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glish

旅游业:如何带动结构优化升级

2009-09-06 来源:光明日报  我有话说

主持人:本报记者王小润冯蕾

嘉宾:国务院研究室司长、研究员陈文玲

中国旅游研究院学术委员会主任魏小安

北京科技大学经济管理学院教授、博导白津夫

旅游业在危机中呈现特殊繁荣

记者:国际金融危机的影响仍在持续,如何看待目前旅游业面临的形势?

魏小安: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基本面没有改变,国家宏观政策对扩大旅游消费十分有利,旅游业发展的动力依然强劲。春节黄金周期间,全国共接待游客1.09亿人次,比上年春节黄金周增长24.7%;实现旅游收入509.3亿元,增长23.1%,充分证明即使在低谷中旅游仍然保持强劲的活力。我国经济社会发展进入了旅游消费需求快速增长的新阶段,2008年我国人均GDP已接近3000美元,按照国际上旅游业发展规律,将进入大众旅游消费快速发展阶段。当前我国居民年均出游率仅1人次,而美国、日本、韩国等发达国家年均国民出游已达7-9次,与之相比我国国民旅游消费潜力十分巨大。世界旅游组织预测,到2015年中国将成为世界上第一大入境旅游接待国和第四大出境旅游客源国。届时我国入境旅游过夜旅游人数和出境旅游人数均将达1亿人次,国内旅游人数将超过28亿人次,旅游消费总量将超过1.5万亿元。

旅游消费对部分行业的贡献率

餐饮业和商品文化娱乐业民航和铁路客运业住宿业

白津夫:去年以来,为应对金融危机的负面影响,各地采取多种形式扩大旅游消费,对于遏制经济急速下滑、保持经济增长起到了积极作用。目前,我国旅游业增加值已占到GDP的4%以上,与旅游业相关的行业超过110个。今年一季度,我国GDP增长6.1%,其中最终消费对经济增长的贡献是4.3个百分点,而在最终消费中旅游消费占有较大比重。1―4月,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同比增长15%,扣除物价因素,实际增长15.9%,同比加快3.6个百分点,比上年全年加快1.1个百分点。与之相适应,旅游消费也持续增长,一季度国内旅游人数和收入同比分别增长9.4%和12.9%,远远高于GDP增长速度。

旅游业对调结构意义重大

记者:从这几个月的国内形势来看,各个省区市高度重视发展旅游业。比如河南省提出旅游立省,广东省发布了国民休闲计划,杭州、南京这些经济比较发达的省份在春节之前专门发放了旅游消费券,类似这样的情况都是从来没有出现过的。之所以各个地方高度重视,就是在保增长、调结构这个过程之中看重了旅游的新作用。

魏小安:经济发展过程证明,增量调整是解决结构问题的优化途径。因此,如何围绕市场需要进行结构调整,大力开辟新的消费领域,增加最终需求,寻找和培育新的经济增长点就成为当前宏观决策的重大问题。近期中央出台了一系列扩大内需的措施,取得了明显成效,但培育消费热点仍然是薄弱环节。按照去年中央经济工作会议上胡锦涛总书记提出的“着力发展服务消费和旅游消费,不断增强最终消费能力”和温家宝总理提出的“积极开发与节假日调整相适应的旅游、文化、体育健身和网络、动漫等热点消费”的指示精神,我们就如何开发旅游消费作了认真研究。总体看,旅游是一个带动性强、关联度高、覆盖面广、消费潜力大并对多个重要领域都可发挥促进作用的优势产业。当前开发旅游消费的条件具备,时机成熟,意义非同寻常。如果加以积极引导和扶持,旅游可以较快地成为新的消费热点。

旅游收入增长图

发展旅游业对扩大内需、推进产业结构调整意义重大。相当长的时间内,我国就业形势将保持严峻态势,特别是农民工就业和每年数百万大中专学生需要就业安置,保稳定、促民生的任务十分繁荣。随着经济结构调整,第三产业所占比重增加,作为服务业龙头的旅游产业具有巨大的就业容量。同时,随着我国经济快速发展,资源环境保护的压力加大,使经济增长的环境成本不断增加,客观上需要在经济发展的进程中,转变增长方式,培育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产业。旅游发展符合“两型”社会建设的要求,有利于生态文明建设。我们还应该注意到,新农村建设和促进区域协调发展中,通过旅游消费可以促进财富从发达地区向农村和中西部欠发达地区转移。

白津夫:发展旅游业是促进经济结构调整的现实选择,不仅可以大大提高服务业的比重,而且可以发挥旅游业在整个服务业中的综合、关联和拉动作用,促进经济结构调整优化。同时,旅游业对一、二、三产业具有全方位的“催化效应”:旅游与一产结合形成的观光农业、体验农业、生态农业等,将一产跳过二产直接转化成了三产;旅游与二产结合形成的工业旅游,将二产直接转化成了三产;旅游本身属于三产,但它与其他三产结合时形成的科技旅游、体育旅游、修学旅游、文化旅游、美食旅游等,进一步延伸了相关三产的产业链。同时,一二三次产业结构调整出来的精品都可以转化为旅游产品。

陈文玲:还应看到,旅游业经济带动性强,首先,旅游消费促进相关产业发展,拉长了旅游产业链。旅游消费对住宿业的贡献率超过90%,对民航和铁路客运业的贡献率超过80%,对文化娱乐业的贡献率超过50%,对餐饮业和商品的贡献率超过40%。据世界旅游组织测算,旅游收入每增加1元,可带动相关行业增收4.3元。其次,旅游消费和旅游业发展还能缓解目前突出的就业问题。旅游业是就业容量大、就业程度高的产业,总体上就业门槛比较低,劳动密集特点比较明显。目前,我国旅游业从业人员超过1000万人,与旅游业相关的就业人数达到6000万人,每年新增就业50万人。

制定国家的旅游发展战略

记者:当前,应从战略高度认识旅游业对国民经济结构调整的作用。为此,下一步政策资金将对旅游业有何扶持?旅游业自身还需如何完善,克服“短板”?

魏小安:2009年对于旅游业来说,基本上是一个调整的年份。怎么抓住机遇发展的问题。广东省委书记汪洋说了一句话,什么叫危机呢?传统模式之危,科学发展之机,所以今年严格的说就是优化产业结构,提高产业素质进行调整的一年。

建议加强财税信贷对旅游业的支持。一是中央财政设立乡村旅游专项资金(如60亿元,分三年下拨,每年20亿元)。主要用于:对参与乡村旅游发展的农民和大中专毕业生进行就业培训;对农民旅游经营户和经营单位补贴部分旅游设施设备;建设乡村旅游信息服务系统、安全救援体系等公共服务。二是进一步加大国债资金对旅游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体系建设的支持力度,重点支持中西部的贫困地区、民族地区、边疆地区、革命老区的旅游业发展。三是继续实施红色旅游景区免费接待,鼓励地方实施旅游景区税收返还等政策,对农民、学生、老年人降价。四是对农民工、大学生旅游创业进行税收信贷支持。五是对乡村旅馆、农家乐和新增就业明显的旅游企业和大型旅游项目,进行税收优惠和信贷扶持。六是对入境旅游业绩突出的旅游企业进行奖励。

烟雨蒙蒙凤凰城。龙弘涛摄 

在当前扩大内需促进增长的新形势下,旅游拉动消费的优势更加突显,任务更为艰巨,迫切需要从国家层面、全局和战略高度加以指导和推进。为此,建议国务院制定出台促进旅游消费、把旅游业培育成为新的消费热点的意见,进一步明确促进旅游消费的目标、任务和扶持政策。

白津夫:在“保增长”中应当把旅游业放在重要发展位置,通过发展旅游业进一步扩大旅游消费需求,从而实现扩内需、保发展的目标。由于近年来旅游业超常发展,使得各方面始料不及,疲于应对,还来不及对旅游业发展进行战略谋划。因此,在今后发展中,首先应当对旅游业进行战略定位,加强战略设计和战略规划。在此基础上,确立全新的旅游发展战略,这应当是旅游业发展面临的最紧迫任务。同时,必须提高全社会对发展旅游业的认识,把旅游消费列入国民经济发展总体规划,纳入国民经济核算体系,设立系列指标,建立定点和抽样统计制度。

此外,要加快转变旅游发展方式,着力提高旅游产业素质,加快形成一批国际水准的旅游重点景区、大型旅游项目和综合服务设施,推动旅游业转型升级,从粗放型增长转向质量型增长。强化旅游主体建设,培育具有国际竞争力的旅游企业,积极参与国外旅游市场竞争。不断完善旅游产业体系,延长产业链,增强应对市场波动能力。

陈文玲:应提高旅游资源的供给能力,把旅游业作为重要的新经济增长点,作为综合性、战略性和带动性强的支柱产业,作为解决中国当前经济发展中迫切问题和未来发展长远问题的重要突破点。应强化对旅游业发展和旅游资源的规划和管理,加快建立旅游资源统一规划、合理开发、统筹发展的机制,解决旅游资源部门分割、多头管理的问题,逐步建立文物、文化、景区合一的高效管理体制,为发展旅游业提供强有力的组织保障。应提高旅游管理部门的行政管理层次,以强化协调功能,提高我国旅游业的整体竞争力。

(图表制作:李金桀)

手机光明网

光明网版权所有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网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