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glish

论点摘编

2009-09-07 来源:光明日报  我有话说

论意义世界

杨国荣在《中国社会科学》2009年第4期撰文指出,以认识世界与认识自己、变革世界与变革自己的过程为历史之源,观念形态的意义世界具体展开为世界图景、价值意境以及精神之境。世界图景展示的是人所理解的存在,从把握世界的方式看,世界图景所显现的意义首先涉及“是什么”的追问。与

“是什么”相联系的是“意味着什么”,后者进一步将意义世界引向价值之域。在认知过程中,世界首先呈现为可理解的图景;通过评价,世界进一步展示了对于人的价值意义。由世界之在反观人自身的存在,对象意义的追问便进一步导向对人自身存在意义的关切,与之相联系的,则是不同形式的精神之境。在人性境界的形式下,精神之境通过“人应当期望什么”与“人应当承担什么”的自我追问体现了人之为人的内在规定,而人性境界与人性能力的统一和互动,则进一步赋予意义世界以更为深沉的价值内涵。

创新实践与马克思主义哲学当代化

庞元正在《哲学研究》2009年第7期撰文认为,实践的观点是整个马克思主义哲学最基本的观点,因此,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当代化既不能离开对当代人类实践发展的研究,更不能离开在此基础上对马克思主义哲学实践观点的发展。有鉴于此,作者结合当代人类实践的新发展,在深入挖掘马克思实践思想的基础上,提出创新实践的观点。作者认为,开展对创新实践范畴的研究,不仅是马克思哲学思想研究中不容忽视的重要内容,而且是推进马克思主义哲学当代化的一个关键环节,同时也是实现马克思主义哲学当代化的重要路径选择。

释“有生于无”

陈伯海在《社会科学战线》2009年第7期撰文指出,“是之为是”与“有生于无”代表着哲学形而上思考的两种不同进路。西方人习惯于用“是”来判定事物的对象性存在,当他们从询问个别性相进而质询世界的普遍性相时,很自然地便会将问题提升到“‘是’是什么”的层面上来,由此得出某个超绝性的实体作为世界的本原。中国人则惯常用“有”来标示事物的本然存在,他不会去追问“‘有’是什么”,只会探索“‘有’如何有”或“‘有’何以有”,于是把话题引向了“有生于无”。“有生于无”的命题发端于《老子》,经战国、两汉的延续,至魏晋玄学中得到充分展开,并深刻影响后世思想。其内涵也经历了由侧重宇宙生成论向哲学本体论的转变,从而建立起一整套以“无”为体、以“有”为用的非实体论的世界本原观,恰与晚近西方哲学思潮的趋向相交汇。继承和发扬这一传统,或可成为形而上学终结后新的“形上之思”的逻辑起点。

手机光明网

光明网版权所有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网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