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glish

戚沟村就是我的家

2009-07-17 来源:光明日报 作者:江苏省新沂市棋盘镇戚沟村党支部副书记 刘桂华 我有话说

2007年5月,江苏省委选拔千名大学生到苏北经济薄弱村工作的消息为明媚的初夏增加了温度。在南京人口管理干部学院学习的我幸运地通过选拔,成为全省第一批到村任职大学生的一员。两个月后,我走进新沂市棋盘镇戚沟村

,人生从此掀开了新的一页。

两年来,我把戚沟当做自己的家,虽然没有惊心动魄,但也有热血沸腾;虽然没有惊天动地,但亲历亲为也值得一生珍存……

2007 年7 月24 日,我来到戚沟村。它和江苏北部常见的村庄一样,宁静,安详,令我备感亲切。在调查走访中,我常常听到“戚沟种啥啥不成”。原来,村里曾多次调整产业结构,但都以失败告终。村民说,因为地理和土壤环境问题,戚沟村只能种粮食。我不愿相信这样的事实,于是前往市农业局咨询有关专家,他们的答复给了我信心。同时,我得到一条信息:附近某镇正在种植一年可连续收获数茬的大棚西瓜。我当即前往观看并决定把这一项目引到戚沟,为村民开辟一条致富路。

我向镇领导递交了《关于在戚沟村种植大棚西瓜的报告》,他们很快给予答复并帮助流转了20亩土地。2008年3月,我东拼西凑8万元建起20个大棚,采用全程覆盖保护根系技术栽培西瓜。西瓜从5月初上市,一直卖到11月,不仅收回了成本,还赢利6万多元。

干给群众看,还要带着群众干。我动员村民跟我学种大棚西瓜,主动提供技术服务。到去年秋天,全村建起连片果蔬大棚122个。2008年5月,我牵头组建了“温新西瓜专业合作社”,吸纳社员230人,实行统一育苗、统一管理、统一销售,先后生产、销售西瓜320万公斤,实现收入400多万元,社员人均增收近1.8万元。

我自幼喜欢手工编织。听说村民杨红擅长编织绒绣挂毯,于是专门拜师学艺。

其实,我不是为了学习绒绣挂毯编织工艺,而是另有原因。戚沟村共有留守妇女217人,除去做农活就是做家务,没有什么收入。杨红制作绒绣挂毯每月收入千元左右,给我带来了启发。但她的技术虽好,文化水平有限,无法独立向姐妹们传艺授技。于是我学会了这门技术,由她来示范、我来讲解,从而带动更多的留守妇女掌握这项技术。

第一个从绒绣挂毯制作中得到益处的是38岁的村民祁兴花。在我的鼓励下,她前年10月开始学习,如今每天可编织毛线挂毯3平方米左右,获得加工费10多元。像祁兴花一样,戚沟村先后有84名妇女加入了编织队伍,平均每天加工挂毯160平方米。

戚沟村村部东北首一处废弃的厂房,现在是我的“家”。起初,我住在镇政府在镇区为大学生“村官”安排的集体宿舍里。戚沟村离镇区10多公里,我骑自行车往返,单程需要1小时左右,每天在路上荒废两个小时。我常常想:“做一名‘村官’,不住在村里,怎么能行?”为此,我向镇党委打报告,请求到村里居住。

2008年春节过后,我带着一箱行李、两床被子,住进了戚沟村。每天一早,起床看大棚,喂新买的刍鸡。太阳升起,打开大棚前面的塑料薄膜,给棚内通风。村里没有小吃店,一日三餐我都自己动手。

我有一本工作日记,上面记录着我每天的活动:走访群众,调解矛盾,看望困难农户,帮群众协调贷款,举办育龄妇女卫生知识讲座,辅导留守儿童功课……两个月后,我感觉自己真正融入了村民的生活,也认识到需要向群众学习的太多太多。

扎根乡村沃土,挥洒智慧和汗水,我虽然没有成就轰轰烈烈的大事业,但每一步都走得自信而踏实。

手机光明网

光明网版权所有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网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