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glish

用知识和爱心回报社会

2009-08-23 来源:光明日报 作者:本报记者 殷泓 我有话说

一年一度的大中专学生暑期“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正在全国各地开展。充满激情与活力的青年学子在暑期里奔赴山乡、村寨、医院、学校,在实践中受教育、长才干。

在四川地震灾区,这些身影尤为生动。由中宣部、中央文明办、教育部、团中央、全国学联组织的1200支灾后重建服务团,活跃于这里的各个角落。这些大学

生志愿者,用他们的知识和爱心,为灾后重建带去了规划服务,为灾区百姓带去了科技和医疗卫生服务,为灾区小朋友们带去了欢声笑语……

为灾后重建提供基础数据

在汶川特大地震中,交通受损中断曾给抢险救灾工作带来了巨大困难,因此,在灾后重建过程中加强灾害应急交通保障显得更为重要。

从6月开始,西南交通大学交通运输学院的13名博士便自发组成了灾后重建博士党员服务队,奔赴彭州市进行灾害应急交通保障调研工作。

8月7日下午,在彭州通济大桥,博士服务队的队员们正头顶烈日,站在路口四周,认真统计着来往车辆流量。“用知识服务灾区是我们以实际行动回馈社会的最好方式。”家在齐齐哈尔的博士生陶思宇说。

与此同时,在相隔不远的山区小镇白鹿镇,队长龚政正带领着西华大学建筑与土木工程学院11名学生组成的暑期社会实践小分队进行紧张的测量工作。

从7月初开始,这支服务队完成了3个统规统建和41个统规自建点的测绘任务,以及新街主干道的放线工作和房屋的质检工作。“看到自己的专业知识能为灾区贡献力量,我们都干劲十足。”龚政说。

“灾后重建任务重,人手紧,这些学生用他们的专业知识为灾区服务,给我们帮了大忙。”白鹿镇党委书记高天成盼望着将来他们能继续为灾区提供更多的技术支持。

医疗和农技服务到乡间

8月8日下午,当“四川大学华西医院灾区巡回义诊服务队”的横幅一展开来,板房区里来自北川曲山镇的村民们便把服务队的6名大学生围了个水泄不通。

“主要都是来咨询的,量量血压,测侧体温。此外,我们带了一些保健性的药,主要是治夏天常见病的。”已经有一年多临床经验的研究生廖邦华说。

同时,四川农业大学的学生们正在绵阳青衣镇的田间地头为农民们提供避免虫害、健康用药的技术指导。

“农业的恢复重建工作,是整个灾区重建的重点和难点。作为一所身处重灾区的农业高校,我们将努力用行动回报社会对我们的帮助和关爱。”带队老师李钰说。

“这几天正好是水稻抽穗期的关键时刻,这些大学生来为我们进行技术指导,对防治病虫,增产增收大有帮助。如果防治不及时,最多能减产30%;防治好的话,却可以增收10%。”青衣镇大龙村村主任袁仕文感激地说。

用爱心温暖灾区小朋友

志愿者的微笑曾经让灾后的小朋友破涕为笑。在这个暑假,大学生们没有忘记这些坚强的孩子。

8月7日下午,一阵阵欢快的乐曲响起在都江堰向峨乡棋盘村的小广场上。一会儿工夫,村里所有的大人小孩都被吸引到了这里,早在这里做好准备的中国传媒大学的学生们用最灿烂的笑容迎接着他们。

从8月3日开始,这支服务队就来到了棋盘村。趣味体育比赛、摄影讲座、心理疏导,各样的活动给孩子们带来了充实的夏天。

朱梦笛是这支大学生暑期服务队的发起者。“我们10个人都是川籍学生,想为灾区的父老乡亲做点事的共同心愿让我们走到了一起。”

在绵阳永兴北川板房区,也有一群年轻的身影围绕在孩子们身边,与孩子们共同描绘着美好的生活。从8月1日起,来自四川大学的11名师生在这里展开了第二期“情暖灾区、爱心夏令营”活动。

四川大学华西医院妇幼保健医学专业的学生胡倩觉得,能给灾区小朋友带来欢乐,自己很满足。

火热的夏天还在继续,大学生“三下乡”志愿服务的热情不减。一批又一批青年学子用自己的专业知识和爱心服务灾区,回馈社会,为建设灾后更加美好的新家园贡献青春力量。

[值班总编推荐] 以劳动谱写时代华章

[值班总编推荐] 青年的朋友习近平

[值班总编推荐] 让青春在科技创新中焕发更加绚丽 ...

手机光明网

光明网版权所有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网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