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glish

外贸引领的义乌为什么能率先突围

2009-07-29 来源:光明日报 作者:蓝蔚青 我有话说

去年以来,面对国际金融危机特别是经济衰退的冲击,义乌却站稳脚跟,逆势发展,其独具特色的发展模式在逆境下更是彰显优势。《义乌模式》一书,为我们揭示了义乌逆势发展的深层原因。

义乌模式具有应对金融危机的内在潜能。作者认为,义乌模式是对改革开放以来义乌坚持“兴商建市”总体发展战略,力促产业

、经济、区域和各项社会事业协调共进的发展路径及基本经验的理论概括;是在一个缺乏经典经济理论所要求的发展条件的后发地区,依靠市场主体有为和政府开明,创业创新,促进经济社会和谐发展的模式。2008年初,义乌市委就针对发展中的潜在问题和危机启动了“解放思想、创业创新、高位突破”大讨论。国际金融危机爆发后,市委、市政府及时出台了促进企业稳定健康发展的“十条措施”,较早设立困难企业“帮扶办”,开展为企业“解难题办实事促发展”活动,努力解决企业历史遗留工业用房“两证”问题,设立总额达1亿多元的“应急互助基金”,组织银企对接,开展个人商务贷款和市场商位使用权质押贷款等,至6月底全市金融机构存贷款余额分别比年初增加211.6亿元和124.3亿元,大大提升了企业战胜“寒流”、坚定前行的信心,为率先走出困境、率先抢抓机遇、率先转型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注重经济社会和谐发展是义乌能够逆势发展的深层次原因。作者在书中深入分析了义乌模式所蕴含的打造新型劳动关系、统筹城乡区域发展、创新外来建设者的服务与管理模式、推进行政管理体制改革、构建社会事业发展新机制等实践创新和改革创新,从而有助于我们更加全面、深刻地认识和理解义乌发展模式。它揭示了义乌之所以能克服国际金融危机的冲击,抢占发展先机,率先推进转型升级的深层次原因,是义乌已初步构建了一个经济社会和谐发展的运行体系;通过大力支持群众创业创新获取内生的持续发展动力;同时,充分依靠各方面特别是理论界的帮助和支持,借用外脑,提升发展理念。

义乌模式为制造业大省实现产业升级提供了有益的启示。作者在书中系统阐释了专业市场与产业集群联动发展的内在机理与效应,提出了发展具有“1+1>2”(专业市场与电子商务联动)效应的新型专业市场的设想,构建了义乌建设“一名城五中心”(国际商贸名城和国际小商品流通、制造、信息、研发中心,“义乌商圈”的集聚、辐射中心,全国性会展与物流中心,区域性金融中心,浙中商务中心)的战略框架。

《义乌模式》陆立军等著人民出版社

手机光明网

光明网版权所有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网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