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glish

文明与法治的沉思

2009-07-18 来源:光明日报 作者:张云 我有话说

刘哲昕的新著《文明与法治》(上海人民出版社)将副标题命名为“寻找一条通往未来的路”,可见其对此问题的思考之深。

诚如作者所言,“法治”乃是一个“大词”,自近代以来就一直考验着中国人。在书的开篇,作者即为这些“大词”祛魅,认为其不过是内生于西方文明土壤的一种生活方式,它不能不经任何改造

地适用于中华文明的土壤。既然中国人也有属于自己的文明土壤,那么在此基础上构建的生活方式也一定会有属于自己的独特品格。

在作者的隐喻中,文明与法治是土壤跟种子的关系。那么什么是西方和中国在不同历史时期各领风骚的文明核心所在?两种文明的基因信息分别具有怎样的优势和弱项?作者围绕“契约―统一―和谐―同归”这四个关键词,用四章笔墨对中西文明土壤进行了纵横捭阖的历史研究,以揭示“历史的钟摆”的内在驱动力,详尽回答了上述问题。认清了土壤特质,法治的种子在中国该如何耕种?也即怎样的法治模式才属于中国?作者在第五章开篇就提出两个基本判断:“将契约革命进行到底”(这是当代中国需进行的补课);“中国法治需要一种政治向心力”(这是中华文明不可抛弃的基本内核)。两个判断相辅相成,不可分割。而综合比较台湾、新加坡、香港三个华人社会的法治模式,就成为两个判断的证明和参照。作者还提出监督权和民主相结合的若干构想,促进中国文明健康发展。为了明确这种突破性努力的全观视野,我们的确可以将其叫做“法文明学”。

这本书直接源于作者为当前领导干部开设的一门课程《领导干部的法律思维》,作者就职于中国浦东干部学院,作为国家级干部培训机构的教师,具备由国际经济法学博士、法官、金融企业法律顾问等综合而来的学识经验,由一门课催生一本书,这叫人不由地想起费孝通先生的《乡土中国生育制度》,书与课都是基于对中国现实的观察。 

手机光明网

光明网版权所有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网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