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glish

《天安门》的红色记忆

2009-09-30 来源:光明日报 作者:灵钥 我有话说

电影《天安门》里最重要的表达竟然是天安门如何挂上大红灯笼的枝节。舞美队临时接到整修天安门的任务,需要在28天内完成这项不可能完成的任务。影片又通过台词,强调了这28天与缔造共和国的28年革命历程所形成的有效呼应。

影片按照基本的叙事逻辑表现了改造天安门的一波三折,先是冒充聂荣臻元帅买染料,

后又为天安门到底是挂红旗还是挂灯笼再起争议,接着关于大红灯笼的设计和材质再起风波。这些过程,诚然是为了增强影片的可视性而营造的叙事曲线,但改造天安门的欢欣远大于建造天安门的艰难。也就是说,叶大鹰所着力表现的还是人们对共和国成立时的心情、态度和情感。所以我们看到了集市上紧张而兴奋的小商小贩、澡堂里茫然而又有些懒散的遗老遗少,还有一群在天安门广场上唱歌的孩子。当然还包括那些天安门城楼上激情四射的解放军战士,以及沉着镇定的高级干部。正是这些人物群像,延续了叶大鹰式的热情,营造了一种独特而生动的陌生感。也可以说,改造天安门的过程,也正是这份陌生感渐渐消失的过程。老艺人从对解放军战士的不知所措,到天安门门口的惶然下跪,直至对红灯笼的啧啧赞叹,从一个侧面,表现了民众对新政权的欣然接受,曲折又富有趣味的心路历程。就是这些众生相共同组成了集体意识上的共和国记忆,这个记忆通过舞美队战士为寻找老艺人而深入浴室,与众遗老的“坦诚”相见,得到了最充分也是最鲜明的表达。那就是:这个全新的共和国,是属于每个人的,是属于人民的。

影片的核心,还是关于大红灯笼与红旗的替换。红旗是一个政权的象征,而大红灯笼是传统、也是民生的图腾。而最终选择大红灯笼高挂于天安门城楼之上,不仅是对民意的顺应,也是表明这个新政权和以往的统治阶级最大的不同在于:这个政权不是为某个阶级服务的,而是站在更广大的人民群众意愿的基础上而建立的。在天安门改造之时,我们听到了北京的普通民众对天安门外观的种种意见,也看到了舞美队战士在电车上听取群众心声的身影。这些信息都在表明,这个共和国是以人民的意愿为转移的共和国。这个新生的共和国,不仅有着青春少年的澎湃情怀,更有着继往开来的博大胸襟。在金色的光影里,在天安门旧貌还原的那片长满荒草的空地上,在一张张兴奋的笑脸里,叶大鹰还是以他特有的诗情展现了对共和国初建时的深情凝望。和叶大鹰的前两部“红色”作品一样,《天安门》仍然抒发了“革命人永远是年轻”“的浪漫情怀。

《天安门》最神奇的地方,是用数字技术还原了毛主席当年的音容笑貌。演员出身的导演叶大鹰也站在了天安门城楼上,与这位领袖四目相对。这一幕是对历史记忆的一次深切而行之有效的挽留。天安门借《天安门》对我们的共和国记忆也进行了一次重新的储藏,那种恍若隔世的感觉却有一种雕刻时光的深长韵味。影像对“时间”这一元素的再开发,显现出它独到的功力。由此,《天安门》作为国庆六十周年的献礼片,展现了时光倒流的显著魅力。这也是影像送给我们美好记忆的一份最可爱的礼物。

手机光明网

光明网版权所有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网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