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glish

科学发展之路的江苏解析

2009-09-18 来源:光明日报 作者:本报记者 郑晋鸣 本报通讯员 刘桂清 我有话说

全国关注的县域经济百强县“龙虎榜”近日出炉,在前十强中,江苏占七席。江苏,全国人口密度最大、人均资源最少、环境承载容量最小的省,缘何有如此强劲的发展态势?回首几十年发展历程,专家将之归结为以科学发展所引领的三条路:开发开放之路、创新发展之路和全面小康之路。

开发开放之路

毫不夸张地说,江苏是靠开发开放发的家。

江苏是有名的鱼米之乡,守得良田万顷,百姓生活殷实,吃穿不愁。但当改革开放的春风吹起的时候,一直想在先、赶在前的江苏人坐不住了:“靠种地只能吃得饱,致富了才能过得好。”头一条致富的门路,江苏人找准的是开发。于是20世纪80年代初,江苏搞起了“村村点火,处处冒烟”的乡镇企业,创造了全国瞩目的经济增长奇迹――苏南模式,华西村、昆山等一大批典型涌现出来。

然而随着社会发展,高耗能、高污染、低产出使得一些企业生存无以为继。这时,江苏将发展路子调整到了开放上。利用开发阶段积累的资金,许多乡镇企业外出“借鸡生蛋”、“借脑生智”,引进了一批高层次的科技人才。同时大量的专家、知识分子返乡经营,带来了科学、先进的发展理念。于是乡镇企业脱胎换骨,重获新生。

随后,江苏加大了开放的步伐,抓住跨世纪经济发展和对外开放的关键,由内生型向外向型经济转轨,招商引资引智,科学划定经济效益、出口创汇、技术进步等发展策略,“请进来”与“走出去”双管齐下,催生了以被誉为“亚洲硅谷”的苏州工业园区为代表的苏南园区经济,外企纷纷落户,“张家港精神”、“昆山之路”应运而生。外向型经济不仅提升了江苏企业的科技含金量,更使江苏的产品走向了世界。

更值得一提的是,尽管受到国际金融危机的冲击,开放型经济为支柱的江苏省2008年度实际利用外资额跃居全国第一。“江苏外向型经济在全国不仅能够‘领涨’,而且具有很强‘抗跌’性,开发开放之路会越走越宽。”江苏省委书记梁保华说。

记者点评:开发是开放的基础,开发奠定了江苏经济发展的基础,开放增强了江苏经济发展的活力,两者并举使江苏经济上了一个新台阶。

创新发展之路

通过走开发和开放之路,抢了率先发展的先机之后,江苏开始调整发展的思路:“铺摊子铺不出来现代化。”从“江苏制造”变为“江苏创造”,从加工为主迈向创新为主,江苏走上了创新发展之路,也就是速度与效益并重、数量与质量齐举的协调发展之路。

企业的竞争是人才的竞争,而人才的竞争说到底是科技的竞争,这正是江苏竞争力的优势所在。江苏教育基础好、科技实力强,全省40万科技大军、13万研发人员、近4000个研发机构和上百所大学,成为江苏多年来保持创新活力的“靠山”。

有了人才的基础,就有了创新的活力。人才支撑下江苏掀起了新一轮发展浪潮,催生出了“新苏南现象”:以高新技术为核心推动经济高速增长,科技企业家的创业和知识资本的崛起催生出大批高新技术企业。无锡高新区以占全省0.1%的土地、0.2%的人口,创造了占全省2%的地区生产总值和财政收入,平均产出强度达到30亿元/平方公里。

创新发展使得江苏企业凭借优质的产品开拓了广阔的市场,而越来越大的市场又为企业进一步搞好研发提供了动力,使得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产品越来越多,创新与发展形成良性循环。以南京为例,面对国际金融危机的冲击,南京的软件产业魅力大增,焦点科技、南瑞集团等一批本土软件企业抓住机遇迅速成长,出现了一批优秀企业。市场的需求又促进了产业的发展,优越的产业氛围形成了强大的磁场,软博会期间,来自国内外的750余名客商来宁参展,提升了南京软件产业的知名度。

记者点评:企业竞争的实质是人才竞争,人才竞争归根到底是为了科技创新。江苏以丰富的人才储备和雄厚的科技实力为后盾拓宽了市场,市场又刺激企业不断开发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产品,形成了江苏经济发展的良性循环。

全面小康之路

在如何解决苏南苏北平衡的问题上,江苏历任领导都保持了高度一致:“没有苏北的小康,就没有整个江苏的小康。”

明确了病因就要对症下药。为从根本上解决南北问题,江苏提出了“区域共同发展”战略。除了成立苏北发展协调小组,重点加强对苏北发展的组织领导外,江苏还提出以加快发展县城经济为重点,推进产业、财政、科技、劳动力“四项转移”,全力投入公共服务,支持苏北经济发展。除此之外,江苏先后从苏南地区和省级机关选拔了25人到苏中、苏北地级市任职,用创新性思想促进区域快速发展。

解除了思想上的障碍,还需要有推动发展的得力措施。“先富帮后富,最终达到共同富裕,江苏就要走这条路,要利用苏南的榜样力量,通过先进的放大和带动效应来建设苏北,”江苏省省长罗志军说。2006年,江苏提出鼓励苏南开发区与苏北开发区紧密挂钩,通过合作共建的形式将苏南的好资源引入苏北,提升苏北工业发展水平;利用帮扶结对的契机,将苏南的好经验介绍到苏北,拓宽苏北农业发展的思路。

从给钱给物的输血式扶贫,到引智、创新的造血式发展,苏北渐渐脱去了昔日贫瘠的外衣,开始走上发展的快车道。徐州睢宁县沙集镇,一度是苏北的“破烂村”,在政府的引导下开展网络创业下乡,如今已经形成了一个规模可观的电子商务群。农民用一台电脑就连接了整个市场,鼠标一点就是直线上升的经济效益。该镇约500户农民开了网店,年销售额达5000万元。

记者点评:江苏通过区域协调、南北挂钩实现了苏南苏北全面协调发展,江苏的做法对于全国东西部经济发展具有借鉴意义。

手机光明网

光明网版权所有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网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