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glish

德国环境署大楼缘何备受推崇

2009-07-16 来源:光明日报 作者:本报记者 柴野 我有话说

德绍是德国东部的一座小城,第二次世界大战时期曾是德军军需后勤中心,美英法盟军曾密谋向此地投放原子弹未遂。在东德时期,这座城市成为工业污染最严重的城市之一。德国统一后,当所有政府机构都迁往柏林时,联邦环境保护署却悄然落户在这座小城。经过7年的设计与建设,一座集建筑艺术、环保理念于一体的现代化办公大楼

拔地而起,成为该市的地标性建筑。记者日前亲身体验了这座不但设计别致,而且处处体现出环保节能理念的生态大楼。

大楼的设计者告诉记者,他们设计此建筑的指导思想是,一个好的建筑应该综合许多方面的质量:一是要能够节约能源,还要考虑这一建筑与其周围环境的关系:谁是使用者?它应该具备那些功能?它的出现是否对当地来说是一种良好的补充。与其他呆板的德国政府机构办公楼不同的是,环境署大楼是一座形状蜿蜒的蛇形四层木质建筑。其独特的外观造型、办公区,会议室及整体布局设置有很强的层次感,营造了一种轻松的工作氛围。办公室落地门窗设计不仅局限于空间中包含工作的思想,更是一个景观空间,是一个可以轻松地与团队人员进行沟通合作的场所。各办公室的颜色与办公的格局、朝向相协调,如办公室在东部及南部,用绿色与蓝色作为办公室的主色调,而南部的办公室则用紫色等深色调,北部房间大多是灰色或浅咖啡色等浅色调。设计人员试图通过光和颜色的应用,在较小的空间内制造变化,让科学的办公环境创造出工作高效率。

环境署大楼独特之处还在于环保节能理念巧妙地体现在建筑结构中。大楼内部包含着多个风景宜人的室内庭院,冷热温度均由埋在地下3米多深的管道系统通过水流循环自动调节。每间办公室都装有独特的通风口,它将地下凉气抽入室内并使夏季的热气自动排出。同时所有办公室都安装了智能窗户,它通过电脑调控系统控制什么时候应该开窗换气,开启多大程度。大楼墙面使用的是普通粘土,粘土存热而且保湿,能使人产生一种自然的舒适感。主体支撑结构基本以木材为主,设计人员认为,木材是一种可持续性材料,不需要昂贵的运输,而且加工工艺简单。在建筑当中,这一低科技含量的材料发挥的作用与钢和铝是一样的。

太阳能作为清洁可再生能源在环境署大楼得到充分应用。根据太阳能的特点和实际应用的需要,该建筑使用了太阳能光电转换和光热转换两种形式。光电技术利用太阳能电池将白天的太阳能转化为电能由蓄电池储存起来,晚上在放电控制器的控制下释放出来,供照明和其他需要。光热技术将太阳辐射转化为热能用于冬天取暖。

人们一直认为,生态运动和以消费与增长为目标的工业化生产是水火不相容的两个发展方向,但德国环境署大楼的建造通过经济和技术手段解决了与自然和环境产生的矛盾,无疑是欧洲生态建筑的典范。

图为德国环境署大楼

手机光明网

光明网版权所有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网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