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glish

科技期刊:期待突破怪圈

2009-09-01 来源:光明日报 作者:本报记者 齐芳 我有话说

中国科学院古脊椎动物与古人类研究所研究员汪筱林是一位研究恐龙的专家,他和同事们最有影响力的成果不是发表在《中国科学》上,而是英文刊物《自然》上。他说:“《自然》更有权威性,影响因子更高。根据现在的评价体系,发表论文的首选当然是国外一些刊物。”

国际影响力低、权威性差、文章质量不高――

这就是大部分中国科技期刊无奈的现状。

8月31日,《中国科学》和《自然科学进展》两刊正式合并,大家期待着新的《中国科学》系列期刊能成为中国的《自然》、《科学》,更希望这次的合并能够成为中国科技期刊发展的转折点。

科技期刊因何成为“软肋”

在为两刊合并举办的新闻发布会上,全国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中国科学院院长路甬祥并不讳言,中国科技期刊已经成为中国科技发展“软肋”之一的窘境。

在采访中,很多科学家都表示,中国很多科技期刊自身存在不少问题。中国科协的最新调查显示,科技工作者对国内学术刊物的水平评价并不高,67.5%的人认为存在各种问题,主要问题集中在版面费过高、文章质量差、发稿靠关系以及文章评审不透明。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主任陈宜瑜说,有些研究单位自己就有一、两份期刊,“大多是为了自己人评职称的需要”。可想而知,这样怎么能办出高水平的期刊!

中国科技期刊发展陷入窘境的另一个重要原因就是科研评价体系的导向。在我国现行的科研评价体系中,论文发表在越有影响力的杂志上评价越高。有位科学家表示:“这一标准当然是客观的,也促进了中国科技向世界高端看齐。但是,却忽略了中国本土科技期刊发展的需要。”

“我们写论文一般都是先投给国外刊物,人家不接受的话,再转回来投向国内。”这位科学家说,国内重要的高质量学术文章的大量外流,导致了科技期刊质量不高;而期刊质量不高,好稿件就越来越少。中国科技期刊的发展陷入了难以突围的怪圈。

科技期刊已经到了不得不改的当口

陈宜瑜给记者讲了这样一个事例,我国科学家做出了很好的成果,“文章写的非常漂亮”,可是投往国外一家权威期刊后却迟迟没有回音。几个月后,这一期刊刊登了本国科学家的同类文章,投稿时间却晚于我国科学家。

科学无国界,但科技期刊分属不同国家。陈宜瑜说,随着我国科学技术的发展,已经出现国外期刊打压我国科技论文的现象。很多科学家相信,在“只有第一,没有第二”的自然科学领域,这样的不公平待遇不会成为孤例。

与其求人,不如自强――中国科技期刊已经到了不得不改的当口。《中国科学》期刊总主编朱作言院士说:“快速发展的中国需要有自己的科学技术,而中国的科学技术也需要有自己集中的展示和交流平台。‘科学无国界,科学家有祖国’,对待国家层面的学术期刊,我们也坚持同样的信念。”

国家新闻出版总署新闻报刊司副司长张泽青表示,两刊的合并是一个开始,这种从高端开始的变革尝试,将来有可能为我国众多科技期刊、特别是低端科技期刊未来的改革与整合提供可以借鉴的经验与模式。

办好科技期刊需共同努力

办好国际期刊,首先要摒弃门户之见,放弃追求部门利益。两刊合并后,原本由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主办的《自然科学进展》将不复存在。陈宜瑜说,这对他们来说,并不是个容易的决定。勿庸讳言,对很多科研机构来说,刊物意味着利益。“我们经过思想斗争,最终达成共识,应该从中国科技发展的全局出发。”

政策引导也是办好科技期刊的重要方面。2008年底,中国科学院学部主席团就通过了“希望院士候选人的代表性工作有1、2篇发表在中国期刊上”的建议。朱作言说,硬性规定文章必须发在何种杂志上是不合适的,但“这一重振中国学术期刊尊严的重要信号,很快引起许多科学家的高度关注和认同。”

新的《中国科学》不仅要成为面向全国的国家学术交流平台,也要成为影响广泛、高水平和权威性的国际性学术期刊。路甬祥透露,两刊合并后,拟应有一定比例的外国籍科学家参与撰稿和遴选。路甬祥说,在全球化、知识化的时代,任何工作不能只讲国内最好,都必须要与国际比较,办刊也要与国际接轨,取得国际同行认可。

办好科技期刊不可能一蹴而就,需要整个科技界的共同努力。但朱作言对未来充满信心:“这一目标的实现可能需要10年、20年甚至几代科学家的不懈努力,而中国科学研究的发展趋势和光辉未来决定了这一目标一定能够实现。”

手机光明网

光明网版权所有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网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