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glish

非书家难以想象非诗家难以成吟

2009-07-18 来源:光明日报 作者:张福有 我有话说

“法书”,指达
到很高艺术水准的书法作品。古时将书写于缣楮纸帛之上而有法度的书法作品称作“法书”。“吟鉴”,指以诗词之形式对某些事物的评定与鉴赏。《法书吟鉴》(吉林人民出版社),则是藉吟论法,以诗鉴书。以“吟鉴”名书者,目前仅见明代叶盛所藏并编《?竹堂书目》中有《宋中兴吟鉴》。是书在明代杨士奇所编《文渊阁书目》中,名为《宋中兴吟监》,此后出现伪书,至今并未尝见。因而,《法书吟鉴》堪称创新之作。

《法书吟鉴》集中了108首论书律绝。这些诗作,既非常见的书论,又非一般的诗作,而是论书之诗。常见的书论,古往今来汗牛充栋,但都只是一般的书论,并非以诗论书。而《法书吟鉴》具象诗论,并有过百首之规模,确属率先之举。

尺牍寸疏,千里面目;律绝咏书,韵含法度。《法书吟鉴》,从书与诗的契合上、诗与书的互补上,找到了一个“法书传隶古,才笔拟庄骚”的求艺新门径。细读其中的《明王守仁〈行书致舫斋手札〉鉴赏》:“心清得意倾心写,纵势成风试纵缰”、《颜真卿〈祭侄文稿〉赏读》的:“耿耿雄威书静穆,沉沉筋骨举长缨”、《陆游〈自书诗卷〉清赏》的:“率性行之非故步,豪情壮矣有深根”等,就可从中窥见诗书合一“言志、述心、表意”三佳构之写照。

《法书吟鉴》除好太王碑等东北地域性碑刻外,大体按碑帖年代先后为序排列。一路读来,不啻浏览一番中国法书墨迹史。是书还有一个明显特点,就是每首诗之下附一略注,言阐义繁,说明诗与书之关系,其后则符法书,或碑或帖,一目了然。书引诗成,诗可笺书。既可从诗中商略书法,又可从书法中领略吟怀。

《法书吟鉴》诗书合璧,书诗互补,非擅书之诗人、爱诗之书家兼于一身,是无法胜任此举的。该书为吉林省委宣传部常务副部长蒋力华所作。他是书家、摄影家,不久前又荣任吉林省诗词学会副会长。唐人孙虔礼在《书谱》中写道:书谱“庶使一家后进,奉以规模;四海知音,或存观省”。从这一角度来看《法书吟鉴》,便会看到其不可漠视的价值。于书而言,可启迪后进,揆度书理,指归殊致,笔谐韵味。于诗而言,可提示来者,辞微旨远,韵释砚功,趣从吟得。

手机光明网

光明网版权所有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网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