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glish

“世界城市”阿斯塔纳

2009-07-16 来源:光明日报 作者:本报驻阿拉木图记者 张春友 我有话说

日前,哈萨克斯坦议会批准了哈国政府与阿联酋签署的关于在首都阿斯塔纳建设中亚第一高楼――“阿布扎比广场”的协议。阿布扎比广场是一组塔式综合建筑群,紧邻阿斯塔纳标志性建筑“巴伊捷列克”塔,位于阿斯塔纳市中心的黄金地段。凭借最高主体建筑88层382米的高度,建成后的阿布扎比广场将成为中亚第一高楼,世界

第14大高楼。当地媒体报道,阿布扎比广场建筑群总体造价高达10亿美元,今年7月1日动工,2014年底竣工。其实,阿布扎比广场仅是阿斯塔纳近年来飞速发展的一个缩影,但从中不难看出哈国政府将阿斯塔纳发展成为欧亚中心及中亚现代化城市的雄心壮志。

阿斯塔纳市是哈萨克斯坦共和国的新首都,亦称“北都”,原名阿克莫拉,哈语为“白色坟墓”的意思,后改名为阿斯塔纳,是全国政治、经济、文化、交通中心之一。阿斯塔纳市面积200平方公里,人口70万,距离阿拉木图市(亦称“南都”)1318公里,属典型大陆性气候,全年多风,居民大多信奉伊斯兰教(逊尼派)、东正教、基督教及佛教。成为首都以来,阿斯塔纳在国家经济中所占的比重已经从1.5%上升到10%以上。

根据哈总统努尔苏丹・纳扎尔巴耶夫的迁都构想,1997年,阿斯塔纳正式替代阿拉木图市成为哈国的“永久性首都”,1998年举行了奠基仪式。为更多地体现新首都的国际化、现代化,哈国政府专门委托日本知名建筑大师黑川纪章对城市进行了设计。根据设计规划,横穿阿斯塔纳的伊什姆河将城市分为左岸和右岸两个部分,城市整体布局也由此展开。在哈国政府投资120亿美元巨资兴建新都后,阿斯塔纳神奇般地迅速发展起来。1999年,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宣布阿斯塔纳为“世界城市”。2008年4月,在莫斯科举行的“独联体最佳城市”比赛中,阿斯塔纳一举拿下了16项大奖中的9项。

说到阿斯塔纳,必须提及哈总统努尔苏丹・纳扎尔巴耶夫。2008年,部分哈国议员曾提议将阿斯塔纳更名为“努尔苏丹”,以纪念阿斯塔纳的总设计师、哈总统纳扎尔巴耶夫。当时,此提议甚至已经得到议会批准,但在提交给纳扎尔巴耶夫本人签署时,却被他“委婉”地拒绝了。纳指出:“我本人不同意将首都更名,用以纪念我个人的功绩。”

阿斯塔纳市还是具有重要战略意义的航空、铁路及公路交通枢纽。它有效地将中亚、哈萨克斯坦南部、东南部与哈萨克斯坦北部及俄罗斯连接起来。1998年,阿斯塔纳机场进行了彻底改造和扩建,目前,可起降来自世界各国的航班。此外,阿斯塔纳还与中国的乌鲁木齐市开通定期航班。

近年来,阿斯塔纳城市建设、居民生活水平均有显著提高。随着城市建设的大跨步前进,阿斯塔纳的国际地位也得到了进一步提升,城市面貌日新月异。哈萨克斯坦驻华大使伊克拉姆・阿德尔别科夫曾表示,阿斯塔纳是国家政治、行政和商业中心,未来也将成为创新科技、教育、贸易金融、旅游、文化、交通物流中心。作为哈萨克斯坦最具经济活力的地方,阿斯塔纳始终起着“火车头”的带动作用,促进国内其他地区的发展。

2008年,阿斯塔纳举行建都十周年大型庆典活动,俄罗斯总统等多位独联体国家元首应邀出席。哈萨克议会还通过法律,将纳扎尔巴耶夫总统的生日――7月6日定为国家法定节日“首都日”。纳扎尔巴耶夫在城庆大会上曾自豪和激动地指出:“阿斯塔纳不仅已经成为哈萨克斯坦社会经济发展的样板,而且已经成为欧亚的中心”。

值得一提的,2009年初,由中资企业出资筹建的集办公、住宿、餐饮、娱乐为一体的“北京大厦”正式交付使用。“北京大厦”紧邻即将开始建设的中亚第一高楼阿布扎比广场,屋顶采用了具有浓郁中国特色的类似北京天坛样式的建筑风格,天蓝色的穹顶格外引人注目。“北京大厦”的落成,不仅向哈萨克斯坦人民传递了中国人民的友好情谊,更使得古老璀璨的中国文明在阿斯塔纳及哈萨克人民心中留下了清晰、美好地烙印。

经过10多年的快速发展,阿斯塔纳已经作为中亚最现代化的城市屹立于欧亚大陆的中心位置,但它似乎丝毫不愿停下前进的脚步。近年来,哈萨克斯坦从国家预算中划拨了相当数目的款项用于阿斯塔纳的城市建设,首都各项规划的实施情况更是由总理马西莫夫亲自过问。目前,阿斯塔纳市内共有约70个大型建设项目正在施工,未来几年,这些项目将陆续建成并投入使用。为了阿斯塔纳的可持续发展,哈国制定了《2030年首都可持续发展战略规划》。今年6月,阿斯塔纳市政府及地方公司签署合作协议,计划投资9亿6千万坚戈(1美元兑换150坚戈)用于改善城市居住环境。按照协议,哈萨克斯坦建筑公司将在2010年前完成对阿斯塔纳市建筑工程、居民建筑楼以及其他社会建筑设施的建造以及维修等任务。此外,协议内容还包括将部分拨出的款项投入到当地慈善中心、综合保健中心、文化及体育综合等机构当中,为当地居民免费办理疗养院许可证以及支持成立医院及学校等机构。不仅如此,在可预见的未来几年中,阿斯塔纳又将迎来崭新的发展机遇。

今年7月1日至2日,第三届“世界与传统宗教领袖大会”将在阿斯塔纳召开。该会议是由哈总统纳扎尔巴耶夫发起,并由哈国政府筹办,旨在推动各宗教派别进行对话,和谐共存,并促使宗教领袖在国际安全方面发挥积极作用的国际性会议。本届大会的主题为“宗教领袖在包容、相互尊重与合作的基础上构建和平方面的作用”。我国也将派出包括藏传和汉传佛教、道教和伊斯兰教代表组成的高规格代表团参会。

2010年,哈萨克斯坦将担任欧安组织轮值主席国。为此,哈方筹建的作为欧安组织轮值主席国期间主要的办公地点的新议会大厦也已经投入使用。届时,阿斯塔纳城市面貌不仅会焕然一新,阿斯塔纳本身也不可避免的会成为欧安组织的“临时”行政中心。

2011年,第七届亚洲冬季运动会(以下简称“亚冬会”)将在阿斯塔纳及哈最大城市阿拉木图两地同时举行。哈旅游

与体育部副部长塔尔加特・叶而梅吉亚耶夫曾透露,阿斯塔纳将主要承办亚冬会冰上比赛的项目,包括滑冰、冰球等,而阿拉木图主要进行雪上项目。目前,阿斯塔纳市亚冬会相关场馆建设正在紧锣密鼓地进行。

阿斯塔纳城市的硬件建设得到逐步完善,普通阿斯塔纳市民的心态又是如何呢?让记者通过“打的”这一件小事带你走进哈萨克人的内心世界。到过哈萨克斯坦尤其是阿斯塔纳的人都会对在城市内“打的”留下或多或少的印象。哈作为苏联解体后中亚五国中经济发展最成功的国家,其经济综合实力及人均

收入水平都远远高于其他中亚国家,物价水平也居高不下,一般商品价格是北京的3-5倍。由于城市出租车业务发展滞后,当地政府沿袭了苏联时期的政策,即对私家车载客采取“默许”的态度。以往,如果外国人在阿斯塔纳打车,不算远的一段距离都需要1000坚戈(约合60元人民币)。记者在阿斯塔纳不止一次遇到过这样的情况,在路上拦下一辆车,司机开口要价1000坚戈,记者正准备适当与其“侃价”时,对方就会非常不耐烦地狠狠踩一脚油门,扬长而去,甚至被记者拉开的副驾驶的车门都没来得及关好。近两年,随着经济危机的持续蔓延,记者发现在阿斯塔纳“打的”明显便宜而且方便了。如今,往往路边有人招手打车,后面会排起2至3辆车等待载客,前些年无礼拒载、虚要高价等情况已经很少出现。从傲慢无礼的拒载和漫天要价到排队等待载客,“打的”这件小事已经可以看出哈萨克人在经济危机持续蔓延下心态的微妙变化。

中国人民和哈萨克斯坦人民的友谊源远流长。哈独立后,我国立即予以承认并宣布我国尊重哈萨克斯坦人民自己的选择,从此两国关系进入了睦邻友好、战略伙伴的全新时期。阿斯塔纳作为独立后的哈萨克斯坦的一个缩影,了解它的历史、现状和发展前景,可以从中更好地了解哈萨克斯坦人民及纳扎尔巴耶夫本人的治国理念,这无疑也会促进中哈两国人民的和平共处,世代友好。阿斯塔纳作为世界上最年轻的首都之一,孕育着无尽的希望与憧憬。我们有理由相信,阿斯塔纳的明天会更好。

阿斯塔纳标志性建筑“巴伊捷列克”塔。张春友摄

已落成并交付使用的“北京大厦”。张春友摄

手机光明网

光明网版权所有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网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