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glish

描绘文化产业的下一个十年

2009-08-05 来源:光明日报  我有话说

编者按在国际金融危机持续蔓延、全球经济增长明显减速的情况下,我国文化产业逆势上扬成为备受关注的现象。经过十年发展,中国文化产业已由探索、起步、培育的初级阶段步入快速发展新时期,面临新的机遇与挑战。即将到来的“十二五”时期,中国文化产业

如何实现跨越式发展?怎样提升中国文化产业国际竞争力?近日,结合国务院常务会议通过的《文化产业振兴规划》,围绕“文化产业的下一个十年”这一主题,中国传媒大学等五家高校联合举办“文化产业三十人论坛”,展开多角度的深入探讨。智慧碰撞,观点激荡,多角度、前瞻性论点汇聚一起,共同绘制中国文化产业下一个十年的前进路线图。

四大措施唱响文化产业“大十年”战略

中国传媒大学文化产业研究院院长范周

 

跨越中国文化产业的十年发展,“文化大发展大繁荣”的号角依然催人奋进。

新的五年后随即而来的就是2020年“三步走战略”的关键年。因此,文化产业不仅要规划“十二五”的发展,同时必须着眼于2020年国家一系列战略目标的要求,积极谋划,内外统筹,扩大我国文化产业的覆盖面和国际影响力,实现“十二五”与“十三五”的大十年发展战略。

政府作用强力凸现,调控能力需进一步加强

作为文化产业发展的重要推手,政府在文化产业发展中的作用越发明显。因此,“十二五”中国文化产业的发展不但不能削弱政府的调控力,而且应该加强对产业对市场的监管和导向作用。

“十二五”将是文化体制改革的攻坚阶段。深入的体制改革将进一步解放文化生产力。从政府层面而言,有效地完善市场法制机制,有力统筹文化产业的发展成为推动产业发展的重要手段。因此,如何统筹管理成为文化管理部门增强监管力度的首要问题。

在我国,文化产业是分属几个部门管理的由若干个行业组成的产业群,它的发展需要较高的协调性和统一性,当前的政府管理体制显然已经不太适应产业的发展。因此,应探索如何打破行政和行业壁垒,从文化产业自身发展的需要出发,成立若干部门组成的联合指导小组或者通过“大部制”等综合行政管理机构来统筹发展,实现全国高度的规划指导和宏观调控。

根据国家发展战略,文化产业“十二五”发展的一个重要目标就是要努力培育和发展一批实力够强、规模够大、竞争力够强、能直接参与全球竞争的文化产业航母。那么,如何对这些大型文化企业进行监管和市场导向都将成为考验政府文化管理部门的试金石。

因此,文化产业的发展固然要遵循市场化道路,但是基于中国国情和国家文化安全需要,文化产业的发展需要进行国家层面的统一规划和协调,政府的作用需要通过法律、法规等多种综合手段得以体现。

战略谋篇应“虚实结合”,远近目标应相得益彰

“十一五”期间,我国出台了《国家“十一五”时期文化发展规划纲要》等规划。各省市也根据自身发展情况出台了总规或产业内部规划。从产业效果来说,这些规划有力地推动了中国文化产业的发展,但是在谋划和布局上依然存在不少不足,譬如发展目标比较模糊、考量措施不当、定位不够准确等等。

因此,下一阶段的发展,特别是产业规划和布局中,必须“虚实结合”,统筹安排远近目标,必须站在全球文化产业发展进程中去思考中国文化产业将为世界作出怎样的贡献,必须置身于全球文化产业分布格局中去思考中国文化产业发展的动向,必须将全球化与本土化相融合,以抢占全球市场,赢得国际竞争为目标。特别是作为发展中国家的实力大国和联合国常任理事国,中国文化产业必须要散发出强大的中心辐射力,散发出一种为世界文化产业发展树立典型引领潮流的气魄。

对于新的布局谋篇,必须目标精确,任务细分,具有可操性和实践性;宏观上必须定位准确,既不好高骛远也不妄自菲薄,依托国家“十二五”的大发展,奏响文化产业新乐章,率先实现文化产业“翻一番”。

注重版权,内外统筹,确保中国文化产品顺利输出

版权问题如何解决,不仅是现下文化产业发展的重点问题,也将是“十二五”文化产业能否好平快发展的焦点所在,正如法国文化经济学家泽维尔・格莱菲所言“将会产生一场版权革命”。

在欧洲,以版权改革为宗旨的“网络盗版党”俨然成为一股重要的社会力量。它起源于瑞典一名为“盗版港”的网站,在短短三天之内赢得了众多支持者,进而争取到瑞典在欧洲议会的两个席位。其党主席理查德・弗克文格表示:版权法原意就是制造垄断,而不是为了保护作者……专利制度亦和鼓励创意无关。在瑞典盗版党的影响下,包括德国、法国、美国等国在内,目前已经有24个国家和地区相继成立了“网络盗版党”。

可见,版权问题已经演变为一场广泛的社会运动。传统上人们从企业和政府的角度去关注版权打击盗版,相对地则造成了对版权消费者权益的熟视无睹。从消费者角度而言,质美价廉的盗版品无疑会受到追捧。这也是盗版屡禁不止的根源所在。

这为中国文化产业的发展鸣响了警笛。随着中国文化产业的发展,版权问题必将产生更大的辐射效应。如何平衡创造者与消费者之间的利益?如何通过法律措施去协调这对矛盾?特别是“十二五”期间,我国将有大量的文化产品走上国际舞台,那么,如何巧妙地利用国际规则保护我方版权利益不受侵害,同时又能顺利抢占国际文化市场?这是中国文化产业人必须研究的。

立足集团建设,推动产业由“链条”向“网状”发展

文化产业本身就是一个产业群的集合,需要通过上下游去扩展产业链条,实现产业和企业的集聚。我们需要站在大文化产业的高度,通过融合、嫁接、衍生、升级等多种方式,推动产业发展由“链条”向“网状”发展,实现文化产业的大生态圈,促进文化经济的平衡流动和能量转换。

下一阶段,文化产业大型航母集团的建设成为营造产业生态圈的重要载体,表现为立足现有的核心企业,将文化产业的多个相关领域整合在一起,努力形成多元化发展格局。以传媒集团为例,在集团内部整合组建不同的专业公司,形成一个产业实体,在文化产业生态圈中承担不同角色。特别是在营销理念上,将信息传播、文化输出、国家形象构建等多个方面整合为一体,形成以自有品牌、自主知识产权为核心,以多元化信息、娱乐节目、衍生品行销为内容,以电视网络、互联网络、音像出版、休闲娱乐为市场的具有国际竞争力的多元化商业运营模式。

文化产业大十年,中国文化产业必将迎来一个崭新的发展阶段。随之,文化产业的形态将更加多元,以文化为灵魂、以数字技术为依托、以版权为盈利模式,将有力地改变人们接触文化的方式和传统文化产业的盈利模式,有力地改变中国国民经济机构,促使中国文化产业摆脱计划经济思维的束缚,正常乃至超常规发展。

文化产业发展的五大走势

中宣部文化体制改革办公室副主任高书生

对未来我国文化产业发展的趋势,我有四个方面的预测:

一是文化资源进入大调整、大整合的时期。现在我国文化资源的配置主要采取行政化方式,这与市场经济体制严重不适应,造成了地区封锁和行业垄断,对文化企业非常不利。文化资源的调整和整合不是以谁的意志为转移的,而是市场和资本的力量在推动。

二是文化与科技的融合步伐不断加快。文化和科技结合既可以催生出新的文化业态,比如说动漫和网络游戏,同时也催生出新的传播渠道,比如移动广播电视,同时文化与科技的结合又可以改造传统的产业,比如现在正在做的数码印刷、四维动画。

三是行业界限越来越模糊,出现行业融合的趋势。过去我们把文化分为三个领域:文化艺术、广播影视、新闻出版,而现在以广电为例,有线电视网络正在做双向改造,下一代的广播电视网正在研发,建成以后,将来电视机就成为图书馆的终端机,电视可能成为一张互联网,在电视上可以看报纸、看期刊、看文艺演出。在这种情况下,广电、文化、新闻出版的界限就非常模糊了。

四是文化与旅游以及制造业的结合越来越明显。随着文化遗产保护的不断加强和文化资源的开发,深度旅游必将在中国出现。而文化和制造业的结合,最典型的就是把文化内涵或文化元素植入到建筑装修材料当中去,带动制造业的发展。过去我们总是讲科技和制造业结合,是提高了产品的科技含量,现在我们可以理直气壮地说,文化和制造业的结合可以提高产品的文化含量,同样可以提高产品的附加值。

手机光明网

光明网版权所有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网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