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glish

任军:抗癌前线横刀立马

2009-09-18 来源:光明日报 作者:本报记者 刘文嘉 我有话说

看了任军的履历,你会觉得他一直在“赶时间”。

17岁就读解放军第四军医大学、后来成为该校最年轻的学科带头人,28岁发明胃癌免疫血清诊断试剂并获国家专利,31岁破格晋升副教授,34岁破格晋升教授,37岁成为北京肿瘤医院大内科主任,刚来京时在肿瘤医院和第四军医大之间两头跑,每周四来北京、每周六回西

安,无休息日且每天工作到午夜一点。至今,致力于干细胞技术治疗实体瘤研究已经十年。

与此相对应的是,过去二十年中,我国肿瘤发病率几近翻番增长,1991年至2000年间,肿瘤总死亡率上升了31%,仅乳腺癌一项就上升了38%。任军,这位年轻的肿瘤专家,几乎是以和这个数字较着劲的决心策马扬鞭,一路驰骋在抗癌一线。

PCR血清诊断试剂:一滴血排查早期胃癌

任军进入肿瘤研究领域是从对胃癌的关注开始的。

上世纪七八十年代,胃癌发病率在所有恶性肿瘤中一直数一数二,在农村地区尤甚。我国的很多省份,如山东、陕西、安徽等都有若干胃癌高发区。

正在攻读硕士的任军注意到,本是胃癌高发国的日本,八十年代之后胃癌死亡率却直线下降,原因就在于高度普及的胃癌早期筛查。日本的方法是派出大量普查车挨家挨户进行胃镜检查,这套成本高昂的方法适用于人口少、城市化程度高的日本社会,但在中国尤其是中国农村地区却根本无法推行。

必须找到一个有“中国特色”的普查法,准确性要高,成本要低。“我当时想,如果只需提取唾液、血液或尿液,就能筛查早期胃癌,那就便捷多了。”任军说。

从1991年到1994年间,这个理想始终在鞭策着任军,让他一刻不敢懈怠。硕士毕业那年,任军终于拿出了成果――“胃癌免疫PCR血清诊断试剂盒”,抽血排查早期胃癌的愿望成了真。

拿这个检查和我们体检中常见的癌胚抗原检查“过一下招”。PCR血清诊断试剂专门针对胃癌,而不是笼统地显示人体内有癌变,一招即中,特异性胜出;PCR血清诊断试剂对癌症的敏感高出癌胚抗原一千多倍,灵敏度胜出。

1994年,该试剂获得国家专利;次年,获得国家发明三等奖和中国十年专利成就展金奖;1997年,成为国家药监局批准的新药。2002年,任军亲自赴胃癌高发区――山东临朐进行普查,在接受普查的几千人中,胃癌免疫PCR血清诊断试剂为多人赢得了珍贵的治疗时机。

纵深研究仍在继续,更深层的问题――胃癌高发区形成原因成为任军新的关注点。攻读博士期间,他从陕北相关机构搜集了1958年―1998年40年间数万名胃癌患者的资料,开始了大负荷的基础研究工作。

从1998年到2002年,任军先后调查了陕北40多个村庄,研究了3万名胃癌患者资料,某些类型胃癌的家族性特征逐渐浮出水面。

论文《12个中国家族遗传性弥漫型胃癌家系CDH1基因胚系突变的研究》是这项历时五年艰苦研究的成果。任军及其课题组发现,在年轻胃癌患者中存在上皮型钙黏附素基因(CDH1)终止密码突变。对16例小于40岁的胃癌患者的研究发现,基因突变位点有4个,其中两个是新发现,即术语所谓的外显子4和外显子11。这个发现意味着什么?“这说明胃癌虽不是遗传病,但是有一部分具有遗传倾向性。”任军解释。

意义当然不能这么“轻描淡写”。2005年,第41届美国临床肿瘤学会(ASCO)年会上,该成果在9千多篇论文当中脱颖而出,获得了当年优秀论文奖。专家认为,这一新发现对年轻患者胃癌的早期发现有重大临床意义,有利于提高对遗传性弥漫型胃癌乃至其他肿瘤综合征发病机制的认识。除了医学上的意义,这还是中国学者在ASCO历届年会上第一次获此殊荣。

干细胞移植:为乳腺癌患者体外蓄存抗癌“导弹”

北京肿瘤医院内科楼九楼,是一个“特殊空间”。感应门、一对一卫浴设施、无噪音排菌层流,这就是今年五月刚刚落成的“造血干细胞移植病区”。正在治疗中的患者普遍反映,和传统病房比,这里像“换了个世界”。

与现代化病房相呼应的,是肿瘤医院大内科走在国际前沿的治疗技术。十年来,任军通过潜心研究和大量临床实践,探索出一套适合复发转移乳腺癌病人的治疗方案――干细胞移植+大剂量化疗+免疫重建。对6194例乳腺癌患者的调查显示,与常规化疗相比,造血干细胞移植支持下的大剂量化疗可明显延长患者生存期。这一方案,不仅大大提高了乳腺癌的治疗效果,而且在一些危重患者身上上演了“生还奇迹”。

2008年6月,任军接到了北京安贞医院心肺血管医疗抢救中心副主任刘双医生的求助电话。原来,一位年仅29岁的女患者小陈在怀孕七个月时检查出了乳腺癌,发现时癌细胞已经扩散。现在进行了紧急剖腹产,婴儿暂无大恙,母亲却危在旦夕。

任军马上赶赴安贞医院。情况糟到不能再糟――癌细胞肝转移、脑转移、骨转移,加之产后虚弱,患者已经出现肾衰竭和呼吸衰竭。“这是我从医20多年来遇到的最危重的病人之一,肝脏转移灶非常大,几乎看不到正常的部分。”

两位医生都无法容忍死神在自己面前把这么年轻的生命夺走,任军更是决心放手一搏。他先实施了几次小剂量化疗,摸清了患者的耐受性之后,建议家属立刻转入北京肿瘤医院,马上实施干细胞移植支持下的大剂量化疗方案。

什么是“干细胞”?这是一类具有自我复制能力的细胞,具有再生各种组织器官的潜在功能,医学界称之为“万用细胞”。任军的治疗方案是,先从患者体内提取出部分干细胞,培养成树突细胞或淋巴T细胞,然后对患者进行大剂量化疗。众所周知,化疗是“杀敌一千、自损八百”的疗法,在杀死癌细胞的同时也必然伤及健康细胞。此方案有效缓解了这一问题,大剂量化疗后,将“抗癌导弹”淋巴T细胞重新植入患者体内,敌我力量重新消长,患者自身的免疫力得以重建。原理如同打仗,先保存部分精兵强将培育第二梯队,然后进入正面战场扫荡穷寇。

2008年8月,在任军的亲自主持下,对患者小陈进行了干细胞移植。效果立竿见影,几乎是硬生生地将她从鬼门关上扯了回来。2008年12月,任军又按照小陈治疗情况微调方案,进行了第二次干细胞移植,同时配合有独创性的含紫杉类、噻替哌化疗方案,终于赢了这场与死神的艰难角力。

现在,小陈已经康复出院,当时紧急剖宫产下的孩子已经快一岁半了,非常健康。小陈的父亲为此特意向北京市委写了一封感谢信,信中说,“我在年近花甲之时,遇到了这种不幸的事,使我绝望了。但我遇到了刘双主任和任军主任这样的好大夫,是不幸中的万幸。”时隔一年,他仍然记得任军为小陈治疗时的每个细节,除却医术精湛,给他留下更深印象的是任大夫的为人,“就是高尚啊!”

医疗科学家:临床医生努力的方向

同事眼中的任军,是恪尽职守的医者,是以身作则的师者,是卓有成效的管理者,还是一个典型的医学科学家。

医者任军,在他治疗过的患者当中有口皆碑。很多与医疗相关的网站上都有患者写给任军的感谢信,而据“搜狐健康频道”网上投票,患者对任军医术和医德的好评都是百分之百。记者问他是否知道这些网上评价,他笑着摇了摇头。

师者任军,至今已经培养硕士18名、博士23名,曾获首届教育部高等学校优秀青年教师资助计划及首批“高等学校骨干教师资助计划”等多项课题资助。他对学生最大的要求是,“做一个有健康价值观的医生”,永远与患者站在一起。

管理者任军,从2003年8月担任北京肿瘤医院大内科主任开始,最大化地优化了肿瘤内科资源,并逐渐建立起一套适合中国国情、切实可行的、且易于推广使用的转移复发性乳腺癌综合治疗和个体化治疗模式。“造血干细胞移植病区”就是由他主持完成。

任军自己最重视、始终看作个人理想的却是“医疗科学家”这个定位。他从医的二十多年,临床经验和国际合作经历都相当丰富,深知临床研究与基础研究结合的重要性,也深深忧虑于“实验室”和“临床”之间繁复曲折的道路。而这二者之间的沟通,必将依赖于大批“医疗科学家”的培养。这是他对抗癌事业的前瞻,也是他对自己的鞭策和要求。

二十多年来,他先后负责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军队杰出青年基金、国家“973”子课题、国家“九五”、“十五”攻关子课题等重大课题近20项,在国内外学术刊物上发表论文一百六十多篇,始终在“实验室”和“临床”之间往来奔忙,始终担当着“科学家”和“医生”的双重身份,但他从不觉得累,就因为“这是我真正热爱的事业。”

这位从不觉疲惫的肿瘤专家,已经带领着团队跋涉过千山万水,正向着癌症病魔的大本营长驱直入。他们还有很远的路要走,但任军始终相信,总有一天,他会直到长板桥,一声断流水。

 

任军总是和时间“较劲”,一路驰骋在抗癌一线。(刘文嘉摄)

2009年09月18日
第26期总第180期

责任编辑:邓凯王斯敏

电话:010-67078807/8979

邮箱:gmrbrw@126.com

[值班总编推荐] 以劳动谱写时代华章

[值班总编推荐] 青年的朋友习近平

[值班总编推荐] 让青春在科技创新中焕发更加绚丽 ...

手机光明网

光明网版权所有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网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