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glish

评剧电影《西柏坡》:燕赵儿女的贺礼

2009-08-14 来源:光明日报 作者:本报记者 苏丽萍 我有话说

由河北西柏坡影视制作中心、开滦集团有限公司、石家庄市评剧院一团和河北省电影制片厂联合摄制,评剧表演艺术家袁淑梅担纲主演的红色经典戏曲影片《西柏坡》,将于9月初在京首映。这是近年来评剧艺术的优秀之作又一次搬上银幕,也是燕赵儿女献给新中国成立60周年的一份贺礼。

早在1997年,石家庄市评剧

院一团就创作了现代评剧《西柏坡》。该剧讲述了革命老区西柏坡和西柏坡人民,不仅在战争年代发扬光荣的革命传统,谱写了不怕牺牲、甘于奉献的英雄乐章,而且在社会主义建设初期,为根治水患,保住中央旧址、重建家园,确保北京、天津、石家庄等地不再受洪涝灾害,做出巨大贡献和牺牲的故事。2001年,大型评剧现代戏《西柏坡》正式搬上舞台,迅速以其恢宏凝重的气势,感人至深的情节折服了观众,反响十分强烈。2003年,该剧荣获全国“五个一工程”奖,并拍摄成电视连续剧,荣获第22届“飞天奖”。2006年又获全国唯一一个戏曲电视剧“金鹰奖”。

应该说评剧电影《西柏坡》借助于一些电影手段,使剧作更有气势并更具感染力。全剧一个重要特点就是:大处着眼,小处着手。整体的富有气势的铺排和细致的细节描写,互相穿插,编织绵密,让这个少了传统的那种正反矛盾冲突的戏剧血肉丰满,刚柔相济,也让这个公认为难啃的骨头变得有滋有味。剧中,喜送公粮的群体喜悦场面后,紧接着就是淹没旧址的石破天惊;在柏凤的独自沉思中,山根、山妮奶奶、唢呐爷相继袒露心怀。在集体搬迁和为淹没的家园悲壮“一跪”后,面对饥饿和困难的不屈渐渐浮出水面……全剧就在这样张弛有度的结构中演进。全剧以史诗一般的笔调,为柏坡百姓雕凿出一幅大气雄浑、昂扬挺拔的群像浮雕。剧中的每一个形象都是那么生动、那么感人:风风火火、任劳任怨,为搬迁和重建付出艰苦卓绝努力的女主人公柏凤,为解放战争落下一身伤痕依旧提着马灯为共和国站岗的老兵山根,为革命出生入死依然壮心不已的老支前战士唢呐爷,当年大脚跑路为前线送军鞋、如今依然喜欢抚着磨盘讲述军民鱼水一家的山妮奶奶,以及赤心肝胆、容易冲动的生产队长坡生,对美好未来充满向往的刚刚和英英,过早体尝生活艰辛的柏凤的小女儿青青……这些栩栩如生的形象,向我们展示了那个年代特有的厚重与沧桑。他们人格的高尚和精神的伟大,因为生活的平凡和身份的普通,而显得格外光彩夺目,格外震撼人心。这也正是这部描写革命老区的戏剧不去直写领袖和战争的原因。因为,这些如柏坡青松一般平凡的人,实际上更具有代表性。正是他们,将我们的革命事业推向成功;也正是他们,用饱经沧桑的肩头,扛起中华大业的车轮,一步一步,坚定前行。

在影片众多个性鲜活的角色中,中国戏剧梅花奖获得者袁淑梅饰演的女主人公柏凤是最令观众期待的人物。在柏凤身上,融合了传统与现代,个性与党性,生活与理想的多重品格。可以说,这一人物形象是袁淑梅几十年表演生涯的艺术积累的体现。影片中,袁淑梅成功尝试了戏曲传统戏与现代戏的不同表演方式,对花旦、刀马旦、青衣等行当不断转换,在戏曲舞台上实践了评剧全新的艺术创造。凭借坚实戏曲表演的功底,袁淑梅开启了戏曲电影艺术之门,在表现人物心理、把握动作分寸、调控声腔韵致、创造一种节奏和意韵等方面,都达到了较高的艺术水准。此外,袁淑梅对人物形象的塑造做到了规避俗艳,以一种浓重的生活气息和强烈的现场感对人物进行细腻地刻画,她所塑造的柏凤朴实、亲近、历练、坚忍,使电影中人物比戏曲作品中更让人感觉温暖,成为影片的出彩之处。

手机光明网

光明网版权所有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网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