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glish

六学者评《新人间美学》

2009-07-18 来源:光明日报 作者:郑大生 我有话说

著名美学专家张涵教授的《新人间美学》不久前问世,引来了诸多关注。来自中国社会科学院、北京大学、清华大学、中国人民大学的六位美学家、学者,集中对该书进行了点评。

中国社会科学院文学研究所研究员、博士生导师高建平说,读《新人间美学》,掩卷沉思,深感美学要有一种新的做法。这些年来,人们谈论

“艺术的终结”,相应地,也谈到“美学的终结”。美学怎么了?美学怎么办?这成了悬在我们面前一个大大的问号。可喜的是,这些年美学正在复苏。

过去的三十年,中国美学经历了“美学热”,美学的低潮,美学的复苏这三个阶段。现在,我们正处在第三阶段之中。《新人间美学》正是走在了一条朝向新美学的建构的道路上。

北京大学哲学系教授、博士生导师闫国忠认为:西方美学基本上限制在个体―情感―艺术这个范围,而《新人间美学》强调的不是个人,而是“人间”;不是一般的情感,而是“新人类”与“大人格”;不是传统意义上的“小”艺术,而是与“大生命”互补互动的“大艺术”。传统美学的逻辑起点是“美”,这部书的逻辑起点是“美的规律”。传统美学把人的自我超越,或自由当作最高的旨趣,这部书则认为美学的最高旨趣应该是“美者优存”。所谓“美者”,就是以“智、艺、健”为人格动力构架的天、地、人互为审美对象的新人、新人类,所谓“优存”,就是“物质生产与精神生产、物质生活与精神生活协调发展”,“人的生命维度与生命时空不断开垦与更新的人人共创共享、天地人同乐大生命美之大同大美境界”。传统美学是“封闭式的、远离生活”的体系,《新人间美学》的构想立足于今天的现实,是对人类文明正在发生的“全球性、结构性、范式性大转型”的积极回应。这是这部书的一个重要特点。

应该说,这样一种大兴大立、大开大合的学术视野与学术风格对学术界是个不小的冲击,美学或许能从这里获得激励和启示。

中国人民大学现代艺术与美学研究所所长、博士生导师牛宏宝强调,《新人间美学》在理论上的一个最大亮点,就是提出了“美者优存”,并主张我们应该从“适者生存”转换到“美者优存”。自上个世纪80年代末开始,西方理论界对西方版本的现代性设计进行了全面的反思,而西方版的现代性设计中,达尔文的“进化论”和“适者生存”都是其核心部分。在我看来,该书提出应该从“适者生存”转换到“美者优存”,是一个非常重要的思想,是一种将美的维度纳入现代生活塑形之中的很新颖的思想设计。由于《新人间美学》在理论上的全新诉求,作者的写作和思路,就不断地在中国传统与西方美学理论之间、在美学与经济学、美学与传播媒介、美学与社会之间穿梭往来,甚至在《易经》与马克思《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之间穿梭,具有了某种全新的学术视野。这是这本著作最让人耳目一新之处。

清华大学哲学系教授、博士生导师邹广文认为,《新人间美学》的确让我们感受到作者开阔的文化视野与忧患意识。作者指出:“当前的经济全球化浪潮,不仅在一般的经济、政治和文化意义上改写着人类的工作和生活,而且在整个人类文明范式上将重塑人类自我”,在这样的历史时刻,美学何求?美学何为?面对当今人类所产生的一系列全球性问题,面对当代人类在实践上的诸多困惑,都需要美学承当起应有的责任。作者强调:“当今人类必须将文化自觉上升为文明自觉,将生态自觉上升为生命自觉,将哲学反思上升为美学自觉,才有可能找到正确的解决之道与全球性方略。”

北京大学哲学系教授、硕士生导师张中秋指出:作者此前的每本书都记录了其追寻生命之美的足迹,最终勃发出新的美学视野,新的生命信仰:“美者优存,美学雕龙”。例如,作者提出“人类人格学美

学”的构建,在感悟中华传统哲学和美学的基础上,力图揭示人格的内宇宙、小宇宙中的理性、情感和意志之间的关系,同人格的外宇宙、大宇宙中的人与天、人与地、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并确认二者之间存在全息性相通和相互作用。个体通过智、艺、健的“人格动力黄金框架”的塑造,就可以呈现出其人格的丰富性和全面性的光彩。个体的提升,能促进民族和国家的物质生产、精神生产和高科技的全面发展。

中国人民大学哲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王旭晓说:作者在书中有专章论述马克思对美学的伟大贡献及其在当代的重大意义,更在美学研究中贯彻马克思主义关于理论联系实际的原则,把抽象的美学理论探讨与我国的实际紧密地联系起来,探讨城乡建设、经济与文化活动、当代传播等与人们生活密切相关的美学问题。书中特别提出了新人间美学与经济学联姻的建议,认为进入21世纪,物质生活领域和精神生产领域个性化、审美化趋势,必将进一步得到深化与强化。正是在这个基础上,美学与经济学的联姻不仅是可能的,而且是必然的。《新人间美学》在赋予美学以艰巨的历史使命的同时,更使美学工作者意识到肩负的重担以及努力的方向。

《新人间美学》张涵、张宇著中国青年出版社

手机光明网

光明网版权所有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网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