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glish

从美国《大趋势》到《中国大趋势》

2009-10-01 来源:光明日报 作者:本报前驻华盛顿记者薛福康 我有话说

图为本报记者薛福康采访里根总统。

1980年初夏,我作为《光明日报》第一批派出的驻外记者赴华盛顿开办光明日报驻美记者站。光阴荏苒,弹指一挥间,时空已转换将近30年。作为报道国际新闻

的记者,我关注最多的自然是中国的对外关系,而作为曾经两度驻美的记者,我几十年来关注最多的还是中美关系。

最近,由著名的美国未来学家约翰・奈斯比特和他夫人多丽丝・奈斯比特合著的《中国大趋势》中译本出版了。他在书中预言,“中国模式”将以令人难以置信的力量影响整个世界。

国内媒体对此书出版的大量报道使我想起上世纪80年代初,当奈斯比特的成名作《大趋势》刚刚在美国出版时,我曾在华盛顿乔治城他的办公室里采访过他。《光明日报》可能是最早报道他的中国媒体。当时我还不敢想,有朝一日,奈斯比特先生会来中国写一本《中国大趋势》,一则是因为够得上称“大趋势”的必须是能引领世界潮流,乃至使世界发生划时代变化的趋势;二则是因为当时中美建交不久,两国关系仍是怀疑大于信任,龃龉多于对话。

曾几何时,近一年来已有美国著名学者提出了G2(领导世界经济秩序的两国集团格局)和Chinamerica(中美共同体)的新概念。曾分别担任过共和党总统和民主党总统国家安全事务顾问的战略家基辛格和布热津斯基也先后提出,“美中两国关系应提升到类似二战后大西洋两岸关系的高度”;“美中关系必须是一种与美欧、美日关系类似的全面的全球伙伴关系”。虽然中国并不认为自己已有这样的实力,也没有与美国共治世界的想法,但翻阅今年中国的外交日历,迄止9月,胡锦涛主席已数度出席世界领袖峰会,中国在国际事务中的声音和作用与30年前已然不可同日而语。这使得奈斯比特写一本《中国大趋势》的时机最终成熟。

1980年我第一次赴美任常驻记者时,在华盛顿只有新华社、《人民日报》和《光明日报》三家中国媒体。如今,十几家中国媒体在华盛顿和美国其他城市派有常驻记者。美国各大媒体也调兵遣将,把常驻亚洲地区的报道力量从东京、首尔移师北京、上海。加上互联网的便利,中美两国公众了解对方的渠道已变得十分通畅。记得有一次在华盛顿采访布热津斯基博士时,他向我强调了两国媒体对美中关系的发展有着不可忽视的影响。他说这不是即兴的想法,而是作了较长一段时间的观察分析之后的结论。他认为片面、夸大,乃至歪曲的报道影响了公众对相互国家的看法,进而影响到政府的政策,客观上干扰了美中关系的发展,那是很不幸的。我完全同意他的见解。此次奈斯比特《中国大趋势》的出版也许表明,中美两国经过30年的交往,美国朝野对中国的看法正在经历一种深刻的变化――这或许是奈翁没有来得及写进书里的另一个大趋势。

手机光明网

光明网版权所有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网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