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glish

左右江:木棉花儿别样红

2009-09-28 来源:光明日报 作者:本报记者 刘昆 我有话说

走在左右江两岸,映入眼帘的是一排排高大耸立的木棉树,树上绽放的花儿,鲜红似一团团火。在父老乡亲们眼里,那是革命烈士的鲜血染红的……

这里曾有一段风雷乍动的岁月。80年前,邓小平等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领导和发动了百色起义、龙州起义,成立红七军、红八军和左右江苏维埃,著名的左右江革命根据地威震南天

记者日前踏上这片福地,追寻那段厚重的历史。1929年10月17日,邓小平、张云逸从南宁海关码头,坐船3天3夜到达田东县平马镇二芽码头,踏上右江这片红土地。十天后,著名的“恩隆暴动”,打响百色起义的第一枪。12月11日,5000多名身穿崭新制服全副武装的军人和各界群众汇集在粤东会馆,一面鲜艳的红七军军旗高高飘扬于会馆上方,正式宣告百色起义的胜利,宣告了红七军的诞生。

与右江相望的是左江,在这里,退后一步就是国内腹地,向前一步就是越南。也就是在这块红色的热土上,1930年2月1日,邓小平、俞作豫、李明瑞借左江之利,领导和发动了震惊中外的龙州起义。龙州起义不仅高举反封建的伟大旗帜,而且还成为土地革命战争时期,我们党领导人民同帝国主义进行面对面斗争的一次成功创举。龙州起义的光辉,不仅照亮了南国大地,而且还产生了跨国影响,推动了国际共产主义运动的发展。

“十丈珊瑚是木棉,花开红比朝霞鲜”,百色起义过去了80年,新中国走过了60年。老区人坚信,那段光辉的岁月,留下的最宝贵财富是巨大的精神遗产。正如百色市委书记刘正东所言:那是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的精神,是敢于创新、勇于实践的精神,是顶天立地、敢于负责的精神。

弘扬百色起义精神,开拓改革发展新境界,曾经在历史的舞台上长袖善舞的百色,如今舞出了多姿多彩的篇章。

不再囿于单纯革命老区、少数民族地区、边境地区、山区、贫困地区、水库移民区“六位一体”特殊区域的定位,今天的百色人正在用国际眼光审视自己,在经济全球化中找到自己的分工,努力打造中国生态铝工业基地、亚热带特色农业基地、国际旅游目的地、商贸物流集散地、广西右江河谷城镇带、通边达海的大西南交通枢纽的“四地一带一枢纽”发展战略。老区人民的新生活比木棉更火红。

当记者漫步在古老的龙州铁桥头,这个作为龙州起义的标志物,至今仍然雄踞在秀丽的左江边,它记录着那段峥嵘的岁月,诉说着世事的变迁,也见证着龙州的繁荣和发展。

74岁的老校长刘生兴告诉记者,旧中国时龙州只有18条小街,农村根本没有像样的学校,教室是茅草房,没有围墙。大腿做桌,石头做凳,寒冬酷暑都是这么上课,很多学生因为没有御寒的衣服穿,到冬天就不上学了。现在,龙州有5所中学,7所小学,学校里都是水泥楼房,还有电脑教室。

手机光明网

光明网版权所有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网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