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glish

浅析唐朝中印文化的交往

2009-08-04 来源:光明日报 作者:李娟 我有话说

唐朝是中国古代史上中外友好交往的黄金时代。其中,中印两国的文化交流更是别具一格、独具特色。两国不但互派使者,而且高僧往来密切,在频繁多样的交流中,唐朝吸收了印度音乐、历法等优秀文化,并把中国的先进文化传播至印度。

唐朝政府一直很重视与印度的官方往来,不断向印度派遣使者,而印度也多次派

遣使者来华。据《旧唐书》记载,摩迦陀国曾遣使朝贡,献火珠、郁金香及菩提树。伽没路国曾贡奇珍异物及地图,并请求赐予老子像及《道德经》。五天竺国王曾共同来朝贡并遣使进贡方物。根据《册府元龟》记载:南天竺国曾遣使献豹及五色鹦鹉、问日鸟,唐朝以锦袍、金带、鱼带等赐其使者。公元737年,东天竺国来献胡药、卑斯比支等及梵本杂经论、持国论、占星记梵本等。

为研习佛法、宣扬佛教,两国的高僧往来密切。唐朝赴印高僧隆法师、玄奘、道生、玄照、道希、明远、义净、僧哲等事迹在《大唐西域求法高僧传》和《宋高僧传》等史书上均有记载。据《大唐西域求法高僧传》记载,公元627年至650年,隆法师曾赴北天竺,诵习梵本《法华经》。而同一时期,玄奘也赴印求法。他不但著《会宗论》和《制恶见论》,而且还携经律论梵本520夹657部以及佛像、花果、种子等返国。后受命撰述《大唐西域记》,先后译出大小乘经论75部1335卷。公元650至665年,玄照、道希、明远等五位僧人也赴印译经求法或求取延年药。公元671年,义净又往天竺求法,得梵本经、律、论400部。后来,他在洛阳、长安译经61部239卷,撰写《大唐西域求法高僧传》。僧哲也曾赴东天竺,研习佛法。而《宋高僧传》则记载,慧日于公元719年赴天竺,著有《往生净土集》。公元743年,含光抵天竺学佛法。公元753年和公元789年,张光韬赴印研习律仪,携梵本《十地》、《十力》及佛牙舍利等归国。

与赴印求法高僧遥相呼应,当时印度来华的高僧也络绎不绝。如释跋日罗菩提、阿月跋折罗、戌婆揭罗僧可、般刺若都为当时来华的著名高僧。释跋日罗菩提,汉语名为金刚智,他奉旨翻译《瑜伽念诵法》两卷、《七俱胝陀罗尼》两卷,《曼抒室利五字心陀罗尼》、《观自在瑜伽法要》各一卷。阿月跋折罗,汉语名不空金刚,曾进献尸罗迷伽表、金宝璎珞等物并译《密严》、《仁王》。再如戌婆揭罗僧可,汉语名善无畏,曾译出《大毗卢遮那经》,《苏婆呼童子经》三卷,《苏悉地揭罗经》三卷,《虚空藏菩萨能满诸愿最胜心陀罗尼求闻持法》一卷。般刺若,汉语名智慧,译出《大乘理趣六波罗密多经》十卷,《华严长者问佛那罗延力经》、《般若心经》各一卷。上述两国高僧的往来交流,促进了佛教在中国的传播,并加速了印度佛教中国化的进程。

随着两国文化交流的深入,印度历法、音乐等诸多质素被中国文化所吸收。《新唐书》记载唐初沿隋制仍为九部乐,其中有天竺伎,天竺伎包括铜鼓、羯鼓、都昙鼓、毛员鼓、筚篥、横笛、凤首箜逅篌、琵笆、五弦、贝等,这是唐朝吸收天竺音乐的有力证明;天竺历法也传至唐朝并得到应用。《旧唐书》曾详细记载了天竺的迦叶孝威法和断日蚀法之事。而《新唐书》则提及瞿昙罗造光宅历,在公元700年至728年,曾被唐朝应用事宜。这些说明天竺历法已被唐朝人知晓并应用于日常生活。当然两国之间的文化交流是相互的,唐朝的先进文化也源源不断地传到印度。比如数学、史学、中医等。据记载,僧人义净在印度学习佛法期间,就常常借助中药为人治病,疗效很好,使印度人大为惊奇。造纸术、瓷器传到印度以后,更是对其产生了至深至远的影响。

唐朝时期的中印文化交流巩固了唐文化的领先地位,促进了中印两国的互相了解,在中印关系史上留下了精彩的一页。

首先,在唐朝政府开明的政策引导下,印度的佛教、音乐、历法、医药等被广泛地传到中国,大大丰富了唐人的日常生活,使唐朝文化更加丰富多彩。五色鹦鹉、火珠、郁金香、菩提树、质汗等都是印度的独特物产,通过印度使者的传播,使中国人民加深了对印度的印象,更加认识了这个独特的国度。从中国高僧学习和研究印度佛教和唐朝对印度历法、音乐方面的吸收史实来看,虽然唐朝文化在当时处于世界的领先地位,但唐朝政府并不故步自封,相反,却以更加开明更加开放的姿态去对待异域文化,并广泛吸取其精华为我所用。这不仅没有削弱唐文化在世界的中心地位,反而使其更加博大精深,文化的领先地位更为牢固。

其次,促进了印度文化尤其是佛教的传播。两国高僧的交流往来促进了佛教在中国的传播和本土化。佛教文化来自印度,是舶来品,通过众多中印高僧的往来传法,加上唐朝时期政府重视佛教,民间信仰佛教者甚多,掀起佛教传播的高潮。

第三,加强了中国文化向印度的传播。由于中国文化的向心力和发达程度,对印度有着强大的吸引力,很多优秀的中国文化成果先后传播到印度,例如道教代表人物老子及《道德经》就是这一时期传至印度的,它加深了印度人对中国道教的理解。中医、造纸术和瓷器的流传,更是对印度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作者单位:厦门大学历史系)

手机光明网

光明网版权所有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网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