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glish

新疆自古以来就是中国的一部分

2009-08-04 来源:光明日报 作者:本报记者 邢宇皓 我有话说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位于中国西北边疆,地处亚欧大陆腹地,其面积占中国国土面积的六分之一。自古以来,新疆就是中国的一部分。近日,记者采访了《中国新疆历史与现状》一书主编、中国社会科学院中国边疆史地研究中心主任厉声研究员,从历史的角度,纵论两千多年来祖国内地与新疆的血脉联系。

记者:新疆自古

以来就是多民族的聚居地,印度、波斯、希腊、中华四大文明荟萃于此。通过《中国新疆历史与现状》一书,我们知道,历史上在新疆先后使用的语言有30多种,文字也有20多种,比如回鹘文是近现代满文、锡伯文等文字的源泉;而察合台文则是现行维吾尔文、哈萨克文、柯尔克孜文的滥觞。但在这片古代中国人称为“西域”的土地上,自有文字记载以来,唯一贯穿其历史的语言文字只有汉语、汉字。

厉声:是的。我们目前所知对西域最早的文字记载也是汉文典籍。不仅如此,国内外研究者想要了解公元六世纪以前的西域历史,都必须依靠汉文史料。早在《山海经》、《竹书纪年》、《穆天子传》等成书于战国时期(公元前465年至前221年)的典籍里,就记录了不少关于西域历史地理的传说。其后,《史记》、《汉书》中对西域的记载就更加丰富翔实了。这些记载有一个共同的特点――都把西域包容在整个中华文明的全景中。比如,今天我们称秦岭为“终南山”,为什么有这样一个名字?就是因为在《山海经》中,把西域中南部的昆仑山、东南部的阿尔金山与向东延伸到甘肃的祁连山、陕西秦岭统称“南山”,而秦岭因其在最东端而得“终南”之名。再比如,在《竹书纪年》中有周穆王巡游西域与当地首领西王母交往的记载,今天,人们在敦煌壁画中还能看到相关题材的画作,这些都是中原与西域交往源远流长的反映。

记者:从历史上看,最早中央王朝对新疆地区进行有效管理可以追溯到什么年代?

厉声:从法理上讲,从2000多年前的西汉开始,新疆地区就已经正式成为中国历代中央王朝或北方民族政权治理下的西北边疆地区。

大约在战国至秦汉时期,也就是公元前5世纪到公元前3世纪,天山以南塔里木盆地周边开始形成聚落人群。而在公元前101年,汉朝就在西域北道中心轮台及渠犁(今库尔勒以西)设置了使者校尉,汉朝在这两个最早实行直接治理的西域地区,首开设官驻军先河。公元前60年,汉朝取代北方草原匈奴汗国完成了对西域的统一。从此,西域正式纳入中央王朝的管理体系。在这一年,汉朝在西域中心乌垒城(今轮台县附近)设立西域都护府,将西域定为直属中央的郡,相当于今天的省一级区划。由此,汉朝在西域设置管理机构、任命官吏,驻军镇守、屯田戍防,绘制舆图、统计户口,镇抚地方、督察境外,维护治权、引渡逃人,修城筑燧、开辟交通;而西域也遣子入质、贡献方物。从此,西域便被载入中国历朝官修的正史中,汉朝治理西域的措施制度也被记载传承下来,西汉之后的东汉王朝因袭了西汉的这一模式。

记者:东汉末年到隋初,是中国历史上一个大动荡的年代。这一时期中原与西域的关系如何?

厉声:这一时期烽烟四起,群雄逐鹿中原,对西域的管理有所削弱,但各个北方政权仍然对天山南北给予了极大关注――如朝廷设置职官,从魏晋的西域长史、戊己校尉至北魏的西戎校尉,沿革不断;而朝廷在西域直接治理的区域扩大,程度加深,前凉开始设高昌郡,北魏又设鄯善镇、焉耆镇等;西域遣子入侍,贡献方物,300多年间虽有间断,但基本已成定制。

在这一时期,西域与内地统一已经成为人们普遍接受和提倡的观念。不仅中原统治者一待时机成熟便把收复西域作为“垂芳千载,不亦美哉”的事业,西域各区域政权统治者也是如此,鄯善王、车师前部王等都曾入献前秦,请求依照汉例在西域设置都护府。当西域百姓听说隋朝统一中原时,“密送诚款,引领翘首”。

设置郡县、驻军屯田,实施羁縻统治是隋朝治理新疆的主要措施,鄯善、且末、伊吾等郡的设置,将西域的郡县制向前推进了一大步。

唐朝是中国历史上又一个统一强盛的王朝,不仅恢复了西汉时期的统辖区域并有较大拓展。唐统一西域后,在疏勒、龟兹、于阗、焉耆设立了“安西四镇”,并先后设立安西都护府和北庭都护府作为在西域的最高管理机构,“掌抚慰诸蕃,辑宁外寇,觇候奸谲,征讨携贰”。特别是,唐朝在西域治理体制上做了重大变革――设立了羁縻府州。羁縻府州具有羁縻制度与州县制度的双重性质,体现了从“羁縻”制度向“府州”制度的过渡,由此使中央政府对西域的管辖更加直接,管理更趋强化,使边疆与内地的社会经济发展向一体化过渡。西域的向心力也得到了明显加强。

记者:五代及宋、辽、金时期,中原再度割据纷争。但西域与中原的联系并没有中断,喀喇汗朝统治者还自称是“桃花石汗”(中国汗)。

厉声:在五代时期,中原各政权相互征战不已,无暇兼顾西域,这一时期的西域有高昌回鹘、于阗喀喇汗两个并立的区域政权,但都在历史的传承中与中原王朝保持着密切的关系,你提到的“中国汗”的例子就表明,这些区域政权从没有自绝于中国之外。后来统一西域的西辽也是如此。

至元明两朝,对西域的治理更趋完善。元朝在统一西域后陆续建立了诸多军政机构,比如主管天山南路地区农桑事务的提刑按察司,专理货币发行管理的交钞提举司,分理天山南北各地事务的宣慰司等。尤其是宣慰司的设置,表明元朝治理西域机构的设置已与内地趋同。而明朝在哈密设置了哈密卫,任命当地的世族首领为各级官吏,以加强对这一地区的管理。

记者:我们知道,清朝的鼎盛时期,也是我国统一的多民族国家空前巩固和发展的重要时期。在这一时期,祖国内地与新疆的关系是不是得到了进一步加强呢?

厉声:的确是这样。在乾隆二十四年(1759年),清朝统一天山南北之后,西域逐渐改称“新疆”。清王朝多次对内外宣称:“准噶尔荡平,皆我版图。”乾隆皇帝一再强调“西北塞防乃国家根本”,因此在治理新疆时,在政治上设官分职,军事上驻扎大军,经济上屯垦开发。当时在新疆实行军府制度,以伊犁将军为中央政府在新疆的最高军事、行政长官,代表中央总揽全疆各项军政事务。

1884年,清政府正式批准在新疆重新建省,这是清政府新疆治理的一次大变革。建立与内地统一的省、道(府、厅、州)、县建制,结束了新疆与内地分治的局面,用进步的郡县制替代旧有的军府制,有助于在新疆稳定社会、改革吏治、加强各民族交流;同时,也从国家体制上进一步确立了新疆作为中国西北边疆省区的地位。新疆建省后,中国西北地区统归陕甘总督节制,增强了新疆的防卫能力,大大加强了清王朝在维护国家统一与边疆领土主权方面的力度。同时,它也为清末中国边疆治理制度改革开创了一个范例,此后,台湾、辽宁、吉林、黑龙江相继改设行省。

通过对历史的梳理,我们不难看出,自古以来,新疆地区一直是中国的一部分,这既有历史典籍的记载,也有公认法理的支持,更有事实的依据、新疆各族人民的认同,是毫无疑义的。

手机光明网

光明网版权所有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网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