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glish

千淘万漉虽辛苦 吹尽狂沙始到金

2009-10-07 来源:光明日报  我有话说
当我们掀开历史的帷幔重新审视我国对外英语广播所走过的60年历程的时候,我们会深深地感受到它的那份厚重,这份事业凝聚了几代人的青春,也将来自不同时代、不同地区、不同背景人的命运交织在了一起。

如果二十年为一代人的话,上世纪八十年代入台的我们大概可以算做第三代英

语广播人了吧,属于承上启下的一代。那个时候,英语广播人可谓老中青三代同堂,队伍结构相当齐整。老主任张庆年虽已退居二线,但依然同麦少楣、叶至美、魏琳、严爱榛等第一代英语广播人一道活跃在编播一线,他们对事业的执著、对业务的严谨以及对晚辈的严厉常常使我们这些小年轻们战战兢兢,惶惶然不知所措,一边对自己业务能力不够而深感自责,一边又在对他们充满敬畏的同时感受到一种无形的压力。

上世纪八十年代中后期,是英语广播发展的一段辉煌时期。从美国和加拿大留学归来的李丹和王国庆是当时英语部的主要领导,或许他们自己当时都未曾想到,他们力主创办的一个以自采内容为主、长度不过20多分钟的《时事报道》栏目竟然完成了英语广播人从单纯翻译工作者到专业新闻工作者的历史性过渡。此后一代代的英语广播人,自入台开始便意识到自己首先是新闻人,外语不过是新闻人使用的载体而已;大家开始明白了时效、音响等基本元素之于广播的意义,也体验到了直接使用英语采写稿件的乐趣。

这段时期的另一件大事是开办了英语对内广播,当时主要还是以语言类的节目为主,规模也很小,内容重复率比较高。九十年代初开始与澳大利亚AWA公司合作在北京91.5调频开办了《轻松调频》节目,引入了最新的欧美流行音乐,加上地道的英语主持,在当时的广播业界令人耳目一新,并迅速占领了高端白领市场。这些年来,91.5《轻松调频》不但创出了品牌,而且还产生了广泛而深远的社会效益。

上世纪九十年代可以说是国际广播事业发展最快、技术转型最为彻底的阶段。我们所有的节目制作和播出系统开始“鸟枪换炮”,从模拟技术成功转换到了数字技术,大家从此开始习惯于坐在电脑面前工作了。数字工作站完全改变了我们原先的工作方式,不仅打字机、开盘带之类的东西被束之高阁,就连过去常念叨在嘴边的“分盘”、“跑胶带”、“炒面条”、“剪带子”、“卡纸条”等等广播行话也都成为了历史。

很少有人去思考这次转型之于个人命运所包含的意义。对于英语广播来说,这次转型所带来的一个显著变化就是更为年轻的一代开始崭露头角,逐渐成为英语广播的主力军,老一代英语广播人开始慢慢地淡出了编播第一线;也可以这么说,这个阶段是第一、二代英语广播人与第三、四代英语广播人责任分割的交叉点,是两个时代的分水岭,历史自此翻开了新的一页。

另一个给英语广播带来深刻变化的新技术便是互联网的广泛应用。它丝毫不亚于数字技术给广播人带来的冲击,它不但完全打破了广播人与听众之间的时空距离,而且还在大大提高广播节目生产力的同时不断地扩展着广播平台的外延。

互联网技术的日新月异令媒体的外延不断扩展,新的传播手段日臻完善,时空距离不复存在,受众群体不断细化,百舸争流的竞争局面已然形成,整个行业开始进入一个“手段为先”、“内容为王”的新的发展阶段。这就是我们这一代英语广播人所面临的传播形势和挑战。作为承上启下的一代,已经走上领导岗位的我们又该如何面对呢?

答案是清晰而毋庸置疑的:那就是王庚年台长提出的国际台要实现“由传统媒体向现代媒体转变、由单一媒体向综合媒体转变、由对外广播向国际传播转变”的办台思路。毫无疑问,英语广播应是实现这三个转变最有基础、最为直接和最具潜力的突破口。

首先,互联网和海外调频落地等综合平台的拓展使得实现英语环球广播(传播)变为可能。其次,国内外受众群体不断分化的趋势对传播内容的多样性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第三,新技术在不断改变我们工作方式的同时,也必然导致组织结构和运行机制的改变。

新闻战线庆祝新中国成立60周年征文选登

从当年仅能制作一小时首播节目、日累计播出时数十余小时,到如今日累计播出时数多达460多小时、首播时数逾35小时、各类栏目30余个,英语广播人只用了不到二十年左右的时间。这些数字背后所承载的内容是沉重而丰富的――它是几代英语广播人激情和强烈使命感的真实写照。

而今,当年豪情万丈的小年轻们已开始两鬓飞霜,华发早生了。是那份事业将大家的命运凝结在了一起,在他们初次回忆的青春里有甜蜜,有苦涩,有彷徨,有追求,也有梦想。

而当有一天后来者同样以战战兢兢的目光仰视这一代人的时候,我们会让他们看到些什么呢?我们知道,那是“希望”。

手机光明网

光明网版权所有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网版权所有