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glish

用玉米创造奇迹

2009-08-25 来源:光明日报 作者:本报记者赵秋丽 本报特约记者李志臣 我有话说

“为了理想我宁愿忍受寂寞,饮尽那份孤独;三百六十五里路啊,从故乡到异乡,三百六十五里路啊,从少年到白头……我那万丈的雄心,从来没有消失过,即使时光渐去依然执着……”这是歌曲《三百六十五里路》里的歌词,也是李登海的真实写照,他说这首歌就像是专门为他写的。

正是凭着这份执着,李登海斩获了骄人的业绩

:先后获得国际组织奖2项,国家级奖励和荣誉称号28项,省市级奖励和荣誉称号17项,同时也赢得了社会的普遍赞誉。

肩负民族责任:使民族种业产业化

1984年,在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转化进程中,李登海迈出了探索中国种子产业化的第一步。他自筹资金2万元,成立了全国第一个村级农村育种实验站。李登海说,“不向国家伸手,不向集体要钱,自负盈亏搞科研,以科研养科研,实现科研生产推广销售一体化。”

1993年,玉米研究所升格为莱州市农业科学院。1998年,李登海组建起“莱州市登海种业(集团)公司”。最让李登海振奋和难忘的是在1999年,这一年国家正式将李登海的公司命名为国家玉米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国家把战略性资金项目交给一个民营企业,这在当时是独一无二的。2005年4月“登海种业”在深圳成功上市,成为我国第一家上市的民营种业公司。截至目前,李登海用于科研的资金累计超过了2亿元。

维护农民利益:把种子植入“立法”土壤

自从1993年当选全国人大代表后,李登海对自己的事业和整个种业现状进行了反思,当时以杂交种子为主题的绿色革命正风靡世界,而我国却受计划经济思维的影响,种子市场管理混乱,农民群众的切身利益受到巨大损失。李登海认为,市场经济就是法制经济,1994年12月,李登海在八届人大十一次常委会上,提出了关于制定种子法和种子专利法的建议。

1995年3月,李登海领衔31人提出《关于制定“种子法”和“品种保护法”的议案》,再次指出制定农作物“种子法”和“品种保护法”的重要性和必要性。1997年,全国人大主席团正式把《种子法》列入了立法计划。2000年6月全国人大常委会最终通过了《种子法》。

当李登海出访世界最大的跨国种子企业――美国先锋公司,并受到对方以国家议员规格的礼遇时,他看着在对手营盘上升起的五星红旗,心中久久难以平静。这不单单是竞争对手对自己多年来奋斗历程的认可,更是一个世界玉米强国对中国种业技术和种业法制的尊重。

永葆农民本色:情有独钟“农家饭”

现在的李登海虽然很富有,但他依然保持着艰苦朴素的优良作风。他从不追求奢华,从不涉足娱乐场所;吃穿用都跟过去一样,很简单,他说他最喜欢的就是农家饭,像玉米稀饭加青菜,吃着最舒服。去北京办事,他经常乘公交车。每次去首都机场,他都乘坐十六元的公交大巴。

研究玉米的这三十多年中,李登海从来没有星期天,也没有节假日,更谈不上八小时工作制。李登海认为,对自己来讲,宝贵的是时间,只有拼命工作,抓紧时间搞科研,在有限的时间当中做更多的事儿,才能为国家做更大的贡献。

现在的李登海已功成名就,但他依然保持着农民的本色和科学家的勤奋。只要是不出席较为隆重的场合,他都是一身工装,一双黄胶鞋,风来雨去,顶着烈日,拱在玉米地里,专心搞育种。每天早上五、六点钟,李登海都会去玉米地里看一看,摸一摸,想一想。忙碌一天后,晚上十点多钟,他打着手电再到玉米地里转一圈。这是李登海一天里心情最愉快的时候。

不仅如此,李登海还把儿子和孙子都抱进了玉米地。1997年,儿子高中毕业后就到了他的公司,成了公司的一名员工,孙子洋洋在1岁9个月时,就被李登海抱进了玉米地。他希望儿子孙子和玉米一样,扎根大地,茁壮成长。说到这些,李登海打心里高兴,因为他觉得他的“玉米帝国”后继有人。

手机光明网

光明网版权所有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网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