爸爸、妈妈都打工去了。妈妈在兰州五里铺市场卖衣服,生意好,忙得很。妈妈经常给我钱,不让我乱花,叫我买零食吃。我想妈妈,晚上捂着被子哭。爸爸是电焊工,去年过年的时候才回来一次。他说,活大就挣得多,活小就挣得少。妈妈卖掉的衣服多,她说利润越来越薄了。我在学校里吃饭、睡觉都已经习惯了。我生了病就跟老师请假,坐车回家找奶奶去。从星期一到星期五,都在学校里,就一直想着奶奶,想多久才能回家啊。老师对我好着呢,做错了事生活老师批评,没有打过。我现在最想做的一件事是见到爸爸。没有伤心的事,就是想家。同学们开心,我也开心;同学们不开心,我逗他们开心。昨天早上,我吃的是鸡蛋汤和一个馍;中午是臊子面,有肉,喝了些面汤,吃得香;晚上是凉菜和馍,是粉丝拌油菜,没有汤,白面馍。我从二年级开始就学着洗衣服。家里有洗衣机,我的衣服有时自己洗,有时奶奶帮着洗。四川地震后,我捐了5元。班上捐的最多的是6元,最少的2元。奶奶来学校看过我,妈妈也来过,我现在想她们再来学校看望我。”

我和教导主任张贵林漫谈,才知道他是一名临时代课教师。于是,就从他的生活谈起来。他告诉我:“我今年40岁,家里5口人:母亲、妻子和两个孩子。1986年高中毕业后任代课教师,一直在这个学校工作。当时月工资才40块钱,父母都不同意我干这个事,要我学个技术挣钱。我没有考上大学,想把村里的孩子教好,让他们将来考上大学,有个出路。我从18岁就想当个老师。后来工资增加到 50 块、90 块,从2006 年开始是240块。”

手机光明网

光明网版权所有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网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