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glish

打好文化组合拳 加快建设世界旅游精品

2009-08-06 来源:光明日报 作者:本报记者 唐湘岳 通讯员 王建军 我有话说

8月2日,投资1.2亿元的张家界天门山大型山水实景演出再次进行联排。以奇峰为背景,以山涧为舞台,有着530多人的庞大演出阵容,世界上第一台大型山水实景音乐剧,计划在8月底首演,将给中外游人带来一场气势恢宏的艺术盛宴。

在这台被广泛关注的实景演出推出之际,张家界市委书记胡伯俊就用文化提升世界旅游精品,增

强旅游发展后劲接受了记者的采访。

记者:张家界是个好地方。

胡伯俊:那确实。张家界有两点让人痴迷,一是风光绝美,石英砂岩峰林地貌,264平方公里,在全世界独一无二;二是空气清新,全市森林覆盖率68.7%,景区覆盖率98%,核心景区的空气中负氧离子每立方厘米达到10万―12万个,是一般城市的几十倍,甚至上百倍。自1988年建市以来,张家界实施旅游带动战略,现在旅游为主的三产收入占到了全市生产总值的60%,张家界实现了由湘西北边远小镇向世界较知名旅游城市的跨越。张家界必须不断前进。旅游是形和体,文化则是根和魂,打好民族文化、红色文化、生态文化、现代和谐文化的“组合拳”,实现旅游由单纯的观光向休闲度假、商务会展的转型已成为共识。我和市长一起,倡导张家界的每个公务员要会唱三首以上的桑植民歌,我们自己带头唱。张家界有土家族、白族、苗族等33个少数民族。桑植民歌、土家摆手舞、茅古斯舞、土家织锦技艺入选了全国首批非物质文化遗产。同时张家界还是红二方面军诞生的地方,是湘鄂西、湘鄂川黔革命根据地的中心,红色文化有着深厚的群众基础。近年来,我们举办了“中国山歌节”。挖掘整理了傩戏、打镏子、茅古斯舞、泼水龙灯、板板龙灯等几十种最原生态的民族民间文艺项目,推出了面向游客的民族民俗文艺节目《魅力张家界》、《梯玛神歌》等。这些民族特色的演艺产品正逐渐形成品牌,张家界成为了全国旅游文化示范基地。

记者:张家界最大的特点是自然生态,同时,这里又是欠发达地区,“发展和保护”是一对矛盾,你们怎样处理发展与保护的关系?

胡伯俊:要金山银山,更要绿水青山,这是从“发展和保护”的经验教训中总结出来的11个字。建市初期,旅游设施不完善,游客越来越多,于是景区里涌现了许多招待所和家庭旅馆。九十年代末,旅游开发与环境保护的矛盾越来越凸现。市委、市政府确立了“保护第一、开发第二、科学规划、永续利用”的方针,着手进行景区建筑设施和居民的拆迁。1999年到2002年,搬迁常住居民1791人,拆迁景区建筑20万平方米,媒体当时号称为“世纪大拆迁”。另外,我们还投资2亿元在国内率先实现景区内环保旅游车辆专营,成立景区快餐公司,减少景区污染。

记者:张家界在生态文化方面做了哪些工作?

胡伯俊:建设生态文明,是党的十七大提出的重要思想。加强生态文化建设,保持青山绿水,保护世界遗产,我们更注重基础工作。首先是制定法规。2001年初湖南省人大通过了《武陵源世界自然遗产保护条例》,立法以后严格执行。然后是生态建设常规化,张家界从2003年党代会提出建生态市,2004年作出关于环境保护的决定,2006年通过了生态市创建规划。这些年,按照规划一步步推进生态市创建,弘扬生态文化。从1991年起举办了12届张家界国际森林保护节。在决策层面,否决了10多个对生态环境有影响和破坏的项目,总投资达5亿多元。

记者:构建开放、包容的和谐文化环境,张家界有什么经验?

胡伯俊:是的,张家界要大力构建和谐文化,打造开放、包容的张家界。今年5月,“2009中国张家界国际乡村音乐周”在张家界成功举办,五大洲23个国家的30多支国际一流乡村音乐团参加。这是一次乡村音乐文化和绝美自然风光的经典融合,构成了无与伦比的和谐之美。开放、包容是一个旅游城市最大魅力,也是张家界旅游实现科学跨越的必要条件。张家界的发展,一是要敞开山门,实现人流、物流、资金流、信息流畅通无阻;二是要敞开胸怀,容得下人、容得下事,为干事创业营造良好环境;三是要让不同种族、不同肤色、不同层次的客人,都能融入张家界这个“大家庭”,让他们享受、体验到自然和人文带来的愉悦和快乐。去年我们给著名画家吴冠中等7人颁发了“张家界发展特别贡献奖”。张家界不会忘记任何一个作出过贡献的人,也会以更加开放的姿态接纳投资和建设者。构建和谐文化是一项系统工程。今年5月份我们从人民大会堂捧回了“长安杯”。安全是旅游的生命线。再比如提高市民的文明素质,从居民到市民,从市民再到文明市民是一个历史的进程,要按照世界旅游精品城市要求,提高市民素质,构建文明、和谐的文化环境。

手机光明网

光明网版权所有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网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