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glish

“镜头外的英雄”

2009-08-04 来源:光明日报 作者:本报特约记者 史照栋 本报通讯员 朱建军 王云峰 我有话说

武警新疆总队电视新闻工作站站长何立新,把手中的摄像机当作战斗武器,参加捕歼战斗、抢险救灾等50多次,被誉为“镜头外的英雄”。

镜头就是手中“枪”

2009年7月5日下午,何立新把镜头作为手中“枪”,主动请战,第一时间赶到乌鲁木齐市事发地域。暴徒令人发指的暴行,全部被

何立新拍摄下来。突然,有暴徒发现何立新在拍摄,狂喊着向他冲来,用石头砖块猛砸何立新乘坐的汽车,车前玻璃被砸烂,飞来的石块距离摄像机镜头仅20厘米。何立新果断命令驾驶员,从燃烧着的两辆公交车中间冲出暴徒包围。之后,他跟随维持秩序的官兵拍摄取证,通过镜头锁定暴徒中的骨干分子,帮助官兵当场抓获7名暴徒。

暴徒盯上了肩扛摄像机的何立新。进入乌鲁木齐市山西巷巷道时,有暴徒从楼上朝他扔砖头,他背上和腰部连续被砖头砸到。何立新一边用左手护着头部和摄像机,一边用右手持机拍摄。有3名暴徒企图抢夺何立新手中的摄像机,何立新机智应对,在官兵增援下将这3名暴徒抓获。

从7月5日18时到次日早上6时半,何立新始终与官兵并肩战斗在一线。从乌鲁木齐市大湾乡、六大市场、延安路、中环路,到昌乐园、水上乐园、胜利路,哪里有险情,他就冲到哪里,用镜头全面记录犯罪分子的罪恶行径,为公安机关抓捕骨干犯罪分子提供了铁的证据。

从事电视工作20多年来,何立新参加捕歼战斗、处置暴骚乱事件32次,次次不怕牺牲,为严惩犯罪分子发挥了重要作用。

记录英雄的英雄

多年来,官兵们打到哪里,何立新就跟到哪里,堪称“记录英雄的英雄”。

去年8月10日,新疆库车县发生连环爆炸案。何立新跟随参战官兵,拍摄记录官兵为维护社会稳定不怕牺牲、英勇顽强的战斗风貌。2001年7月,他和侦察参谋甫拉提外出执行任务,遭到13名手持利斧、匕首的歹徒围攻。他俩与歹徒们斗智斗勇,有两次,歹徒用利斧砍向何立新,都被他快速躲过。搏斗中,他俩将几名歹徒打倒在地,其余歹徒也在随后赶来的公安干警增援下,被一一抓获。2001年,在南疆一次捕歼战斗中,犯罪分子隐藏在地道里,在追捕堵截时,何立新始终跟在一线,一颗子弹从随队拍摄的何立新身边穿过,但他没有退缩。

2007年,为宣传好全国先进典型、新疆总队医院院长庄仕华,他和同事在医院随庄仕华贴身拍摄采访了近一个月,其制作的电视片《忠诚》,以真情实景打动了万千观众的心。

反映大漠军人家庭生活的专题片《老兵苏晨》,反映部队官兵资助少数民族失学儿童的电视纪录片《一个不能少》,反映驻守在海拔4000多米高原的塔什库尔干县中队官兵生活的电视片《石头城纪事》,也是如此――深入基层,贴身拍摄,已成为何立新工作的常态。

使命重于生命

何立新对电视新闻工作,具有强烈的使命意识。

2007年9月,6名到新疆和田玉龙喀什河飘流的俄罗斯游客遇险失踪。何立新主动请战参加搜救任务。身负20多公斤的野战装备,还带上十多公斤的摄像设备,何立新与特战队员一起爬高原,翻峡谷,夜宿深山无人区。在顽强的使命意识支撑下,他和战友经过十多天搜救,救出两名生还者,打捞出3具遇难者遗体。跟踪采访拍摄的多则新闻和多部专题在中央电视台多个栏目播出。

2004年11月采访优秀少数民族转业干部、新疆阿勒泰地区禾木喀纳斯乡乡长巴特尔时,正赶上阿勒泰地区百年不遇的大雪灾。为见到困在深山里的巴特尔,何立新沿着羊肠小道,趟过一米多深的积雪,白天匆匆赶路,夜里就露宿在路边石头房里;渴了弄些雪水喝,饿了就啃馕饼;就这样艰难行进3天半、120多公里路程,找到在山里组织牧民救灾的乡长巴特尔。他摄制的《马背上的乡长》在中央电视台新闻联播播出后,被解放军电视宣传中心评为一等奖。

何立新参加阿勒泰地区原始森林大火扑救、吐鲁番列车颠覆救助、新疆生产建设兵团102团水库决堤抢险等急难险重任务多次,次次出色完成任务。

20多年来,凭着对党和人民的无限忠诚,何立新在新闻工作中取得骄人的成绩:拍摄的十多部作品分别获得中央电视台优秀节目、中央电视台军事频道节目一、二、三等奖,有3部专题片荣获国家和新疆维吾尔自治区“五个一”工程奖;何立新被武警部队表彰为“十佳新闻工作者”、被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党委政府评为“严打”先进个人、新闻宣传先进个人,荣立三等功14次。

手机光明网

光明网版权所有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网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